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东宫皇太孙-《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八十万!

  是礼亲王给太子的补偿。

  同时也换来了太子的承诺。

  不将此事向太贵妃禀告的承诺。

  有了这八十万两白银,太子的心情变得好了许多。

  无论如何,在看到自己的孩子之前,太子都不准备踏出皇宫半步。

  五日过后,太子妃的腹部开始出现阵痛。

  提到分娩,就不得不提到皇宫的制度。

  皇宫中有月子房,设在偏僻安静的地方,嫔妃生产,都在宫中的月子房内。

  不过近几十年,在先皇和皇帝的默许下,嫔妃都选择在自己的宫中生产。

  医妇和收生妇早已住进了东宫,此时,她们早已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

  一向睿智的太子,显得有些六神无主。

  好在太贵妃闻讯赶来!

  “祖母!”

  看着太贵妃出现在自己的眼前,太子像是找到了主心骨,急忙迎了上去。

  “不要慌!”

  看着慌乱的太子,太贵妃语带责备。

  “祖母,母后她——此时孙儿怎能不慌?”太子的脸上泛起了浓浓的苦涩。

  听太子提到元后,太贵妃瞬间明白过来。

  “我这孙媳是个有福的,你不用担心。”

  安慰一句后,太贵妃便在院子里坐下。

  太子站在一旁,故作镇定。

  撕心裂肺的喊声从屋内传出,太子不自觉地抬腿上前。

  “站住!”太贵妃高声制止。

  “祖母,求求您了,孙儿只是进去陪陪她。”

  太子转头看向太贵妃,已是语带哀求。

  “你是太子,这样成何体统?”

  太贵妃不忍心责备太子,只是温和的提醒。

  “祖母——”

  “你过来,到祖母的身边来!”

  太子略一犹豫,转身走到太贵妃的身边。

  “坐下!”太贵妃指了指旁边的椅子。

  太子乖乖的坐下。

  “退下!”太贵妃突然提高了音量。

  站院内伺候的太监宫女都看向了太子。

  太子轻轻点头,一群人立刻退到院外等候。

  “我为何不让你进去?因为你是太子!”

  太贵妃看着太子,满脸的慈爱。

  太子知道太贵妃还未说完,没有开口打断。

  “你是太子,注定这辈子会遇到无数的绝色。现在是太子妃最艰难的时候,也是最狼狈的时候,你仔细想想,太子妃会愿意你看到她的这副模样?”

  话音落下,太贵妃轻轻的拍了拍太子的手背。

  太子明白太贵妃的意思,不过——

  在另一时空,两个孩子出生时,他都陪在妻子的身旁。

  “祖母,对孙儿多一点信心!”

  太贵妃是好意,太子虽然未完委婉地拒绝,依旧面露感激。

  “你坐下!”

  就在太子缓缓起身的时候,太贵妃的声音突然变得十分严厉。

  “祖母——”

  太子转头,已是微微皱眉。

  “里面有医妇,还有接生妇,你进去能做什么?万一带些——带些不干净的东西进去,你将来会后悔一辈子。”

  从语气中可以听出,太贵妃是在强压住心头的怒火。

  太子愣住!

  是啊!

  这时代没有那么多的消毒手段,有许多人的死亡,其实都是因为感染。

  “那——我就在门外站着可好?”

  片刻过后,太子说出了一句痴话。

  叹一口气,太贵妃轻轻点头。

  太子走到门外,高声表示自己就在门外等候。

  回应他的,是一声惨叫!

  就这样,一个在屋内为了两条性命挣扎,一个在屋外度日如年。

  也不知过去了多久,随着一声婴儿的啼哭,终结了太子夫妇的煎熬。

  母子平安!

  喜讯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皇宫,据说,乾清宫内,响起了皇帝畅快的笑声。

  粉嘟嘟的家伙,安静躺在太子的怀中,太贵妃对太子的熟练十分诧异。

  仿佛——

  仿佛他以前就会!

  等到收拾干净,太子终于可以入内。

  太子心中的千言万语,都化作了轻轻的一吻。

  在太贵妃的提醒下,太子依依不舍的与母子分开,前往乾清宫报喜。

  太子离开不久,皇后就出现在东宫的大门外面。

  还有德妃、顺妃——

  太子这次是乘坐的铜辇,很快,他就出现在乾清宫内。

  皇帝没有故作不知,笑着命太子平身。

  “父皇,儿臣做父亲了!”太子嘿嘿傻乐。

  “朕也有了孙子!”

  为维持帝王的威严,皇帝用踱步来掩饰内心的情绪。

  听到皇帝的措辞,太子微微一愣。

  睿亲王不是早就有了儿子?

  “他不一样,他是皇太孙!”

  太子的疑惑,皇帝尽收眼底。

  皇太孙?

  太子心中一惊。

  平日里,太子虽然在心中念叨着皇太孙三字,只不过是习惯了这个说法。

  事实上,皇太孙是皇位继承人的封号,是储君的一种。

  在另一时空的明朝,出现了两位皇太孙。

  一位,就是着名的朱允炆,他是太祖朱元璋的孙子,在太子朱标去世后被立为皇太孙,时年十六岁。

  另一位,是朱瞻基,他是成祖朱棣的孙子,在太子朱高炽健在且未被废黜的情况下,被封为皇太孙,时年十四岁。

  像这种刚出生就有可能被册封为皇太孙的情况,另一时空的明朝没有,这一时空的明朝,同样没有。

  “父皇,现在谈这个,是否为时过早?”

  推辞,太子必须推辞。

  “怎么?你不乐意?”皇帝反问一句。

  太子急忙否认,只是表示纵观史书,还没有这种先例。

  “以前没有,不表示不能有。”

  皇帝挥一挥衣袖,似乎是在向太子昭示自己的决心。

  太子不知该如何回话,只能保持聆听的姿势。

  “册封皇太孙,除了彰显朕对这个孙子的喜爱,更是为了稳固你的地位。”

  “你虽然是嫡长子,不过由于你当年显露出来的倾向,文官集团对你的拥戴,在朕看来,实在是有限。”

  “如今东宫有了嫡长子,又被册封为皇太孙,这就让文官集团看到了希望。他们在追随皇太孙的同时,也会对你表现得更加友善。”

  “不要小看了他们,他们对你的支持,是你平定诸侯的关键。”

  一口气说完这些,皇帝依旧在殿内来回踱步。

  太子冲皇帝跪下磕头,谢过皇帝的教导和维护。

  “看看安阳公,最近不是消停了许多?”

  想起快要临盆的皇贵妃,皇帝的嘴角不自觉的弯起了一个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