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崴脚也忙碌-《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第二日!

  清晨,太子乘坐铜辇前往乾清宫请安。

  在青龙的搀扶下,太子开始征服起那高高的台阶。

  太子崴脚,在宫里宫外都算是极为震撼的消息。

  无需吩咐,守在乾清宫外的太监立刻入内禀报。

  很快,杜公公就从里面急匆匆赶来。

  青龙在殿外止步,由杜公公扶着太子进殿。

  正准备跪下,皇帝吩咐免礼。

  “父皇,礼不可废!”

  话音落下,太子还是有些艰难的跪了下去。

  皇帝急忙命杜公公将太子扶起。

  赐座!

  “既然行动不便,就无需前来请安。”

  等太子坐下,皇帝免去了太子风雨无阻的孝敬。

  没有犹豫,太子直接开口拒绝。

  皇帝微微一笑,心中倍感欣慰。

  “听说常遇春昨日从东宫出来,额头上有伤?”

  略一沉吟,皇帝貌似随意的问出一句。

  “是!”太子表现得十分坦荡。

  “因为何事?”

  “张伯爵的内弟,死在了锦衣卫。”

  “确实该罚!”

  皇帝也不愿锦衣卫成为随意吃人的巨兽。

  “张伯爵的内弟确实该死,常遇春请罪,是因为没有拿到他的口供。”太子回避了自己的暴怒。

  “住在永平庄子里面的,都是些什么人?”

  “来自桐国的商人。”

  “刺探了多少情报?”皇帝才不会相信他们是纯粹的商人。

  “锦衣卫还在忙碌。”太子欠身回话。

  “让他们好好问问桐国的情况。”

  太子应下,心中对皇帝佩服不已。

  “内阁昨日提议减免赋税。”

  说完后,皇帝指了指御案上的一本奏折,命杜公公拿给太子阅览。

  杜公公双手捧起,弯腰送到了太子面前。

  太子接过,打开认真阅读。

  “只减免一成,内阁实在是有些小家子气。”

  合上奏折,太子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

  “朝廷的财政只是暂时缓解,在此时减税,是否操之过急?”

  “父皇,朝廷控制的数省,能收上来多少税银?大部分还是来自于诸侯的贡赋。”

  “诸侯的贡赋,恐怕今后也不会准时缴纳。”

  按照皇帝的理解,如果诸侯拒绝缴纳贡赋,那么税收将显得更加重要。

  到时候别说减税,恐怕还会征收重税!

  “朝廷如今有镇定二军,若是诸侯不缴纳贡赋,就派军队前去催缴。说不定,还能多收一点。”太子表现得极为轻松。

  “那你认为应该减免多少?”皇帝明白了太子的意图。

  “三成!至少三成!”太子脱口而出。

  “你是想像鲁国那样藏富于民?”

  “父皇,想要藏富于民,至少也得一二十年才能见效。儿臣这么做,只不过是为了争取民心。”

  略一思索,皇帝面露赞许。

  “父皇,内务府正在筹备两桩生意,等到铺开,内务府将不再需要朝廷的拨款。对朝廷来说,可以彻底缓解他们的财政。”

  天下人都清楚太子赚钱的能力,皇帝已是面露喜色。

  这一喜,让皇帝大度的放过了太子,没有催促他与七皇子沟通。

  太子慢慢起身,弯腰告退!

  还是杜公公搀扶着太子,慢慢朝殿外走去。

  等跨过门槛,青龙急忙迎了上去。

  腿脚不便,太子没有同杜公公寒暄,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便朝自己的铜辇走去。

  下台阶!

  上铜辇!

  回东宫!

  用过早膳后,太子又在金顺的搀扶下,前往书房浏览锦衣卫送来的卷宗。

  金顺是太子的头号心腹,在书房内伺候。

  “书院修得如何?”

  一边翻阅卷宗,太子一边有些随意的问话。

  “陶山长提了许多要求,一边修,一边改!”

  金顺的语气中,有那么一丝丝的无奈。

  “他提的要求是否合理?”

  “合理!”

  “那就按他的意思修!”太子没有丝毫的犹豫。

  谁使用,谁有发言权!

  这是太子的想法。

  金顺弯腰应下。

  “孤已经同太子妃讲了,你若是有看中的人才,可以大胆使用,就算用错了也没有关系。”

  太子放下一份卷宗,又拿起了另一份。

  “奴婢明白!”

  “邓恩,你将他们母子安排到了何处?”

  “山南!”

  借着修复水利,太子差不多将山南经营成了自己的后花园。

  “要保证他们母子的安全!”

  “奴婢明白!”

  也许是卷宗内有什么重要内容,叮嘱完这一句后,太子不再同金顺闲聊。

  金顺静静的站在一旁,除了呼吸,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也不知过去多久,金畅的声音在书房外响起。

  太贵妃来了!

  合上卷宗,太子伸出右手,让金顺将自己扶起。

  从书房到主院,太子花费的时间,比往常要多出一倍不止。

  等太子出现在太贵妃的面前,太贵妃预判了太子的举动,命令他不准行礼。

  满眼的关切!

  太子嘿嘿一笑,表示自己并无大碍。

  “都无法正常行走了,还无大碍?”

  注视着太子慢慢的落座,太贵妃轻声责备了一句。

  太子没有回话,看了金顺一眼。

  金顺会意,同周姑姑一道领着众人退下。

  青龙守在门外,无人能够偷听。

  “有了难处?”

  太贵妃大半辈子都在同人精往来,心中早已跟明镜似的。

  “祖母,孙儿碰上了一件无比棘手的事情。”太子满脸的苦涩。

  在长辈面前,太子没有掩饰自己的情绪。

  太子妃静静地坐在一旁,一言不发。

  “同哪位皇子公主有关?”太贵妃追问一句。

  “七弟!”

  “因为何事?”

  太子在心中快速的组织了一番语言,随后开始向太贵妃诉苦。

  当然,关于皇帝给安阳公父女安排的结局,太子只字未提。

  “皇帝怎会有如此奇怪的安排?”太贵妃听后微微皱眉。

  太子用一声叹息,回应太贵妃的疑问。

  “你是否有什么事瞒着我?”

  太子急忙否认。

  太子不说,要么是不能说,要么是不愿意说,太贵妃没有让太子为难。

  “你认为这对老七不公平?”太贵妃换上一个问题。

  “孙儿认为,这会毁了七弟!”太子的表述要更加强烈。

  “老七与老六不一样,他生母卑微,实在是没有反抗的机会。”

  太子求太贵妃伸出援手。

  “不急——不急——”

  太贵妃喃喃自语,陷入到沉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