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8章 世子封郡王-《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十日过去,陈王命军队开始有计划的收缩防线。

  黑水军察觉出异常,死死的将陈军咬住。

  桐军依旧按兵不动,耐心的等待着黑水军的到来。

  对世子的决定,赵方权提出了强烈的抗议。

  世子不为所动,命人将他请出了衙门。

  针对达成的协议,朝廷的军队已经做好了准备,张统领动了回京述职的念头。

  出身将门世家,张统领深知长时间拥兵在外的隐忧。

  京城,宋国灭亡的消息还在持续发酵。

  很难说,这背后没有人在推波助澜。

  在这个关键时刻,宋国的世子展现出惊人的魄力和敏锐。

  他走出府门,约常遇春见面,然后将那几位官员的档案毫无保留地交给了锦衣卫。

  宋国与徐国相邻,世子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宋国的许多官员,早已暗中倒向了徐国。

  锦衣卫的效率惊人,靠着世子提供的情报,只用去数日,便将他们查得一清二楚。

  除了其中一位的确是因为性格偏执,其他人都与徐国暗中沟通。

  一旦他们主动攻击,徐王府便有了向宋王府开战的理由。

  宋国都被徐国灭掉,一座毫无依仗的宋王府,还挡不住徐王府的攻击。

  常遇春命锦衣卫暗中制造麻烦,让那几人暂时无暇顾及此事,随后赶往乾清宫面圣。

  “你做得很好,那位世子也算是找到了一个办法”

  听完常遇春的禀报,皇帝轻轻点头。

  “陛下,那些人是否需要控制起来。”

  常遇春清楚皇帝对宋王府的态度。

  “不用,世子下午就会接到圣旨。”

  “陛下,下官还有一事。”

  就皇帝准备命常遇春退下的时候,这家伙的声音及时响起。

  “说!”

  此时,皇帝已将面前的奏折摊开。

  “有人从鲁国的港口上岸,沿官道一路向西,如今已进入京畿的地界。”

  “谁?”

  皇帝没有抬头。

  “这群人来自桐国,领头的是位王室成员。”

  “尽快查明身份。”

  吩咐一句,皇帝挥了挥衣袖,示意常遇春退下。

  下午,宋王府接到圣旨,宋国的世子,变成了宋郡王。

  没有议政权的郡王!

  消息迅速在京城传开。

  帝国的郡王,自然会受到帝国的保护,徐王府就算心有不甘,也无法利用那些宋国的官员,来挑起两座王府之间的争端。

  第二日,宋郡王入宫谢恩。

  皇帝随意的问上几句,宋郡王表现紧张,措辞谨慎。

  “朕准备让你去理藩院,出任左侍郎。”

  皇帝在殿内踱步,语速缓慢。

  宋郡王猛的抬头,满脸的不可思议。

  侍郎已是高官,更重要的,是有事可做。

  有差事,往往意味着利用价值,或者是并未被排斥和抛弃。

  “怎么?不愿意?”

  皇帝转头看了宋郡王一眼,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宋郡王反应过来,立刻跪下磕头谢恩。

  皇帝命他起身回话。

  “理藩院有许多官员都来自于宗室勋贵,一向骄纵,若想办好差事,最好收起你的小心翼翼。”

  宋郡王听得极为用心,弯腰谢过皇帝的教导。

  “广郡王看似不羁,办差却极为小心,你既要配合好他,也要多向他请教。”

  “是!”

  听到此处,宋郡王已是面露感激。

  “去吧,广郡王现在应该在理藩院,你先去见他,然后再去一趟内阁,听听几位学士的想法。”

  挥一挥衣袖,皇帝的语气一直都十分温和。

  宋郡王弯腰告退。

  “老杜?”

  又走上几个来回,皇帝轻声喊道。

  “奴婢在!”

  “昨日坊间都有些什么议论?”

  “都在感慨陛下的仁厚。”

  杜公公上前两步,满脸的真诚。

  “朕要听真话。”

  皇帝的语气略带不满。

  “陛下,奴婢说的字字属实。”

  杜公公冲皇帝拱手弯腰。

  皇帝相信杜公公不会欺瞒自己,眉头微微皱起。

  杜公公一向惜字如金,站一旁沉默不语。

  “说说你的想法。”

  良久,皇帝的声音再次响起。

  “奴婢以为,这都是常指挥使的功劳。”

  杜公公字斟句酌。

  “哦?”

  “陛下,如今锦衣卫在坊间安插了大量的人手,帮助百姓正确的理解朝廷的政策。”

  杜公公的措辞十分官方。

  “帮助?倒不如说是引导!”

  皇帝微微一笑。

  “陛下圣明!”

  “皇城内什么反应?”

  皇帝又问出一句。

  “陛下,大部分都十分意外,阴阳怪气的也不少。”

  “宋郡王将大部分钱财都献给了朕,宋王府还有什么东西,值得他们惦记?”

  “陛下,他们从宋王府捞不到的,徐王府能给啊!”

  “可恶!”

  沉吟片刻,皇帝的脸上已没了笑意。

  杜公公禀报的内容,皇帝的心中其实早已论断。

  ————

  京城!

  还是那座熟悉的府邸,那对父子就此事也有过一番讨论。

  “陛下的心软,果真是让人无语。”

  中年人坐在自己的父亲对面,表情严肃。

  “心软?”

  王爷注视着自己的儿子,目光中充满了责备。

  “宋王府唯一的用处,就是在京城恶心一下徐王府。”

  中年人的措辞极不客气。

  “再好好想想?”

  王爷端起了面前的茶杯。

  “儿子实在是想不出来。”

  思索许久,中年人冲王爷拱手回话。

  “朝会时,越王与郑亲王据理力争,皇帝不得不考虑他们的态度。”

  王爷放下茶杯,缓缓开口。

  中年人做出聆听的姿态,没有出声打扰。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陛下的谋划。”

  “谋划?”

  中年人忍不住问出一句。

  “陛下下一个要对付的,就是徐王。”

  紧接着,王爷又补充了一句。

  中年人轻轻点头,认可王爷的判断。

  “将宋王府变成郡王府,一来,是皇帝表达对宋王的不满;二来,也是皇帝在表达对徐王的不满。”

  “你想想,如果彻底将宋王府从皇城内抹去,就算是间接承认徐国灭掉宋国,是一场正当的战争。心高气傲的皇帝,怎会忍得下这口气?”

  “留着宋王府,皇帝将来动刀的时候,在政治和舆论上,将会占据极大地优势。”

  “记住,看热闹即可,不准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