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论心腹之患-《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帝国的东北,是陈国!

  陈国的东北,是野人的地界!

  两百年的持续努力,陈国已经深入渗透到野人的腹地。

  数月攻击,野人内部骚乱不断,让陈军占据了超过半数的土地。

  至于剩下的土地,则需要陈军用无数条性命去换取。

  陈国在占据的地界大兴土木,大部分吃苦耐劳的野人沦为了奴隶。

  山中多石,陈国的官员就地取材,计划建造坚固的石城。

  等到一切走上正轨,相国回到了陈王的身边。

  陈军北线的大营之中,相国劝陈王返回盛天。

  “先西南,后东北,修建的策略是对的。”

  盯着面前的舆图,陈王缓缓开口。

  先在靠近陈国的边界处修建关隘,可以有效的构筑防线,挡住黑水军的攻击。

  至于东北方向,陈王有信心将野人的地界变成自己的领地。

  “主上,您应该坐镇盛天,而不是长时间驻守在前线。”

  相国冲陈王拱手。

  “黑水军攻势猛烈,寡人实在是放心不下。”

  陈王轻轻摇头,拒绝了相国的请求。

  “主上,如今最重要的,是转移盛天的百姓,和城中的浮财。”

  相国没有气馁,继续苦苦相劝。

  “这件事情,寡人交给你全权负责。”

  对相国的忠心和能力,陈王十分认可。

  “主上——”

  “你不用劝了!”

  挥一挥衣袖,陈王将相国打断。

  相国对陈王无比熟悉,只得打消了规劝的念头。

  “从目前的战事来看,陈军至少能坚持到明年春天,半年的时间,是否足够?”

  注视着相国,陈王开口询问。

  “不够!”

  没有丝毫犹豫,相国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沉吟良久,陈王轻轻点头。

  半年时间想要搬走一座都城,的确是十分紧迫。

  “北边倒是还能再多支撑一段,可南边——”

  陈王神色凝重。

  桐军持续推进,镇东军小动作不断,让南线的陈军吃尽了苦头。

  更为致命的是,他们距盛天已是越来越近。

  “主上,如今南边还有多少军队?”

  “不足六万。”

  陈王的脸色愈发难看。

  相国听后,神色大变。

  镇东军与桐军,加起来怕是有十余万人,陈军能坚持到现在,只能归结于陈国彪悍的民风和陈军的悍不畏死。

  “下官回到盛天,会设法多争取一段时日。”

  说完后,相国冲陈王拱手弯腰。

  注视着那满头的雪白,陈王微微有些动容,上前将相国扶起。

  ————

  南境,桐军大营!

  不败军安静的待在营内,等待着出击的时刻。

  两万人是拿不下盛天的,再强悍也不行。

  可他们若是能率先将盛天困住,也就意味着他们提前划定了势力范围。

  镇东军就算有再多的不甘,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从容攻城。

  桐军持续施压,一点一点的将防线前移。

  就在他们快将防线推进到预定位置时,军中的主将突然得到了一个极坏的消息。

  镇东军已经困住了延州。

  摊开舆图,桐军主将很快就找到了延州的位置。

  伸出手指,从延州缓缓的移向盛天。

  主将的脸色极为难看!

  拿下延州,镇东军将直指盛天。

  “延州有多少守军?”主将声音低沉。

  “不足四千!”

  有人开口回话。

  “立刻将消息向邻岳禀报!”

  烦躁的主将提高了音量。

  又有一人应下,随后急匆匆退下。

  ————

  让我们继续将视线南移,最后停在鲁国的都城。

  如今剩下的诸侯王中,以鲁王的日子最为惬意。

  大岛一切顺利,国内又是风调雨顺,无论是桐国,还是朝廷,都与鲁国保持着良好的沟通。

  当然,沟通的目的都是为了粮食!

  桐国需要粮食来度过今年的寒冬,朝廷需要粮食卖往高原。

  鲁王在王宫设宴,款待鲁国的重臣。

  “如今天下局势,诸位有何见解?”

  酒过三巡,鲁王的目光从众人的脸上一一扫过。

  众人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投向了相国。

  “都看着本官做什么?”

  相国微微一笑,轻轻摇头。

  “那就你先说!”

  鲁王也看向相国,满脸的笑意。

  相国冲鲁王微微欠身,态度恭敬。

  “如今诸侯图强,可真正有实力的,只剩下梁、徐、桐三国。”

  清一清嗓子,相国缓缓开口。

  这是事实,众人皆微微点头。

  “不过依下官看来,真正有机会与朝廷博弈的,只剩下梁桐二国。”

  因为相国将身体转向鲁王,所以用了下官二字。

  “徐国坐拥数十万强兵,为何没有机会?”

  席中有人向相国请教。

  “高原人插入他们的后方,越国在旁边虎视眈眈,宋军又挡住他们的前进的步伐,如今,徐国已是深陷泥潭。”

  相国浑身上下都散发着自信的光芒。

  “宋国能挡住徐国?越军敢离开丛林?”

  有人一口气提出了两个问题。

  “宋国灭亡,不符合陛下的利益,朝廷一定会出兵干预。至于越军——”

  “他们能震慑南方两百年,又能差到哪里?”

  相国转头看向那位官员,侃侃而谈。

  “听说黑水军在燕国损失惨重,相国是否高看了梁国?”

  又有人问出心中的疑问。

  “你不要忘了,梁国还有十万铁骑。”

  相国故意提高了音量。

  不断有人提问,相国皆一一作答。

  鲁王听得十分认真,没有开口打扰。

  直到再也无人提出新的问题,鲁王端起面前的酒杯,仰头干掉。

  “相国的想法十分成熟,大家的提问也都异常精彩。”

  放下酒杯,鲁王开口点评。

  众人立刻正襟危坐。

  “徐国的处境的确不妙,徐王想要破局,就只能选择与朝廷翻脸。”

  “可这样一来,徐国在舆论上就陷入被动。”

  注视着侍女将美酒注入杯中,鲁王的语速极为缓慢。

  “短时间内,或许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可当他面对梁桐二国时,就容易陷入到被动的境地。”

  “寡人猜测,徐王恐怕另想办法!”

  端起酒杯,鲁王邀请众人举杯。

  众人随鲁王仰头干掉。

  “至于梁王——”

  “十万铁骑,又有多少能调往南方?”

  关于这一点,鲁王与相国的看法略微不同。

  “这样看来,桐国——才是帝国的心腹大患!”

  鲁王脸色一沉,将手中的酒杯砸向了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