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越王府夜宴-《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锦衣卫现在是愈发能干!

  太子只是将那位老太监的名字给到常遇春,三日后,常遇春就出现在东宫的大厅,怀中揣着一份厚厚的卷宗。

  温大永的资料!

  一位从最底层爬起来的副总管,因为看不惯内务府的贪腐,不愿同流合污,就被打入到尘埃之中。

  太子看完,将卷宗扔回到常遇春的手中。

  联想到内务府最近这两天杀得人头滚滚,太子心想这群蛀虫前赴后继,两百年来不知贪了几千万两?

  既然人品没问题,太子便将温大永派到城南,协助金顺。

  就在太子打算去巡视自己的城堡时,安阳公求见。

  太子在东宫的大厅接见!

  天南地北的聊了半天,安阳公才将话题引到浣衣局上面。

  太子给浣衣局的福利,赢得了宫中大部分太监宫女的拥戴。

  虽然常贵妃在皇帝面前隐晦的提及太子是在收买人心,可皇帝一反常态,劝诫常贵妃勿要随意诋毁太子。

  如果哪位皇子能每年给内务府挣上两百万,皇帝也不介意让他任性一回。

  “安阳公的消息还真是灵通!”太子面带笑意。

  “殿下的善举,京城已是无人不知。”安阳公的表情十分轻松。

  “都是些可怜人,孤也只是尽一尽绵薄之力。不过前往浣衣局,可不是为了他们。”太子摩挲着手中的紫砂壶。

  安阳公做出仔细聆听的姿态。

  “温大永,你有没有听过?”太子开口问道。

  安阳公沉思片刻,表示很久以前,内务府的一位副总管好像就叫这个名字。

  “听说安阳公博闻强记,果然是名不虚传!”太子夸了一句。

  安阳公谦虚的表示都是以讹传讹。

  “孤前往浣衣局,就是为了此人!”

  不管安阳公信不信,反正人确实已经被太子带回到东宫。

  安阳公离去不久,刘总管又出现在东宫。

  太子带着他到凉亭内喝茶。

  “殿下,十二两银子,足以买上一大筐鸡蛋!”刘总管面露恨意。

  太监是残缺之人,大多都有自己的癖好,要么嗜赌,要么贪财。

  不过这两样,刘总管都没有兴趣!

  不但没兴趣,还深恶痛绝!

  这也是皇帝放心将内务府交给他打理的原因。

  “这种事情,要么不查,要么就彻查。有问题的,可不仅仅只是鸡蛋!”太子开始动手泡茶。

  “奴婢明白!”刘总管在座位上微微欠身。

  “孤每年要往你们内务府送两百万,这些钱都是孤辛辛苦苦挣来的,得用到正途。回去告诉他们,谁要是敢贪孤的钱,孤就要他的命!”

  这是在替刘总管分担压力,刘总管急忙起身,冲太子拱手弯腰。

  太子请他坐下说话!

  “房子修得怎么样了?”太子往壶中注水。

  “按您的吩咐,为了追求精美,预计要明年下半年才能完工!”

  那是太子指的一条财路,刘总管随时都有关注。

  “这方法算是无奈之举,不是长久之计。不要指望朝廷,他们连自己的窟窿都盖不住,你们得自己想办法开辟财源。”

  刘总管打蛇随棍上,拱手请太子赐教。

  “你倒是聪明!孤只问你一句,算不算在两百万以内?”太子轻声笑了起来。

  “算不算,您得去问陛下!”刘总管在一旁陪笑。

  “把孤给你说的那件事情办好,收益会让你大吃一惊!”

  刘总管表示此事由他亲自负责!

  几杯茶过后,太子同刘总管一道出宫。

  他不是去内务府,而是前往越王府,参加冯晓华举办的晚宴。

  诸侯家的公子,就是在这样的酒宴中,消磨掉自己的青春年华。

  越国是大国,冯晓华的外公又是国公,凡是邀请的客人,无一人缺席。

  当然,宾客的名单已提前送入东宫,请太子过目。

  等太子的铜辇在越王府的大门外停下,六公子急忙带着一帮贵公子迎了上来。

  太子下车,众人弯腰行礼!

  太子笑着吩咐免礼!

  都是些熟面孔,太子与众人寒暄几句,随即在大家的簇拥下踏上了台阶。

  入内,众人请太子居中而坐。

  酒过三巡,一群留守在京城的公子就开始互相试探起来。

  “听说吴、鲁两国围了江东?”引出话题的,是代王府的二公子。

  两国的公子都不在受邀之列,众人可以畅所欲言。

  “两国狼子野心,不过想吞掉江东,恐怕是痴人说梦!”

  冯晓华背靠越国,自然有点评的勇气。

  “如果他们围而不攻,长此以往,恐怕江东会变成一片死地。”

  康王府的四公子,显得忧心忡忡。

  这三人如今是太子的支持者,由他们率先发言,也实属正常。

  太子听后,心中提高了警惕!

  四公子说得很对,如果两国过段时间就来上这么一次,必然会造成江东人口流失。

  帝国的户籍制度并不算严格,人口流动极为频繁。

  “有没有可能他们是在保护江东?”有人悠悠的开口。

  太子看过去,是燕王的幼弟。

  燕王的长子才刚刚请封,目前驻守京城的,是燕王一母同胞的弟弟。

  “小公子仔细说说!”太子语气温和。

  “殿下,两国为避免海盗入侵的悲剧再次出现,演练防线布置,也是寻常之举。”

  燕王的幼弟冲太子拱手,语气十分诚恳。

  太子轻轻点头!

  “下官不敢苟同!”另一侧,又有一人开口。

  太子看过去,原来是陈王的第九子。

  前段时间,太子将他召入东宫,问得十分直白。

  这位九公子自然表现得诚惶诚恐,一问三不知!

  但是据锦衣卫禀报,九公子回到陈王府后,当日府里就有人出城,朝陈国的方向奔去。

  对这位未来可能是自己内兄的家伙,太子投去了鼓励的眼神。

  “如果按照小公子的说法,那我们陈国为防止野人入侵,也可以随时封锁代国的边界?”

  “代国背靠朝廷,你们要是不怕无功而返,可以试试!”代王府的二公子笑了起来。

  九公子冲二公子拱手,表示只是举例说明。

  “要是三公子在就好了,可以直接问问!”宋王府的四公子面露遗憾。

  他口中的三公子,不是指梁国的三公子,而是吴国的三公子。

  至于梁王府的三公子,已经被召回上京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