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怎么会突然想起来拍主旋律电影了?
这玩意踏马的,现在拍的再好,没人看了啊。”
余华戴着眼镜,皱眉看了一段剧本,就忍不住吐槽道。
他是真搞不懂,你这么一个全球商业片顶级大导演,拍什么不好,拍主旋律?
倒不是说主旋律不好,关键你这剧本一掏出来,就感觉要赔呀。
这么一家出手阔绰的制片公司,他余华才刚刚办完入职呢,你别我刚享受没两天,你就给干倒闭了。
唐汝成翻看着手上的手写版的剧本,一阵的出神。为什么先拍主旋律?理由太多了。
虽然这种电影,拍出来亏钱的可能性不小,但还是要拍的。
“魔王波旬,和释迦牟尼说。现在我的确是输了,但是等你末法的时代,我会让我的徒子徒孙。
混入你的僧堡,穿上袈裟,毁了你的佛法。曲解你的典籍,腐化你的教众,以完成我武力所不能完成的事。
释迦摩尼听完,久坐无言。这种阳谋,他想不到任何可以解决的办法……”
说完这个故事,唐汝成自嘲的一笑
“连释迦摩尼都想不到,有什么样的办法来对付这样的计谋。我苦思冥想了很多个日夜,我也想不到。
所以,我就只能让观众,多看看我们来时的路了。希望这些东西,能让他们,保持清醒吧……”
唐大导演的话说完,余华低头颔首了一会,然后忍不住开口骂道
“还他妈说的挺对,曲解你的典籍,腐化你的教众。
我踏马监制几部动画片,都被举报下架不给播了。有说结局太惨,不适合小孩子看的。
还有说都是打打杀杀,教坏小孩的。那小孩子是一辈子不长大了吗?
妈的,都什么狗屁理由。”
刘慈欣看着这个行业大佬,也是哭笑不得。别看余华书卖的好,但是一开口,含妈量都是极高的。
不过这段对话,大家也都听明白了。四个人接下来都没有说话,而是十分认真的开始看起了这个剧本。
兰小龙和唐汝成已经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两个人也修改了很多遍,这个剧本现在两人都还算满意。
只是这新入职了两位大手子,那不用白不用啊。余华就不用多说了,这种刀人的本子,简直就是他的拿手好戏。
这家伙,最擅长的,就是把快乐留给自己,把悲伤留给读者了。
而刘慈欣,大家知道的,是他是个很有名的科幻小说作家。
但是他的小说,想象力可以说是天马行空。但是更多的,其实还是在描写人性。
这种剧本,在他们四个人手里,都不算什么高难度的东西。
一部电影的剧本,拍起来或许很长,但是看起来,还真用不了太多的时间,特别是对于这些文字工作者。
余华和刘慈欣,两个人逐字逐句的看,也没用太久,就看完了这个剧本。
“这剧本写的不错啊,很久没看到这样的剧本了。写实,有生活,但是不歌颂苦难。
比很多卖惨的商业片,和非要硬讲苦难的文艺片,好太多了。”
余华合上剧本以后,良久才开口说道。
至于他说的卖惨的商业片和硬讲苦难的文艺片,在座的都是编剧,听到就懂了。
什么叫卖惨?什么叫硬讲苦难,其实很好区分。
用一部争议很大的电影《隐入尘烟》来讲,大家其实就能理解了。
这部《隐入尘烟》的剧情,可以说,大部分都是挺写实的。
但是为了冲奖,它苦难的部分,就被拿来作为了主基调,甚至可以说只有悲情与苦难了。
男主和女主凄惨的一生,悲苦的生活,让两人在电影里从未出现过笑脸。
甚至最后,两人一个溺水身亡,一个喝药自杀,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但是这部电影,为什么入围了柏林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却没有得奖,还有很多人给出了负面的评价呢?
因为真实的生活里,底层的劳动人民,其实不会这样死气沉沉,终日没有笑脸的。
再苦难的生活,大家都还会努力的寻找一丝生活的慰藉。
我们这个民族,面对过太多的苦难。底层人民的坚韧,其实超乎了这些导演的想象。
《隐入尘烟》男主那样的,老实巴交的西北汉子。在生活里,绝对不会是终日苦着一张脸,死气沉沉的。
在村子里,他绝对是人缘很好的那种庄稼汉。左邻右舍,也绝对都是会见面笑着招呼两声的。
虽然生活很苦,但是我们这个民族,其实最擅长苦中作乐了。
这部电影失真的地方,就在于导演被这样的故事,可能感动的痛哭流涕。可能觉得,悲惨至极。
所以他的电影里,主色调就只有灰暗,让人觉得了无生趣。甚至,还有着许多知识分子,对底层人民的那种怜悯。
但是你要知道,底层人民也是人,他们其实也会去努力寻找生活里的快乐。
工地那些累了一天的工人,生活再苦,下班以后。他们也会想着给自己在炎炎夏日,来瓶冰啤酒犒劳一下自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也会和工友们聊天打屁,你今天吃的白面馒头,没有我这大饼卷葱的味道好。
村里,乡下的那些五保户老头老太太,他们也会想着,攒点钱,后天可以吃上一顿肉了。
生活的意义就在这里,虽然大部分时间很苦,但是我们也在努力的寻找生活里那来之不易的甜美。
而这部《隐入尘烟》,当时被下架,能引发这么大的舆论。
一是因为农村出来的观众,觉得这生活没问题,的确是写实的。
二是更多的电影观众,其实都是城市里的观众。离那样的生活,很遥远了。
大家,可能接受了几年教育,也沾染上了几分,知识分子那种高高在上的怜悯。
所以到最后,才会浪潮声一片。觉得这部电影,被封杀的很冤。
除了这部电影,还有一些商业片也是一样。悲情题材的故事,想要卖座,最简单的就是骗观众的眼泪。
只要把这个故事,拍的够惨,够让观众产生共鸣,票房往往都不会差。
不信你看《南京南京》,这部电影,不是也有很多观众,觉得不错吗?
冯裤子的《大地震》也是一样,这部电影拍的真的很好?
《1942》或许他是没有带任何的私心,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小钢炮拍了一辈子,最纯粹的一部电影了。
但是《大地震》,这部电影的角度,一开始就是奔着催泪去的,要的,就是赚钱。
作为国内商业片大导,说到卖座,小钢炮还是很拿手的。
………………………………
“只是你这个剧本……悲情的部分,还是太多了。
如果是我来做,最好还是把生活的部分,多添加一点温情的内容。
这样前后才会有反差,故事出来,才会更有张力。
你想让观众对这个故事印象深刻,要做的,应该是把美好的部分,写的更多一点……”
余华沉思了半天,才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唐大导演眼前一亮啊,卧槽,不愧是你呀。论刀人,你果然有一手。
他赶快掏出来小本子记上,这些可都是知识点。
让那些观众天天骂他狗导演,以后刀观众都用的上……
喜欢华娱之我的导演生涯
这玩意踏马的,现在拍的再好,没人看了啊。”
余华戴着眼镜,皱眉看了一段剧本,就忍不住吐槽道。
他是真搞不懂,你这么一个全球商业片顶级大导演,拍什么不好,拍主旋律?
倒不是说主旋律不好,关键你这剧本一掏出来,就感觉要赔呀。
这么一家出手阔绰的制片公司,他余华才刚刚办完入职呢,你别我刚享受没两天,你就给干倒闭了。
唐汝成翻看着手上的手写版的剧本,一阵的出神。为什么先拍主旋律?理由太多了。
虽然这种电影,拍出来亏钱的可能性不小,但还是要拍的。
“魔王波旬,和释迦牟尼说。现在我的确是输了,但是等你末法的时代,我会让我的徒子徒孙。
混入你的僧堡,穿上袈裟,毁了你的佛法。曲解你的典籍,腐化你的教众,以完成我武力所不能完成的事。
释迦摩尼听完,久坐无言。这种阳谋,他想不到任何可以解决的办法……”
说完这个故事,唐汝成自嘲的一笑
“连释迦摩尼都想不到,有什么样的办法来对付这样的计谋。我苦思冥想了很多个日夜,我也想不到。
所以,我就只能让观众,多看看我们来时的路了。希望这些东西,能让他们,保持清醒吧……”
唐大导演的话说完,余华低头颔首了一会,然后忍不住开口骂道
“还他妈说的挺对,曲解你的典籍,腐化你的教众。
我踏马监制几部动画片,都被举报下架不给播了。有说结局太惨,不适合小孩子看的。
还有说都是打打杀杀,教坏小孩的。那小孩子是一辈子不长大了吗?
妈的,都什么狗屁理由。”
刘慈欣看着这个行业大佬,也是哭笑不得。别看余华书卖的好,但是一开口,含妈量都是极高的。
不过这段对话,大家也都听明白了。四个人接下来都没有说话,而是十分认真的开始看起了这个剧本。
兰小龙和唐汝成已经看了不知道多少遍,两个人也修改了很多遍,这个剧本现在两人都还算满意。
只是这新入职了两位大手子,那不用白不用啊。余华就不用多说了,这种刀人的本子,简直就是他的拿手好戏。
这家伙,最擅长的,就是把快乐留给自己,把悲伤留给读者了。
而刘慈欣,大家知道的,是他是个很有名的科幻小说作家。
但是他的小说,想象力可以说是天马行空。但是更多的,其实还是在描写人性。
这种剧本,在他们四个人手里,都不算什么高难度的东西。
一部电影的剧本,拍起来或许很长,但是看起来,还真用不了太多的时间,特别是对于这些文字工作者。
余华和刘慈欣,两个人逐字逐句的看,也没用太久,就看完了这个剧本。
“这剧本写的不错啊,很久没看到这样的剧本了。写实,有生活,但是不歌颂苦难。
比很多卖惨的商业片,和非要硬讲苦难的文艺片,好太多了。”
余华合上剧本以后,良久才开口说道。
至于他说的卖惨的商业片和硬讲苦难的文艺片,在座的都是编剧,听到就懂了。
什么叫卖惨?什么叫硬讲苦难,其实很好区分。
用一部争议很大的电影《隐入尘烟》来讲,大家其实就能理解了。
这部《隐入尘烟》的剧情,可以说,大部分都是挺写实的。
但是为了冲奖,它苦难的部分,就被拿来作为了主基调,甚至可以说只有悲情与苦难了。
男主和女主凄惨的一生,悲苦的生活,让两人在电影里从未出现过笑脸。
甚至最后,两人一个溺水身亡,一个喝药自杀,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但是这部电影,为什么入围了柏林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却没有得奖,还有很多人给出了负面的评价呢?
因为真实的生活里,底层的劳动人民,其实不会这样死气沉沉,终日没有笑脸的。
再苦难的生活,大家都还会努力的寻找一丝生活的慰藉。
我们这个民族,面对过太多的苦难。底层人民的坚韧,其实超乎了这些导演的想象。
《隐入尘烟》男主那样的,老实巴交的西北汉子。在生活里,绝对不会是终日苦着一张脸,死气沉沉的。
在村子里,他绝对是人缘很好的那种庄稼汉。左邻右舍,也绝对都是会见面笑着招呼两声的。
虽然生活很苦,但是我们这个民族,其实最擅长苦中作乐了。
这部电影失真的地方,就在于导演被这样的故事,可能感动的痛哭流涕。可能觉得,悲惨至极。
所以他的电影里,主色调就只有灰暗,让人觉得了无生趣。甚至,还有着许多知识分子,对底层人民的那种怜悯。
但是你要知道,底层人民也是人,他们其实也会去努力寻找生活里的快乐。
工地那些累了一天的工人,生活再苦,下班以后。他们也会想着给自己在炎炎夏日,来瓶冰啤酒犒劳一下自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也会和工友们聊天打屁,你今天吃的白面馒头,没有我这大饼卷葱的味道好。
村里,乡下的那些五保户老头老太太,他们也会想着,攒点钱,后天可以吃上一顿肉了。
生活的意义就在这里,虽然大部分时间很苦,但是我们也在努力的寻找生活里那来之不易的甜美。
而这部《隐入尘烟》,当时被下架,能引发这么大的舆论。
一是因为农村出来的观众,觉得这生活没问题,的确是写实的。
二是更多的电影观众,其实都是城市里的观众。离那样的生活,很遥远了。
大家,可能接受了几年教育,也沾染上了几分,知识分子那种高高在上的怜悯。
所以到最后,才会浪潮声一片。觉得这部电影,被封杀的很冤。
除了这部电影,还有一些商业片也是一样。悲情题材的故事,想要卖座,最简单的就是骗观众的眼泪。
只要把这个故事,拍的够惨,够让观众产生共鸣,票房往往都不会差。
不信你看《南京南京》,这部电影,不是也有很多观众,觉得不错吗?
冯裤子的《大地震》也是一样,这部电影拍的真的很好?
《1942》或许他是没有带任何的私心,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小钢炮拍了一辈子,最纯粹的一部电影了。
但是《大地震》,这部电影的角度,一开始就是奔着催泪去的,要的,就是赚钱。
作为国内商业片大导,说到卖座,小钢炮还是很拿手的。
………………………………
“只是你这个剧本……悲情的部分,还是太多了。
如果是我来做,最好还是把生活的部分,多添加一点温情的内容。
这样前后才会有反差,故事出来,才会更有张力。
你想让观众对这个故事印象深刻,要做的,应该是把美好的部分,写的更多一点……”
余华沉思了半天,才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唐大导演眼前一亮啊,卧槽,不愧是你呀。论刀人,你果然有一手。
他赶快掏出来小本子记上,这些可都是知识点。
让那些观众天天骂他狗导演,以后刀观众都用的上……
喜欢华娱之我的导演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