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太子妃发威-《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顺天府尹很忙!

  除了忙着调查陈国世子遇刺一案,还要亲自过问恒记与鼎记的官司。

  在顺天府尹的心目中,太子的形象是无比光辉的。

  既然太子的恒记与其他商号发生了冲突,那么一定就是其他商号的问题。

  更何况,恒记还有大量的人证物证。

  放出衙役抓人,同时给鼎记的大门贴上了封条。

  有人前来顺天府替鼎记喊冤。

  是位男爵!

  在京城的这两年,张府尹的眼界日益开阔。

  一位男爵,家族即将被踢出皇城,张府尹实在是不太明白,他哪来的自信,认为顺天府会听从他的建议。

  不过张府尹已不是不谙世事的青年,他亲切的将这位爵爷迎进了大堂。

  落座、上茶,张府尹开始套话。

  等到一杯茶还有余温,张府尹已经将想要知道的全部问了出来。

  最关键的只有一句:

  男爵依附于安阳公!

  想起太子的嘱托,张府尹明白此事与储秀宫脱不了干系。

  敷衍几句,然后将男爵送走,张府尹下令开始拷问鼎记的管事和掌柜。

  为以防万一,鼎记的茶叶和现银全部被运到了顺天府衙。

  内务府开始争夺办案权!

  文官体系培养出来的官员,自有其骄傲的一面,对于前来商议的紫衣太监,张府尹连面都不露。

  那名紫衣太监被晾了半天,才看见有一位官员磨磨蹭蹭的出现。

  “敢问张府尹何时有空?”紫衣太监面色不虞。

  “府尹大人,你是见不到了!”那名官员表现得有些幸灾乐祸。

  “为何?”

  紫衣太监听后,脸色变得有些阴沉。

  “你官职太低!”

  说完后,那名官员开始嘿嘿笑了起来。

  顺天府与内务府同在京城,职权范围有许多交叉的地方。

  以前,顺天府的官员可是没少受那些太监的鸟气。

  紫衣太监仿佛受到了莫大的侮辱,气冲冲的起身离去。

  这位官员盯着紫衣太监的背影,心里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同大人比,你就是不配嘛!”官员喃喃自语。

  回到内务府,紫衣太监添油加醋的描述一番,让他的顶头上司,也就是李凤阳勃然大怒。

  不过聪明的李凤阳没有立刻去找顺天府尹的麻烦,而是用银票作为辅助,说动了两位红衣太监。

  三人一道向刘总管请示!

  刘总管如今学得极为聪明,除了与处理朝廷政务有关的几个衙门,其他的衙门,全部交给几位红衣太监打理。

  “你们有什么想法?”

  刘总管将问题又抛了回去。

  “刘总管,恒记是东宫的恒记,恒记若是有了官司,自然应该由内务府负责审理。”

  李凤阳冲刘总管拱手,礼仪倒是没什么挑剔之处。

  那两位红衣太监在一旁出声附和。

  “是恒记自己将诉状递到了顺天府?”刘总管一副毫不知的模样。

  “是!”

  稍作犹豫,李凤阳开口回答。

  “那就没办法了!”刘总管面露遗憾。

  “刘总管,如果我们不对此事提出抗议,恐怕将来顺天府根本就不会将我等放在眼里。”

  说话的红衣太监姓唐,喜好黄白之物。

  “你说得不错!”

  刘总管不但没有不悦,反而还笑着夸上一句。

  “不过——”

  不等对面三人做出反应,刘总管又拉长了声调。

  “不过先由你们前去交涉,等到上升到内阁的时候,咱家再出面据理力争。”刘总管的目光中流露出浓浓的鼓励。

  三人只得无奈的应下。

  “依咱家看来,刘总管这是怕了顺天府。”

  回到李凤阳的房间,唐副总管阴恻恻的说道。

  另一位红衣太监立刻做出噤声的手势,提醒大家当心隔墙有耳。

  “老杨,你胆子也太小了吧!”唐副总管埋怨了一句。

  “小心驶得万年船!”杨副总管并不觉得难为情。

  李凤阳同意杨副总管的谨慎,于是三人以极低的声音商量起来。

  先不去管这几位红衣太监打算如何同顺天府尹交涉,此时东宫的大厅外面,已经跪了黑压压一大片。

  他们全都是负责东宫产业的管事。

  丰记和恒记的管事也跪在其中。

  屋檐下,太子妃坐在藤椅之中,表情严肃。

  左手边站着周姑姑,右手边站着金顺。

  金顺的身后,有两名太监抱着厚厚的账本,纹丝不动。

  “除开城外的几处,东宫在京畿一共有五座田庄,在京城和各治所的铺面总共有一百三十七间。”

  “今日,就先说这两样。”

  太子妃的声音原本十分动听,不过现在喜怒莫辨的语气,让许多人都是心头一紧。

  金顺弯腰请示过后,转身从身后的太监怀中拿起了一本账本。

  一个多时辰过去!

  有人面带微笑,揣着太子妃的赏赐走出东宫的大门。

  有人挨了板子,被人搀扶着回去戴罪立功。

  还有人受了杖刑,被抬往浣衣局做苦力去了。

  至于还有两位草菅人命的,被太子妃命人敲断双腿,拖到了顺天府的大牢。

  做完这一切,太子妃面露疲态。

  周姑姑小心翼翼的将太子妃扶起,打算回屋歇息。

  “徐常在被封为贵人,你给我准备一份礼物送去。”

  本宫二字,太子妃并不常用。

  周姑姑轻声应下。

  “明日你去启祥宫一趟,请淑嫔过来喝茶。”

  “娘娘,太医叮嘱过,您不宜饮茶。”

  为了太子妃的身体,周姑姑开口相劝。

  “品茶只是个说法,无非是同她说说话而已。”太子妃微微一笑。

  周姑姑再次应下。

  “三妹母女二人长期住在寿康宫,也不是办法,我打算同淑嫔好好聊聊,让她主动将三妹和徐贵人接回去。”

  一边走,太子妃一边轻声说出自己的想法。

  阴谋诡计用多了,以后就会养成习惯,天长日久,一定会遭到反噬。

  太子妃打算用阳光普照,来驱散阴暗角落里的蛇虫鼠蚁。

  “娘娘,启祥宫怕是不大安全。”

  “没事,父皇赏给殿下一批太监,殿下给我拨了一些,我打算派一些过去暗中保护。”

  “还是得淑嫔娘娘愿意才行!”周姑姑话里有话。

  “过几年,九弟也该开府,把话说清楚,想必看在九弟的份上,她也不会反对。”

  太子妃的嘴角,浮现出自信的微笑。

  既然无法以情动人,那就干脆以利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