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6章 大明皇帝的力不从心-《闯王围城,带10亿白银穿越崇祯》

  没有发现固始汗的踪迹,崇祯皇帝也没有急于寻找。

  另一路由黄得功统帅的大军,正在悠久的丝绸之路上,疯狂收复失地,解救百姓,光复城池。

  西宁方向这一路,作为牵制,更能底定乾坤。

  西宁城外南山南,崇祯命田虎将军,率两万兵马,迅速挖掘坟墓,建造忠烈祠,打造忠烈陵园,四时享祭。

  陵墓挖好,百姓集体埋葬,将士每人一墓。

  崇祯带着吴三桂、何庄、李性忠、李忠、马科、王辅臣……一众文臣武将,隆重祭奠。

  崇祯亲撰“祭西宁阵亡将士百姓文”

  大明皇帝崇祯谨以清酌庶馐,致祭于西宁阵亡将士、殉国百姓之灵:

  呜呼!朕提师西巡,本欲安辑边陲,不意至西宁而肝肠寸断。

  昔闻城陷,今见残垣,血沃荒城,骨曝寒野。

  将士饮刃,百姓蒙尘,每一思之,痛彻心髓!

  忠哉将士:

  袁宗第大将军横刀立马,临风破阵!

  贺珍将军跃马陷阵,无人能挡!

  蓝应诚将军双锤轰天,功勋卓着。

  刘体纯将军矗立西宁,如大明长城。

  刘奎、袁立、蓝鸿将军并万余儿郎,或碎首城墙,或殒身巷陌。矢尽刀折,皆为我大明抛颅洒血之英雄。

  呜呼!铁甲凝霜,犹带睢阳之恨;雕弓断弦,尚存常山之节。尔等执干戈以卫社稷,真可谓“忠贯日月,义薄云天”!

  悲哉百姓!

  本耕牧于河湟,忽遭豺狼之噬。白发耆老未避锋镝,垂髫稚子竟罹兵难。

  井臼之间,血痕犹在!

  闾阎之内,人声断绝!

  此皆朕之失德,致尔等罹此奇殃!

  虽天地为炉,何以铸此大错?

  今日

  三军缟素,旌旗蔽空。

  朕临西宁,誓擒元凶。

  西出玉门,犁庭扫穴。

  凡戕我子民之寇,必千刀万剐;

  凡陷我忠良之酋,定寸磔市朝。

  河湟之水,当为尔等涤恨;

  祁连之雪,永铭此日深仇!

  呜呼!魂魄毅兮为鬼雄,驾玄龙兮跨长空。

  护我华夏千秋业,瞰此山河万里同。

  灵其不昧,鉴此赤诚!

  庶馔薄奠,伏惟尚飨!

  祭毕,崇祯亲执铁锹,为袁宗第、刘体纯、贺珍、蓝应诚……一众将军墓穴覆土,三军恸哭,声震西宁。

  “报仇……”

  “报仇……”

  “报仇……”

  十余万大军,顿时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报仇”之声。

  祭祀完毕,崇祯亲自下令:所有阵亡将士,提三级抚恤,以慰在天之灵!所有守城将士,均官升三级,继续复仇。

  受封吴国公的吴三省,终于与一众威名赫赫的猛将,平起平坐。

  他眼里,甚至看不起李性忠、李忠、黄得功、王永吉等一众国公。

  他的目标,是吴家双封王。

  当夜,崇祯和何庄,还在研究西域地图,东厂提督方正化紧急求见。

  “陛下,刘钊将军,有密事禀报!”

  崇祯一听来人是刘钊,悲伤之情,顿时涌起。

  “带进来!”崇祯转身,正襟危坐。

  一脸憔悴、满面哀容的刘钊,被带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泪目道:“陛下,刘将军,守城将士,满城百姓,死得惨呐!”

  “大部,都是被炮火炸伤的。”

  崇祯听着,竟不知该如何安慰,如何抉择。

  西宁城的惨状,他是亲眼见过的。

  可开不开炮?故不故意?有没有罪?谁也说不清呐!

  战机,稍纵即逝!

  总不能,让西宁城内的明军和敌军分开,或是让明军和西宁百姓撤出西宁城,再开炮轰炸吧?

  刘钊憋在心里的滔天怨气,此时不吐不快。

  继续委屈道:“陛下,吴三桂、吴三辅炮轰西宁城,不管西宁百姓和守军将士死活,手段太卑鄙。”

  “末将求陛下,为冤死的将士做主呐!”

  崇祯为难了,反问道:“刘钊,你是说,平西王有罪,炮轰西宁城,他是故意为之?”

  刘钊疯狂点头:“陛下,这事,末将一开始就觉得蹊跷。”

  “这几日,末将偷偷探查,用陛下的赏赐,高价买通了一名关宁军,终于得知。”

  “吴三桂大军杀到之时,敌军只轰塌了镇海门,刘体纯将军还带着兄弟们,在镇海门城门之下拼死抵抗呢。”

  “他吴三桂,是等所有敌军,都进了西宁城,才大炮齐轰,不分敌我,乱炸滥炸,才让西宁守军全军覆没、百姓全部遭殃,才让整个西宁城毁于一旦的。”

  “他吴三桂、吴三省、关宁军,是西宁的罪人。”

  “呜呜呜......”刘钊说着,竟独自哭泣起来。

  刘钊这么说,崇祯皇帝还是难以表态。

  这事,犹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呐!

  战法,不像兵书,从来不是一成不变。

  每个将领,都有每个将领的打法。不管哪种打法,追求的目标,都是赢。

  这一战,很显然,吴三桂赢了。

  只不过,这胜仗,付出了刘体纯和一万多守城将士、数万百姓伤亡的代价。

  这代价,若是重头来一次,崇祯皇帝宁可不要。

  可是,一切都发生了,无法更改。

  当时,蒙古兵、藏兵、西域兵已经杀进了西宁城。

  提前出击,吴三桂和关宁军,还会赢吗?

  看崇祯皇帝不说话,何庄接过话道:“刘将军,一个大头兵的话,如何做得铁证?”

  “若平西王、吴国公不承认,说不知道城内还有活着的大明将士和西宁百姓,便可将一切罪责,推得干干净净。”

  “而且,明摆着,平西王、吴国公以三万兵马,杀退固始汗的十几万大军,阵斩三万余,收复西宁城。”

  “你这会儿求陛下治他们的罪,你说,能服众么?”

  “刘钊,大敌当前,正是用人之际,你居然挑拨君臣关系,是何居心?”

  “这......”刘钊懵了。

  他只顾着悲伤,完全没想到这些。

  何庄缓了缓口气,继续道:“刘将军,大战当前,最忌讳君臣异心。”

  “希望你以后,不要散播此等流言,更不要私自调查,扰乱军心!”

  “一切,还得等歼灭了固始汗,才能定论!”

  何庄说的话,也是崇祯皇帝的心里话。

  平西域的大局,不可妄废!

  他虽然贵为天子、贵为大明皇帝,出口为诏、生杀予夺。

  可是非善恶、是罪是罚、天使魔鬼,还真不是他一句话的事!

  崇祯皇帝,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