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心中的挂念-《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随着张统领带着一万虎贲军赶到河西的堡垒,胡罗素的部署也即将完成。

  高原上的积雪已开始融化,胡罗素估计,等到三月下旬,高原人的大军就会从山上冲下。

  缓冲地带的百姓,带着粮食在有序的后撤,将家园交给帝国的大军。

  去年,太子在临走时告诉他们,这一仗过后,高原人将再也没有机会踏足这片肥沃的土地。

  那可是太子殿下啊,天底下第二尊贵的人物!

  胡罗素的五万大军,在缓冲地带布下了三道防线,

  这三道防线离高原很近,看来,胡罗素甚至不打算让他们在缓冲地带上肆虐。

  “殿下打算要多少俘虏?”

  胡罗素特意赶回堡垒,与张统领沟通。

  “随缘!”

  想起太子的轻松,张统领的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了笑意。

  随缘,是佛教用语,看来太子同住持成为忘年交后,多少还是受到了一些影响。

  “随缘?”胡罗素听得一头雾水。

  “殿下的意思,这一次以消灭他们的肉体为主。至于俘虏,能抓就抓,抓不到也没有关系。”

  胡罗素听后明白过来,冲京城的方向拱手。

  就在二人感叹太子的英明时,远在京城的太子,正背着手慢悠悠的朝午门走去。

  “青龙?”

  快到午门时,太子缓缓开口。

  “奴婢在!”

  “你说,老牛他们会不会回不来了?”

  “奴婢愚钝!”

  过去这么长的时间,一直音讯全无,青龙也无法确定他们是否还活在这个世上。

  叹一口气,太子的神色有些黯然。

  出宫、上车,车轮转动,朝内务府的方向驶去。

  刘总管已经出京,平郡王再也无法偷懒,每日兢兢业业的在内务府坐衙。

  早有人前去通知,等到车轮停下,平郡王领着一群红衣太监,已在大门外恭候。

  等太子扶着金畅的手臂下车,平郡王带着一群人急忙迎了上来。

  弯腰行礼,太子温和的吩咐免礼。

  没有入内,太子开始过问几件关心的事情。

  临走前,刘总管将这些事情分给几位副总管负责,等太子问起某事,便有红衣太监弯腰回话。

  有一人面生得很,太子猜测他应该就是李凤阳。

  当太子问起那栋建筑修建的进度,那人弯腰回话。

  “孤以前怎么没见过你?”

  太子语气温和,表情同样十分柔和。

  “在下李凤阳,是储秀宫的总管。”

  “储秀宫?”

  “是!”

  “你可知那里修来有何用处?”

  “刘总管没有细说,奴婢不敢胡乱猜测。”李凤阳表现得十分恭敬。

  太子没有继续询问,视线一直落在李凤阳的头顶。

  李凤阳保持着拱手弯腰的姿势,纹丝不动。

  过了许久,太子这才慢慢的收回目光,同平郡王打过招呼后,转身上了马车。

  端坐在车厢内,太子面无表情。

  这李凤阳是个厉害角色,刘总管这次算是遇到了劲敌!

  前往锦衣卫,太子没有下车,将常遇春和王忠唤到车窗边,仔细叮嘱了一番。

  王忠没有让太子失望,借着那几人被毒杀一事,将锦衣卫好好的梳理了一遍。

  动手的是位百户,在王忠抓到他之前,抹了自己的脖子。

  留下遗书一封,里面全是浓浓的歉意。

  独子被人挟持,做下此事也是迫不得已。

  常遇春命人追查,结果只找到一具少年的尸体。

  聆听完太子的指示,二人弯腰应下。

  既然已经出宫,太子想着不如干脆好好转转。

  前往自家的火锅店填饱肚子,又去自家的茶楼喝上一杯花茶,最后出城,在正在改造的流民区驻足。

  按照目前的进度,等到冬天来临,将再也见不到一间茅屋。

  一声佛号在身后响起,太子的嘴角浮现出一抹笑意。

  “你要是再不出现,孤恐怕得派人去清净寺了。”

  “去看看老衲是否圆寂?”

  住持上前,在太子身旁站定。

  “你圆寂的时候,一定要派人知会一声。”

  太子转头看向住持,嘴角的笑意还在。

  “老衲诚惶诚恐!”

  “你不要多想,孤只是想去捡几颗舍利子而已。”

  宣一声佛号,住持谢过太子的夸奖。

  “最后一批前往高原的僧人,已于昨日启程。”

  沉默片刻,住持主动开口提及前往高原传教的进展。

  “想要多少?”

  太子将目光再次投向面前这热火朝天的场景。

  “一百张!”

  “孤给你两百张!”

  哪怕住持修为高深,也是微微一愣。

  不要白不要,住持开口谢过。

  “你是孤的朋友,说什么谢字?”太子挥了挥衣袖。

  “如果殿下允许,老衲还可以让越国的僧人前往南方传教。”

  住持口中的南方,指的是南边那十几个小国。

  在另一时空,那里寺庙无数,不过——

  “猴子的想法与人不同,你要建一座寺庙,他们会虔诚的烧香磕头。不过出了寺庙,依旧是只蹦蹦跳跳的猴子。”太子轻轻摇头。

  “殿下为何对帝国的周边,了解得如此透彻?”殿下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透彻?和尚,如果真的透彻,孤就不会派人前往东北。”

  “一行人至今音讯全无,孤的心中十分挂念。”太子轻轻的叹了口气。

  “吉人自有天相,殿下不必忧虑!”

  “但愿如此!”

  “殿下,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们是被陈国扣下?”住持表现得十分坦荡。

  当然,他的表现是从语气判断。如果单从表情来看,看不出丝毫变化。

  “你还真是敢说!”太子转头看了住持一眼。

  住持没有开口回应!

  “孤不是没有想过,不过总觉得不太可能。”

  太子没有计较,直接谈起了自己的想法。

  “因为郡主?”

  “因为陈王!”太子开口纠正。

  住持请太子解惑。

  “和尚,天下动荡不安,陈王未必没有想法,不过他没必要在此事上动手脚。”

  “相反,如果孤是陈王,反而会尽力协助。”

  “不是孤自夸,羸弱的朝廷,他未必放在眼里,不过孤说不定已经被他视为心腹大患。”

  “如果能用一块遥远的土地,勾起孤征服的欲望,对陈国来说,最为有利!”

  “只要孤想要那块土地,必定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到最后,只能是便宜了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