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消失在电梯里的女人(五)-《刑侦档案:破案先锋》

  凌晨六点四十五分,江城市公安局重案组作战会议室,灯火通明。

  “章诚的逻辑,是系统化的。”程望走到白板前,一笔一划地勾画出案件时间轴与行为模型图,“他不是在随机作案,而是在进行阶段性实验。”

  “第一阶段,是数据收集。”

  “第二阶段,是控制验证。”

  “现在,是系统升级——他要验证人在极限环境下,如何被‘规则’彻底改写。”

  王佳接过话头:“他选择受害人的标准,从来都不是‘好拐’‘好控制’,而是心理样本值最大。比如苏芷涵,她是唯一一个试图反制监控系统的人。”

  “所以他没有立刻杀她,而是将她升级为‘测试组’。”

  程望点头:“这不是杀人案,这是他自认为的一场‘心理适应性工程’。”

  专案组技术组也给出了进一步分析:

  “根据章诚使用的监控设备频率与通信轨迹,最后一次‘系统性操作’出现在昨天凌晨三点——距离我们破门抓到周林时,整整提前三小时。”

  “之后,设备断开,没有任何备用系统上线。”

  程望盯着地图:“他知道我们要来了。”

  “现在的问题是,他去哪儿了。”

  ……

  与此同时,刑侦组技术侦查员通过IP反查和网络数据比对,锁定了一条可疑的联络链:

  一个深夜活跃的电器零件二手群组,成员数量只有12人,却频繁交换控制器、旧摄像头、工业设备控制芯片等“敏感物件”。

  在这组群成员中,有一人引起注意——网名为“U4_Observer”,交易频率最高、活跃时间极不规律,且总在凌晨1点至3点间发布调试日志。

  “这个‘观察者’,极可能就是章诚。”

  程望命令道:“立刻追踪这个ID的活动轨迹,监控其所有历史通讯,并建立实时监听。”

  不到二十分钟,监听组传来突破性进展:

  “‘U4_Observer’今晚凌晨2点15分曾连接一个离线终端——信号源来自城东城郊垃圾处理场附近,连接时长仅38秒,上传数据容量极大,随后自毁!”

  “方向明确了。”程望冷声道,“我们这次,不等他下一步出招。”

  ……

  上午九点,专案组以“环境调查”为名,对垃圾处理场外围封控,并在三百米范围内展开地毯式搜索。

  无人机侦查在一处倾斜掩体下发现一组异样光反射,进一步探测发现:

  一间临时搭建的钢板小屋,内部热源为双人配置,一人静止,一人活动频繁。

  特警组迅速包围,程望带队从东侧突入。

  破门瞬间,一股强烈电磁干扰袭来,短暂干扰了头盔系统。

  队员们迅速改用手电与肉眼协作,冲入主屋。

  屋内,一人背对众人正操作某台设备,周围摆满了监控终端、老旧芯片、笔记本电脑,以及一台大型服务器主机。

  “不要动!”程望喊道。

  男子缓缓转身。

  正是章诚。

  他戴着一副银框眼镜,面容消瘦但神情沉静。他没有反抗,只是淡淡道:“你们还是来了。”

  “举起手。”特警将他摁倒在地,拷上手铐。

  章诚被押上车的瞬间,他望了程望一眼,轻声道:

  “我还没测完最后一个变量。你会后悔打断我的。”

  ……

  当天下午,警方将章诚带入审讯室。

  第一轮讯问开始。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程望冷声问。

  章诚静静地看着他,嘴角挂起一丝近乎悲悯的笑:“你们不明白,人类行为模式是可控的,只要你能创造环境变量。”

  “这不是犯罪,是系统验证。”

  “你杀了那么多人。”

  “我只是提供规则,选择,是他们做的。”

  “规则?”

  “是的。谁在何时打开那道门,谁在第几天崩溃,谁在多久之内尝试逃跑——这些都可以预设。”

  “你是疯子。”

  “我是工程师。”章诚的眼神无比坚定,“你们看不到的,是人类的边界。我能。”

  “苏芷涵?”

  “她原本是失败者,后来……她成长了。我给了她一个进阶机会。”

  “你还有共犯吗?”

  章诚沉默数秒,嘴角微翘:“你会找到他们的——只要你,继续解我的题。”

  ……

  程望走出审讯室,眉头紧锁。

  “他还有后手。”王佳低声说,“听得出来,他并不打算终结。”

  “我们必须提前一步。”程望望向窗外,“不然,接下来的人质,不会再那么幸运。”

  本案至此结束。

  喜欢刑侦档案:破案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