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 想毒杀太子-《穿越成太子之步步为营》

  经过多次商讨,梁王决定从燕国撤军。

  当然,这种撤退,是有限度的撤退。

  说得再清楚一点,梁王只打算归还那些易攻难守的城池。

  与此同时,梁王派使者入京,准备大肆宣传梁王对皇帝的尊敬。

  至于东线,除了增兵,还是增兵!

  京城!

  皇帝召学士们入宫,商议东西两线的战事。

  宋国灭亡的消息还未传到京城,不过宋国即将成为过去,已成为京城权贵阶层的共识。

  皇帝关心的,是燕国的局势。

  尽管没有入朝,不过燕王已经用行动,表明自己立场的改变。

  对彻底臣服的诸侯,皇帝绝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它被粗暴的吞并。

  内阁也不愿燕国从舆图上消失,他们在御前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支持方案。

  东线的形势,要复杂许多。

  桐国同意交换的消息同样还未传到京城,桐军已经围困盛天的情报也还在路上飞奔,皇帝和内阁只能根据已经获取的情报制定对策。

  好在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陈国即将退出历史的舞台。

  “无论桐国是否同意交换,朕都不愿看到桐国与梁国结盟。”

  皇帝语速平缓。

  “陛下,与梁国结盟,对桐国并无好处,就算双方能达成共识,也绝不会长久。”

  铁学士提出自己的见解。

  “就算短暂的结盟,朕也不希望看到。”

  皇帝轻轻摇头。

  “陛下,他们既然能结盟,我们同样可以。”

  刘学士从另一角度分析问题。

  “朝廷与诸侯国结盟,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郑学士不但开口反对,还发出了一声冷哼。

  “你指的是梁国?还是桐国?”

  皇帝没有理会郑学士的反对,开口垂询。

  “朝廷可以同两国分别结盟。”

  刘学士冲皇帝微微弯腰。

  “你拟个章程,到时候再详细讨论。”

  刘学士听后,弯腰应下。

  “陛下,鲁王镇守海疆,应该得到朝廷的嘉奖。”

  郑学士分管礼部,嘉奖诸侯算是他份内的事务。

  “你认为该如何嘉奖?”

  皇帝对郑学士的建议十分重视。

  “加九锡!”

  郑学士脱口而出。

  “有用?”

  皇帝追问一句。

  目前,梁王、徐王和越王都得到了加九锡的赏赐。

  换句话说,加九锡这种最高的礼遇,已经不那么值钱了。

  “有用!”

  郑学士的回答无比肯定。

  “朕——倒是有另一个想法。”

  略一思索,皇帝开口说道。

  殿内鸦雀无声,众人皆做出聆听的姿势。

  “封鲁王为水师提督,掌管帝国水军。”

  说完后,皇帝的目光从众人的脸上扫过。

  杜学士不解其意,请皇帝明示。

  “除了鲁国,还有谁有水军?”

  皇帝没有直接解开众人心中的疑惑。

  “桐国!”

  回话的,还是杜学士。

  “有了帝国水师提督的身份,鲁王将来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收拾桐国的水军。”

  “陛下,这样一来,水师提督的职权不如再加上一条。”

  顺着皇帝的思路,杜学士想到了一条妙计。

  “说!”

  “水师提督不但管辖帝国的水军,还管辖帝国的海疆。”

  皇帝点头应允。

  “陛下,这帝国海疆的范围?”

  郑学士冲皇帝拱手。

  “可大可小,视情况而定。”

  皇帝给出了一个模糊的答案。

  “陛下圣明!”

  杜学士率先反应过来,领着众人冲皇帝拱手弯腰。

  等众人退下,皇帝将杜公公唤到身旁,仔细问了问皇后的饮食起居。

  杜公公清楚皇帝对坤宁宫的关心,回答得十分仔细。

  “陛下——”

  就在皇帝准备批阅奏折的时候,杜公公的声音再次响起。

  “何事?”

  皇帝没有抓过一本奏折,问得有些漫不经心。

  “有人在太子殿下的糕点里下毒。”

  杜公公上前两步,有些刻意的压低了声音。

  皇帝脸色一变,将奏折重重的扔了回去。

  “陛下,青龙发现得及时,殿下并未入口。”

  见皇帝的脸色愈发难看,杜公公急忙补充一句。

  “谁在查?”

  “老牛!”

  “告诉他,朕晚膳前要见到进展。”

  “喏!”

  “老杜,告诉青龙,他做得很好。”

  “喏!”

  杜公公弯腰应下。

  利用这简短的对话,皇帝已迅速平复好心情,然后再次拿起扔掉的奏折,在面前摊开。

  自从太子学会走路,皇帝就让青龙负责太子的安全。

  由于青龙还是东厂与皇宫之间的纽带,他能毫无阻拦地调动东厂的资源。

  由数十名东厂太监组成的护卫团队,让太子无比安全。

  老牛没有让皇帝失望,准时出现在乾清宫内。

  “哪里出了问题?”

  皇帝还要赶往坤宁宫陪皇后用膳,没有时间听取老牛长篇累牍的禀报。

  “尚膳监!”

  尚膳监,负责烹调制作,与光禄寺和尚食局构成了负责皇帝饮食的体系。

  “谁?”

  “提督光禄太监!”

  “人呢?”

  “死了!”

  “死了?”

  皇帝突然提高了音量。

  “服毒自尽。”

  “谁的人?”

  “奴婢——”

  老牛面有难色。

  “嗯?”

  “金副总管!”

  “老金?”

  “是!”

  “杜芳?”

  皇帝略微提高了音量。

  “奴婢在!”

  “你去一趟内务府,让金顺去东宫候着。”

  “喏!可是——”

  杜公公欲言又止。

  “想说就说,不必吞吞吐吐。”

  “陛下,奴婢不认为金副总管与此事有关。”

  杜公公决定雪中送炭。

  皇帝的亲信本就不多,金副总管更是亲信中的亲信。一旦遭人陷害,对皇帝来说,将是沉重的打击。

  “你为何如此肯定?”

  皇帝转头看了杜公公一眼,面露诧异。

  杜公公一向谨言慎行,极少主动替人开脱。

  “陛下,奴婢只是觉得——这——实在是漏洞百出。”

  回话的时候,杜公公做出了技术性的停顿。

  “如果让他得逞,你可知这意味着什么?”

  “陛下,太子殿下身边护卫严密,奴婢相信,这位提督光禄太监一定清楚自己不会成功。”

  杜公公冲皇帝拱手弯腰。

  “你的意思——他是故意的?”

  “是!”

  “为了嫁祸给金顺?”

  “是!”

  “老牛?”

  “奴婢在!”

  “听清了没?”

  “奴婢明白!”

  话音落下,老牛弯腰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