第13章 街头枪击悬案(三)-《刑侦档案:破案先锋》

  程望盯着那条“上面有人”的笔记,思绪翻腾。

  这一枪,不像私人纠纷,更像是敲山震虎。他怀疑,这不是杀一个人,而是在传一个信息——“谁动了不该碰的东西,就会像他一样。”

  而那“东西”,极可能就是死者高文彬那单“高价货运”。

  “让情报组查一下天江市到镇江市这条运输线上,过去一个月有没有未登记或临时货运申请记录,尤其是夜间出发、无中转备案的。”

  “查这种灰色线路?”副队张雁眉头一皱。

  “查。”程望点头,“再调他出事前十天的高速卡口抓拍记录,我怀疑他那单货,不是合法的。”

  不到半小时,线索便从交通口数据中拉出一条可疑路线。

  8月3日凌晨2点20分,一辆挂着“赣C牌照”的白色福克斯驶入天江北口,8月4日凌晨4点05分驶出江南区出城口,全程未见中转停靠记录。

  这与死者通讯记录里某一通深夜通话时间重叠。

  “福克斯。”程望反复念着这个车名,脑中立刻浮现起“汽配铺”那段口供。

  “唐正那边有什么新发现吗?”

  “他跟踪那家铺子老板发现,昨晚十一点,一个戴鸭舌帽的男子进入铺内后门,停留不到五分钟便迅速离开,全程低头、无眼神交流。”

  “监控画面呢?”

  “铺子后门无监控,附近小店抓到模糊背影,身高约1米75,体型偏瘦,背右肩略高。”

  程望下意识在白板上画下这个身体特征,并调出附近出入口三天出入记录,筛查体貌特征匹配者。

  “你看这个人。”技术员指着一张图像,“他三次进入汽配市场,时间点几乎固定在深夜11点到11点半,行为规律,出入都选择偏僻巷口。最后一次出现是在案发前一天。”

  “重点调查。”程望指着照片,“列为可疑目标,代号:灰影。”

  ……

  与此同时,调查组在死者高文彬的微信转账记录中发现一个名为“石哥”的收款人,过去三个月有六笔分别为1800元、3200元、900元、5000元、8800元和一笔刚好为“”的转账。

  备注有的是“配件费”,有的是“油补”,还有一笔写着“提前到账”。

  “‘石哥’就是短信里那个‘小石’?”副队秦鹏推测。

  “有可能。”程望点头,“查这个微信号绑定的身份证号。”

  很快结果返回:“身份证号归属山东日照,张石,39岁,无本地居住记录。奇怪的是,该人名下登记有三个手机号,但都于一周前停机。”

  “他跑了。”

  “他不是跑了,是准备好了。”程望捏了捏眉心,“他早知道高文彬要出事。”

  ……

  此时,刑侦支队紧急调来一名线人。

  此人代号“黑眼”,是多年潜伏汽配圈、专做废件流通与非法维修中介的耳目。

  “张石以前干什么的你知道吗?”秦鹏直接问。

  “他?”黑眼抿嘴一笑,“老油条了,早些年干假牌贩子,后来混货运车队,出了几次事——你们知道金海湾仓库纵火那事吧?”

  “知道。”

  “他参与了,而且我听说……他手上,曾经有人命。”

  一句“有人命”,让现场气氛瞬间凝重。

  “怎么杀的?”

  “不清楚,但据说他帮人‘抹过尾’。”

  “抹尾”——这是地下圈子对“清除风险目标”的隐语。

  “这个人现在在哪?”

  “跑路前有人见过他去‘西南废站’。”

  程望眼神一凝。

  “西南废站”是早年报废的公交调度点,如今是无人看管的三层空楼,已被盗贼与流浪汉占据多年,也是本地“躲人、藏货”的灰区之一。

  “立刻去西南废站,带特警,不打草惊蛇。”

  “是!”

  ……

  傍晚,程望带队悄然包围西南废站。

  三层空楼里,光线昏暗、气味呛人,警员猫腰前行,一步步逼近三层北角小屋。

  突然,一声脚步。

  “站住!”特警大喊。

  “砰!”房门被撞开,屋里一人翻窗欲逃,瞬间被三名特警压制在地。

  “张石?”程望举着照片比对。

  “你们抓错人了……”男人试图抵赖,但指纹与照片全数吻合。

  张石,短信中“小石”,收款人“石哥”,正是策划高文彬运输任务的关键人。

  更关键的是——

  在他身上,警方搜出一部加密手机,通讯记录里显示:

  “事情解决了,钱到账。”

  “他确实把那东西看了。”

  “下一步呢?”

  落款发件人代号:“S1。”

  这是一封命令,也是一场猎杀的注脚。

  ……

  至此,案件谜团虽仍未完全揭开,但真相之门,已然半开。

  接下来,将是最关键的环节——审讯张石、追查“S1”身份、揭开“货物”的真面目,以及……那位雇佣枪手的神秘委托人。

  喜欢刑侦档案:破案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