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真龙入狼群-《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还有多少人?”

  皇帝开口询问。

  “二百六十七!”

  回话的,是杜公公。

  “再给他们半个时辰。”

  “喏!”

  应下后,杜公公急匆匆退了出去。

  “青龙?”

  “奴婢在!”

  青龙上前两步,弯腰回话。

  “东厂那边准备好没有?”

  “回陛下的话,老牛已经准备妥当。”

  青龙的态度十分恭敬。

  皇帝留下杜公公,青龙原以为自己已经失去价值,会被皇帝逐渐边缘化。

  没想到皇帝依旧将他留在身边,而且成了联系东厂和羽林卫那神秘之地的纽带。

  “金顺在做什么?”

  皇帝随口问出一句。

  “金副总管同东厂的人在一起。”

  “东厂?”

  皇帝微微一愣。

  “是!”

  青龙的腰已经深深的弯了下去。

  略一思索,皇帝便明白过来,心中不由得添了几分感动。

  杀掉杨万盛,金顺已同文官集团势不两立,如果他再在金銮殿外逞威,恐怕——

  小半个时辰过去,皇帝缓缓起身,朝殿外走去。

  青龙紧紧的跟在皇帝身后。

  等到跨出殿门,跟在皇帝身后的,又多出了一位。

  杜祥奎!

  “李漠!”

  看到一小小的身影站得笔直,皇帝开口喊道。

  “下官在!”

  李漠快步上前,冲皇帝拱手弯腰。

  “随朕去看看热闹。”

  皇帝语气温和。

  “下官遵旨!”

  毕竟还是孩子,李漠的兴奋立刻体现在脸上。

  “老杜有没有教你武功?”

  皇帝走下高高的台阶,轻声问道。

  “师父让下官先泡两年的药水。”

  李漠如实回话。

  “家中可还安稳?”

  “师父去过几次后,族中的长辈待下官极好。”

  皇帝听后,微微一笑。

  心软的皇帝,有意再多给他们一点时间,这一路上,完全就是在溜达。

  等到他出现在百官面前,时间已过去了大半个时辰。

  杜公公准备了一张舒适的椅子,放在殿外的台阶下面。

  吴统领与杜公公快步上前,一左一右的护着皇帝前往椅子上坐下。

  此时,几位学士和赵院长也来到了皇帝身旁。

  “还有多少官员?”

  扫一眼黑压压的人头,皇帝的视线最后落到了杜学士的身上。

  “二百二十九人!”

  杜学士欠身回话。

  “朕——再给你们一点时间?”

  皇帝表现得十分大度。

  “陛下宽厚,可他们冥顽不灵。”

  杜学士满脸的疲惫。

  “还请首辅大人注意措辞。”

  钱学士语气冰冷,同样是满脸的疲惫。

  “注意什么?”

  皇帝看了钱学士一眼。

  “陛下,他们不是冥顽不灵,只是想讨个公道。”

  钱学士冲皇帝拱手。

  “公道?”

  皇帝拍了拍扶手,缓缓起身。

  面前的几人自动分开,给皇帝让出了一条通道。

  “朕再给你们一次机会,现在起身离去的,朕既往不咎。”

  走到跪在第一排的官员面前,皇帝提高了音量。

  无人回应,也无人起身离去。

  “看来你们都是打定主意了!”

  皇帝轻声笑了起来。

  “陛下,我等只希望杀害杨万盛的凶手,能得到严惩。”

  说完后,跪在皇帝面前的那位官员,将脑袋抵在了冰凉的地板之上。

  “苏尚书!”

  盯着他的头顶,皇帝语气温和。

  他口中的苏尚书,正是刑部的尚书。

  “下官在!”

  “直起腰来,盯着朕的眼睛。”

  皇帝的语气温和依旧,不过带着不容置疑的感觉。

  听到皇帝的命令,苏尚书的额头,离开了冰冷的地面。

  “将你方才的话再重复一遍。”

  皇帝与苏尚书对视,目光中透出了几分寒意。

  苏尚书乖乖照做。

  “你们都听到了?”

  皇帝提高音量,目光从众人的头顶缓缓扫过。

  鸦雀无声!

  “大约——你们都是这么想的!”

  随着话音落下,皇帝发出了一声叹息。

  “朕嗓子不好,就走到你们中间来说。”

  一边说,皇帝一边朝前面走去。

  “陛下——”

  皇帝的身后,响起了几声惊呼。

  “怎么,你们会怕帝国的官员会对朕不利?”

  皇帝轻轻的挥了挥衣袖,没有回头。

  “陛下,下官前来护驾。”

  李漠突然冲到皇帝身边,拔出来腰间的佩刀。

  “好,朕准了!”

  皇帝拍了拍李漠的肩膀,满脸的笑意。

  杜公公调动真气,监视着场内的一举一动。

  以杜公公一段的身手,只要有官员稍有异动,他就会瞬间将其击毙。

  “知不知道他是谁?”

  皇帝缓缓的问出一句。

  依旧是无人回应。

  “他叫李漠,是朕身边的侍卫,是李朝的儿子。”

  他们的沉默,并未将皇帝激怒。

  “李朝,你们应该听说过吧?他的事迹,朕就不多说了。”

  “小小年纪就知道忠君护驾,可他防备的是谁?”

  “不是穷凶极恶的敌人,而是你们这些饱读诗书的官员。”

  “这一点,大概你们也没有想到吧!”

  “你们书读得比朕多,大道理朕就不讲了。”

  “反正讲了你们也听不进去!”

  说到此处,皇帝轻声笑了起来。

  “今日,朕同你们聊一聊如何做人。”

  “天家无私事,朕并不介意你们在立储一事上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不过——”

  “杨万盛在奏折里说了些什么?”

  “对先帝亲封的皇太孙视而不见,反而请立睿亲王的长子。”

  “你们能跪在这里,说明你们都是帝国出类拔萃的人才,朕想问问,这杨万盛是何居心?”

  “陛下——”

  在皇帝的侧后方,响起一洪亮的声音。

  皇帝慢慢转身,视线落在那人的身上。

  “陛下,臣等并未认可杨大人上奏的内容,让臣等愤愤不平的,是陛下处置杨万盛的手段。”

  迎着皇帝的目光,那人毫无畏惧。

  都说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可皇帝的敲打,换来的居然是百官毫不畏惧的抵抗。

  想到此处,皇帝的心底划过了淡淡的叹息。

  “说下去!”

  皇帝表现出极大的耐心。

  “风闻言事,本就是御史的职责,就算错了,陛下可以申斥,可以贬黜。可陛下居然在未经审讯的情况之下,以惨无人道的手段将他处死。”

  “下官斗胆问上一句:若是我等将来犯事,是否也会受到同样的待遇?”

  不知不觉中,那人居然站起身来,双拳紧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