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终达成协议-《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罗非沉默许久,最后点头同意。

  不过,同意归同意,条件还是要提的。

  就算他不提,太子也会逼着他开价。

  否则,太子的心里不会踏实。

  放过漠西城!

  是罗非的条件。

  “不行!”太子的拒绝没有丝毫犹豫。

  “漠西城到底犯下了何罪?”罗非目露寒光。

  “刺杀曹王!”

  “曹王是曹国之主,与殿下何干?”

  “曹国,是帝国的诸侯国!”

  太子目视罗非,一字一顿。

  要是表现得宽容一些,这也怪不得罗非。

  如今在许多人的眼中,诸侯是诸侯,朝廷是朝廷,双方早已处于同等的地位。

  “曹王,可没少残害江湖义士!”

  “你们这些人整日里打打杀杀,难道不该被管制?”太子反问一句。

  立场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自然也就不同。

  “那殿下何必将我们请来?您不是有锦衣卫么?”罗非反唇相讥。

  太子一直注视着罗非,突然,他的嘴角浮现出一抹笑意。

  “孤是在给你戴罪立功的机会!”

  片刻过后,太子语重心长的说出一句。

  “戴罪立功,我千变门又有什么罪过?”

  “孤不管你们江湖上有什么规律,孤只认一条,那就是王法!你敢说千变门就没有沾上鲜血?”

  “殿下若是如此,恐怕没办法得到江湖的支持?”罗非语带威胁。

  “除了丐帮愿意为了帝国百姓舍生忘死,你们这些所谓的江湖好汉,还比不过宫中的太监。”

  太子的脸上,露出了浓浓的鄙夷。

  受到羞辱的罗非打算掀桌子走人,又被住持用眼神制止。

  罗非可以不将太子放在眼里,不过他绝对不敢挑战住持。

  或者说,是佛门!

  几十年前,佛门就给他上了生动的一课。

  “十万两白银,外加——将来允许你的千变门继续存在!

  时间已过去许久,太子还急着回宫,于是主动开出了条件。

  “放过漠西城!”罗非坚持自己的意见。

  “二十万!”太子开始加价。

  “放过漠西城!”

  “三十万!”

  “殿下,千变门并不缺钱!”

  “四十万!萧寒必须让出漠西城。”太子继续加码。

  “让出漠西城?”

  “萧寒可以带着弟子离开,但是,来自西域的弟子必须留下。”

  “离开漠西城,他们只有死路一条。”

  “孤,还得向曹亲王解释!”

  提及曹亲王,太子面露难色。

  罗非再一次陷入到长时间的沉默!

  太子没有催促,开始同住持讨论起了各地的名茶。

  “成交!”

  也不知过去多久,这两个字才从罗非的口中艰难的吐出。

  太子看了他一眼,表示常遇春就在寺外,会同他们商议具体的方案。

  罗非看了罗希一眼,罗希立刻起身告退,寻常遇春去了。

  又喝上一杯茶,太子也起身离去。

  住持起身,一直将太子送至山门外。

  “殿下为何要放过萧寒?”

  对太子的决定,住持并不是十分理解。

  以他对人心的把握,认为罗非坚持不了多久。

  “叶天跟孤提过,想要拿下萧寒,得付出极为沉重的代价。孤已经提前与曹亲王沟通过,他认为只要能重创漠西城,也算是为曹阳复仇。”

  对曹亲王的体谅,太子的心中十分感慨。

  住持明白过来,口中宣了一声佛号。

  上车、回宫,清净寺的周围,到处都有锦衣卫的身影出没。

  马车刚刚进入皇城,就听到金畅的声音在窗外响起。

  有人避道!

  听到是敦郡王,太子推开了车门。

  下车,敦郡王快步迎了上来。

  “殿下这是刚从城外回来?”敦郡王满脸堆笑。

  “你怎知孤去了城外?”太子的表情似笑非笑。

  敦郡王在心底骂了自己一句,笑嘻嘻的解释是掐指一算。

  “你还有这能耐?那你算算今日会不会鼻青脸肿?”太子的目光落在敦郡王的脸上。

  “殿下,臣又不是安阳公!”敦郡王急忙拱手求饶。

  “说吧,找孤何事?”太子一针见血。

  “殿下,臣——臣是——”

  “不说?走了!”

  说完后,太子就打算转身上车。

  “说——说——说——,殿下,昨日陛下召见,询问四殿下的事情。”

  纵然清楚无人偷听,敦郡王还是压低了声音。

  “为何要特意向孤提起?”太子的心中警铃大作。

  “陛下有意将四殿下接回京城。”

  “孤为何不知?”

  “因为陛下知道您一定会反对。”

  “就召见你一人?”

  略一思索,太子开口询问。

  “臣哪有那么重要?还有安亲王和礼亲王。”

  “你们是什么意见?”

  “全凭陛下做主!”

  从嘴里吐出这一句,敦郡王嘿嘿笑了起来。

  太子冲敦郡王笑笑,拱手谢过。

  敦郡王急忙弯腰还礼。

  “殿下,这都是皇贵妃娘娘的提议。”

  见太子打算转身,敦郡王急忙补充了一句。

  太子微微一笑,告辞离去。

  马车,还是在午门外停下。

  太子下车,步行入内。

  宫中的龌龊,太子已经甚少关注,这些伎俩,早已无法阻止太子前进的脚步。

  太子刚刚回到东宫,乾清宫内,皇帝开口问起太子的行踪。

  詹事府、清净寺,又在皇城内与敦郡王偶遇,看起来没有异常之处。

  “太子在詹事府做什么?”

  如今有了许多闲暇,皇帝偶尔会闭目养神。

  “吴国的相国求见,殿下安排在詹事府同他见面。”杜公公弯腰回话。

  “就是太子想要拉拢的那位?”

  “是!”

  “说了些什么?”

  “殿下将朝廷让出巴州的决定告诉他,让他回去早做安排。”

  “巴州?三法司拿到的供词,以及他们的奏折,内务府有没有认真看过?”

  “有!”

  “内务府是什么意见?”

  “看不出破绽!”杜公公的腰又往下弯了弯。

  皇帝缓缓睁开了眼睛。

  当时,内阁也是同样的说辞。

  “锦衣卫,是越发能干了!”

  须臾,皇帝发出了一声轻叹。

  杜公公的心头一紧,整个腰弯成了一只虾米。

  “太子去清净寺做什么?”

  片刻之后,皇帝继续询问。

  “奴婢不知,不过清净寺外有许多锦衣卫。”杜公公如实回话。

  “敦郡王同他说了些什么?”

  “奴婢不知!”

  “还有什么是朕能知道的?”

  皇帝看向杜公公,目光如刀。

  杜公公立刻跪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