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四合院:淮茹笑夫,谢不嫁之恩》

  “媳妇,算了,算了。”

  阎埠贵拦下三大妈。

  “李子民不是偷,是当我的面,直接抢。”

  三大妈傻眼了。“你不管管?”

  阎埠贵一脸蛋疼。

  “哎,我毕竟是三大爷。那小子不要脸,我还要脸呢。等反应过来,都搁家门口了。”

  三大妈心疼的直掉眼泪。

  “光花盆就花了六毛,不能算了啊。”

  阎埠贵长吁短叹,劝慰道:

  “这次吃了亏,下次肯定算计回来。搁对面也能欣赏,我还能浇浇水,松松土,一样享受到了。”

  ......

  这一幕,恰巧被二大妈撞见了,差点惊掉下巴。

  她跑到中院,分享了八卦。

  大妈们震惊了。

  “三大爷是算计,李子民是硬抢。我们小心了,除了防着三大爷,还得防着李子民。”

  “别着了李子民的道!”

  几人纷纷点头。

  李子民隐瞒烈属身份,趁机敲了易中海,贾家两三百块。

  能是好人?

  另一头,李子民通过刘海中介绍,找到了施工队。

  当李子民拿出图纸时,他超前的设计,理念,思路立马将负责人镇住了。

  “李师傅,你的翻新方案有创意,我宁愿少赚也愿意干。就是...”

  “有难度吗?”

  王队长摇摇头。

  “一般高级宾馆,特殊机构才用木地板。普通家庭很少使用,因为成本太高了。”

  “钱不是问题。我街坊邻居多,能支援。”

  李子民没瞎说。

  等他将四合院住户借一圈,没借的,今后肯定不好意思找他借钱,多好呀。

  至于借的,另当别论。

  最后,李子民签订装修合同。

  工程预算提升到六百块,工期1个月,一月底前交付。

  敲定装修后。

  接着,李子民去了趟军管会。

  “赵叔,这么急吗?”

  李子民想请赵叔吃饭,谁知没机会。

  “我刚接到通知,紧急调去黑省。今后遇到麻烦给赵叔打电话,不过你小子这么机灵会讹人。”

  “我放心的很,哈哈哈哈哈!”

  赵卫国哈哈大笑。

  他越看李子民,越对胃口。

  “赵叔,送给你。”

  李子民递去个大包袱。

  “这是啥?”

  “祖传秘方,里头是中药材喝了强身健体,长力气。这几瓶药膏,专治跌打损伤。”

  李子民知道黑省是苦寒之地,赵叔去了遭罪。

  他也尽份心意。

  “哪来的?”

  赵卫国没听说,老李祖上有这门手艺啊。

  “地摊收的人家祖传秘药,花了百八十块呢。听人说,秦始皇吃了绝对熬死刘邦,项羽。”

  赵卫国嘴角抽了抽,感觉李子民被骗了。可想了想,还是收下李子民的一片心意。

  告别赵叔。

  李子民拦了辆三轮车直奔粮店,他计划囤粮食,越到后头粮食越金贵,有钱都难买。

  “老板,买得多,有优惠吗?”

  李子民找了家私人粮店,随口问道。

  “粮食不愁卖,买多买少一个价。也是搁现在,早几年,你想多买,我还不乐意卖呢。”

  粮店老板一脸神气。

  解放前囤货居奇,粮食一天涨几次。越是天灾人祸,挣得越多。不像新政府严控粮价,还有公家粮店平抑粮价。

  李子民撇了撇嘴。

  万恶的资本家。

  反正都是秋后蚂蚱,蹦跶不了几天。

  李子民看着柜面上的粮食,决定细粮为主,粗粮为辅。主吃细粮,粗粮搭着吃,负责打掩护。

  细粮是白面,大米。经过精加工,口感细腻。

  粗粮是玉米,小米,紫米,高粱,燕麦,荞麦等谷物。还有绿豆,红豆,红薯等。

  这些没经过精加工,营养不缺,但口感差。

  特别是京城家家户户吃的棒子面,就是连同玉米棒子一块磨成粉。口感贼粗糙,吃了刮嗓子。

  李子民扫了眼价格表。

  大米是一毛五一斤,白面是一毛六一斤,棒子面八分一斤,红薯两分一斤,绿豆.....

  还有花生油卖,七毛七一斤。

  “大米一百斤,白面一百斤,棒子面五十斤,红薯五十斤,花生油五十斤......”

  为了不引人注意,李子民跑到德胜门采购。

  每样采购了些。

  又找了板车将成堆的粮食运到城外,人一走,又收入空间。李子民一连操作几回。

  很快,花了七八百块。

  “唉,钱不经花。”

  李子民想舒舒服服躺平。

  除了粮食,还有柴米油盐酱醋。

  鸡鸭鱼肉,果瓜蔬菜,布匹煤炭,烟酒,各种日用品等等。总而言之,李子民有挺大资金缺口。

  “王队长,够快呀。”

  李子民回到四合院,发现王队长带着施工队恭候多时,连忙给人开了门。

  “工期紧张,要想保质保量一切从速嘛。”

  王队长一脸乐呵,能遇到一个大方主顾,他和手底下工人干活有劲。

  李子民招呼几人进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了方便王队长搞装修,留了把钥匙。反正有储物空间,家里值钱东西都在里头。

  就算小偷来了,也得落泪。

  随后两人聊起装修细节。

  李子民科班出身,沟通起来高效。很快,就交代清楚了。剩下的交给王队长安排。

  “李子民,你要装修房子?”

  李子民装修的事,只跟刘海中几个提过。别的住户一概不知,李子民稍微解释了下。

  一个个大为震惊。

  “李子民,你还要不要过日子啦?”

  许母忍不住说道。

  谁家装修房子,不是买桶石灰,自个刷墙。

  奢侈点,再买桶油漆把家具翻新了。像李子民又是请装修队,又是大拆大建,太花钱了。

  在许母和其他住户看来,李子民就是有钱没地方花。有闲钱,不如存银行吃利息。

  “许姐,老话说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我把房子装漂亮,引来白富美,啥都挣回来了。”

  李子民嘴嗨,纯粹为了住着舒服。

  他在门口弄了小厨房,暖气片。另外家里有地窖,他改造成卧室直达,方便存取物资。

  才花六百块,太值了。

  “白富美?”

  这个新鲜词,说得众人一愣。

  “就是肤白,貌美,有钱。”

  李子民解释了下。

  众人恍然大悟。

  一个个惊叹李子民是个人才。

  喜欢四合院:淮茹笑夫,谢不嫁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