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拿吴王撒气-《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长岭卒虽然是代国的长岭卒,不过此时他们代表着朝廷。

  一万长岭卒,一万河西军,缓缓的朝梁军逼近。

  一位是朝廷的亲王,一位是代国的世子,若是出现闪失,太子一定不会善罢甘休。

  最后,双方在燕国的境内对峙。

  两支军队,两处帅帐,梁国派人分别与二人谈判。

  曹亲王已不是当年那位战战兢兢的世子,作为朝会中站在郑亲王下首的议政王,曹亲王的身上已隐隐的透出了一股威势。

  就算地位不对等,曹亲王依旧接见了梁国的使者。

  “这是我国与燕国的纠纷,朝廷为何要大做文章?”梁国的使者表现得十分强势。

  不斩来使!

  不斩来使!

  不斩来使!

  一连在心中提醒了自己三遍,曹亲王才压住将面前这混蛋推出去砍掉的冲动。

  “数万大军深入燕国腹地,这是纠纷?”曹亲王冷哼一声。

  “世子遇刺,我国请求燕国协助追凶,没想到被燕王拒绝。梁军出现在这里,也是迫不得已。”梁国的使者振振有词。

  曹亲王面露惊愕,请使者再说一遍。

  使者又重复了一遍!

  “世子?梁国哪来的世子?”

  使者表示是朝廷有意刁难。

  一个小小的使者,放在朝廷最多不过五品,没想到居然如此狂妄,敢用‘刁难’二字形容朝廷。

  不斩来使!

  ——

  曹亲王又在心中重复了三遍。

  “本王时间宝贵,就不同你绕弯子了,给你们十日时间,退回到梁国一侧。至于你们的公子遇刺,三法司会督促燕王追凶。”

  说完后,曹亲王霸气的挥一挥衣袖,命令使者退下。

  使者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开口拒绝。

  “本王不是在同你商议!”曹亲王直接命人将使者叉了出去。

  虽说与燕王敌对了这么多年,不过曹亲王对燕王的应对还是极为佩服。

  经过短暂的抵抗后,燕王立刻将大军撤回到几座大的城池,避免与梁军爆发更大的冲突。

  世子的表现,要比曹亲王更加强势。

  双方都知根知底,也产生过多次摩擦,长岭卒略占上风。

  使者质疑长岭卒代表朝廷的资格,世子对此嗤之以鼻。

  同样,世子给了梁军十日退兵。

  不按套路出牌啊!

  梁国的相国在上京城发出了一声感慨。

  按照他的设想,燕国要么拼死抵抗,然后被黑水军按在地上一番摩擦。

  要么退避三舍,然后引起燕国国内强硬派的不满。

  没想到燕王居然向朝廷求救!

  更没想到的是,朝廷居然决定出兵调解!

  如今朝廷维护的皇权还站在山顶俯视众生,在没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还没有人胆敢跳出来挑战。

  那就——

  有限度的碰撞一下!

  十日的时间转瞬即逝,曹亲王与世子差不多同时下令,命令大军缓缓前进。

  黑水军的大军缓缓后撤,不过——

  留下一万黑水军静待河西军的到来!

  还有一万黑水军,在营地恭候长岭卒的光临!

  一接触,就绞杀在一起。

  长岭卒的单兵素质极高,黑水军配合默契,双方在平原算是旗鼓相当。

  河西军要差上一些,不过这些以前连饭都不能吃饱的家伙,一心想着回报太子的厚遇。

  更何况,那极为优厚的抚恤让他们早已克服了对死亡的恐惧。

  半个多时辰后,黑水军主动撤出了战场。

  两处厮杀地,各自留下了上千具的尸体。

  梁国的相国十分狡猾,就在边界的战事传入京城前,梁国的使者已经先一步入京。

  使者向内阁解释梁军越境的原因,同时承诺一定会听从朝廷的指令。

  最后,又忧心忡忡的表示可能会出现一些误会。

  等到战报传来,朝廷无话可说!

  刘总管入宫求见太子。

  东宫的凉亭内,太子听完刘总管的禀报后,微微一笑。

  五皇子的外祖父,还真是一位人才!

  朝廷还没有同梁国撕破脸皮的底气,只能捏着鼻子认下。

  不过关于巴州,太子准备再让吴王头痛一阵。

  几万军队就驻扎在城内,据密亲王介绍,巴州城内还囤积了将近一年的粮食。

  想要攻城?

  太子并不担心。

  韩巡抚是不会让人失望的,第二封奏折又送进了内阁。

  除了继续弹劾吴王,还附上了一长串的清单。

  那是吴军进入江东造成的损失。

  太子在乾清宫认真的阅读完奏折,心中涌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喜悦。

  “内阁要求吴国赔偿江东损失,太子什么意见?”

  关于诸侯事务,皇帝通常都会询问太子的想法。

  “造成这么大的损失,吴国必须赔偿。”太子表现得痛心疾首。

  “这个——关于金额,太子有什么看法?”

  皇帝对奏折上那个巨大的数字,保持着谨慎的怀疑。

  “韩少傅掌管礼部多年,统计难免会有些疏漏,还请父皇恕罪。”

  太子微微躬身,替韩巡抚求情。

  “还有疏漏?”皇帝突然觉得自己的脑袋不太够用。

  “是!儿臣一定替韩少傅补上!”太子表现得十分恭敬。

  挥挥手命太子退下,皇帝将此事交由他全权负责。

  于是,太子在同内阁沟通之后,再一次在詹事府接见吴国的相国。

  还是那几人,就连座位都没有变化。

  太子详细介绍了韩巡抚奏折中的内容,随后端起茶杯,给足了相国思考的时间。

  “殿下,韩巡抚这是在胡说八道!”

  相国,急了!

  “他是少傅!”太子提醒了一句。

  相国急忙拱手致歉,不过还是坚持自己的判断。

  “殿下,我军虽然入境,可是秋毫无犯!”

  最后,相国还用这两句话来加强自己的论断。

  “秋毫无犯?相国可敢保证?”太子的嘴角浮现出一抹笑意。

  吴王盛怒之下的命令,那些如同豺狼一般的吴军,还会保证军纪?

  相国一时语塞。

  “数万大军进犯江东,如蝗虫过境,孤看了奏折,也只能叹一句韩少傅厚道!”

  “可江东军也穿过了吴国境内!”

  “那是因为你们攻打巴州。”

  “殿下——”相国冲太子拱手。

  “攻击朝廷的军队,那是多大的罪名?孤可是费了很大的功夫,才将舆论平息。”太子语带威胁。

  沉默良久,相国只得无奈的应下!

  那可是四百多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