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住持伸援手-《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用过早膳,太子一瘸一拐的走出东宫,坐上了铜辇。

  在铜辇中端坐,太子突然想起了另一时空的一位太子。

  李承乾!

  这位瘸腿的太子,是伟大的李二陛下的嫡长子,最后却落得个以国公之礼下葬的下场。

  腿脚不便!

  确实会真的带来不便!

  在午门外换乘马车,车轮转动,将太子带往今日的目的地。

  清净寺!

  太子的思绪,还停留在那位悲催的太子身上。

  平心而论,太子目前的处境,比李承乾要好上许多。

  另一时空的高明太子,虽然有贤明的母后庇护, 也有魏征等贤臣辅佐,不过他还有一位光耀千古的父皇。

  李二陛下的光环,让他几乎无法拥有自己的阴影。

  更何况,以李泰为首的弟弟也在不断的向他发起冲击。

  如果,李承乾没有瘸腿——

  叹一口气,太子明白这世上哪来那么多的如果。

  住持的消息,永远都是那么灵通,等到太子的马车在山门外停下,住持与首座已恭候多时。

  太子下车,满脸的轻松。

  这是已经彻底放下了戒备。

  住持读懂了太子,心中的那口古井慢慢的泛起了涟漪。

  上前,住持领着首座向太子行礼。

  太子温和的吩咐免礼。

  随后,太子的视线落在了首座的身上。

  见太子目露关切,首座谢过太子的关心,表示身体已经痊愈。

  太子冲他轻轻点头,随即抬腿入内。

  “殿下这是?”住持十分诧异。

  “不小心崴了脚。”太子笑着回了一句。

  紧接着,太子又表示他何必明知故问。

  “殿下的右脚——”

  住持的修为,可远在杜公公之上。

  “和尚,看破不说破!”太子头也不回的吐出一句。

  宣一声佛号,住持不再发问。

  很快,二人便在丈室内坐下。

  住持泡茶!

  太子欣赏住持泡茶!

  “殿下的茶可是越卖越贵。”住持双手不停。

  “东宫的花费,也是越来越大!”

  叹一口气,太子的语气中充满了无奈。

  “鄙寺还有些财产,如若殿下有需要,鄙寺愿全部奉上。”

  “你的钱财,还是留着将来传教。”太子笑着拒绝了住持的好意。

  从高原到大岛,将来修建的每一座寺庙,可都需要大量的真金白银。

  住持没有坚持,专心泡茶。

  等到一杯香茗轻轻放到太子的面前,太子笑着赞了句好茶。

  恒记最贵的茶叶,能不好么?

  “殿下前来,可是为了陈国?”

  “你是如何得知?”

  端起茶杯,太子的目光从茶汤转移到住持的身上。

  “陈国两位公子被毒杀,鄙寺五日前就已得到了消息。”住持的语气没有丝毫波动。

  “为何不尽快让孤知晓?”

  “殿下,我等乃方外之人。”

  太子微微一笑,算是认可了住持的说法。

  “和尚,丐帮在陈国的势力已经被一扫而空,孤这次只有找你帮忙了。”

  说完后抿上一口,太子将手中的茶杯放下。

  “殿下是想为两位公子复仇?”

  “那是陈王的事情,与孤无关。”

  住持的脸上没有丝毫变化,不过心底还是松了口气。

  佛门戒杀!

  能不沾血腥,最好还是不沾。

  “如果不是报仇,那就是想保护谁了!”住持说出自己的推测。

  太子笑着表示与聪明人聊天,果然要轻松许多。

  “莫非殿下想要保护的,是陈王妃?”

  “聪明!”太子笑得极为灿烂。

  “老衲一定尽力而为!”

  住持没有推辞,立刻应下。

  “孤欠你一个人情!”

  虽然吩咐的时候理直气壮,不过太子并不认为理所应当。

  “殿下既然视老衲为朋友,朋友之间,可不提‘欠’字。”

  “你说得不错,回头孤送你两包茶叶。”

  住持谢过,脸上终于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意。

  “和尚,听老叶说你正在挑人,准备西行?”

  品上两杯茶水,太子的心中燃起了熊熊的八卦之火。

  住持承认得十分坦率。

  “猴子和猪头,你总不能靠装扮吧?”

  “殿下,一瘦一胖,问题就迎刃而解。”住持化繁为简。

  “找到了?”

  “找到了!”

  “在何处?”

  “西原!”

  “等他们到了清净寺,孤要替你把关。”

  “就算殿下不提,老衲也会请殿下过目。”

  “经书从何处来?”

  “无主之地的西南!”

  那里是教义起源的地方,太子自然听过。

  “不要带些不合时宜的经书过来。”太子叮嘱一句。

  住持请太子放心。

  “和尚,孤再给你支上一招。”

  既然住持替太子解决了大问题,太子自然想着要回馈一二。

  住持请太子明示。

  “在京城买一块地,修一座塔,用来存放带回的经卷。”

  住持听后,浑浊的眼睛立刻变得明亮起来。

  “名字孤都给你想好了,就叫大雁塔。”

  太子窃取了来自另一时空的创意。

  住持默念几遍,再次冲太子宣了声佛号。

  “饿了!”

  揉一揉肚子,太子缓缓起身。

  “斋饭早已备好!”住持也站了起来。

  清净寺的斋饭,太子百吃不厌。等到愉快的填饱肚子,这才在住持和首座的陪同下,慢慢朝山门的方向走去。

  片刻之后,太子愉快的与老友道别,然后踏上了自己的马车。

  车轮缓缓转动,将太子带回温暖的东宫。

  温暖,是太子的感受。

  端坐车厢,太子的思绪落在了即将组建起来的西行队伍。

  李承乾身处李二陛下的时代,至于大雁塔,则是李二陛下的继承人,也就是李治时代的产物。

  李治,是典型的扮猪吃虎,在虎狼般的兄弟中寻找到机会,成为了最终的赢家。

  目前的这一群兄弟中,谁最像李治?

  睿亲王?还是平郡王?

  不!

  他俩,更像是李泰和李恪。

  但是,他俩目前已没有李氏兄弟的野心。

  四皇子?五皇子?

  这二人已经废了,此生都不再有机会染指大位。

  六皇子?

  母妃地位不低,人也聪明,勉强有些类似。

  七皇子?

  母妃的地位太低,没有强有力的外家支持。

  李治,可是得到了他的亲舅舅,长孙无忌的大力支持。

  八皇子?

  他的母妃与外家都成了历史,文官集团是不会支持他的。

  九皇子?

  母妃的地位也不算低,比六皇子还要聪明一些,勉强也算。

  十皇子到十四皇子都还年幼,还得再观察几年。

  想到此处,太子突然笑了起来。

  这才来几年哦?

  权力,已经开始在不知不觉的让自己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