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6章 唱了半天独角戏-《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不对劲。

  很不对劲。

  他们前脚,才刚把柳文渊吓得够呛。

  结果没几天,后脚就有个隔壁府的教谕,如此巧合地跑来,还如此卖力地推销自家地盘,恨不得立刻把他们打包接走?

  这味儿也太冲了。

  八成是柳文渊那老小子眼看捂不住,开始玩祸水东引,调虎离山的把戏了。

  想到这里,二人对视一眼,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二人谁也没说话,任由那周教谕唱了半天独角戏。

  直到他自己都觉得口干舌燥了,李北玄才慢悠悠地开口道:“周教谕一番美意,本官与殿下心领了。江陵文风鼎盛,我等亦早有耳闻。”

  “不过,此事毕竟关乎数千学子行程,需得从长计议,慎重安排。教谕远来辛苦,不如先回驿馆休息,容我等商议后,再予答复。”

  李北玄这话说得滴水不漏。

  既没答应,但也没拒绝,算给了对方一个软钉子。

  周教谕闻言,还想再劝。

  但看李北玄已端起茶盏,赢高治更是端起茶盏,一副送客的架势,只得把满肚子的话又咽了回去,讪讪行礼告退。

  ……

  人一走,书房门刚合上,赢高治便放下茶盏,冷哼一声道:“好个柳文渊!这是撑不住,想撵我们走了?还搬来江陵府的救兵?当我们是三岁小孩儿呢!”

  说实话,现在的赢高治,的确很愤怒。

  不是因为柳文渊而愤怒,是有一种智商被羞辱了的屈辱。

  他们两个表现的很蠢吗?

  柳文渊到底是怎么想的,居然会觉得他们会被这种把戏骗走?

  想到这里,赢高治气哼哼的,恶声恶气道:“李兄,依我看,咱们偏不走!就留在庐江府,我看他还能玩出什么花样!逼急了他,自己就得先露马脚!”

  然而,赢高治说完后,李北玄却没有立刻附和。

  只是摸着下巴,沉吟了片刻。

  随后道:“殿下,你的想法没错。留在庐江,确实能给柳文渊最大的压力。”

  “但你想过没有,这江陵府……为何愿意替柳文渊打这个掩护?仅仅是因为官场交情,或者那点可能的辛苦费?”

  赢高治一愣:“你的意思是……”

  但赢高治问完后,李北玄居然不说话了。

  眼神放空,显然是在思索什么。

  那他在想什么?

  很简单。

  柳文渊为什么这么着急的想要调虎离山?

  他们之前的那番试探,虽然意在敲山震虎。

  但按理说,一个久居官场,老谋深算的知府,即便心里有鬼,第一反应也应该是竭力掩饰,故作镇定。

  甚至可能反其道而行之,表现得更加热情周到,从而消除嫌疑。

  可柳文渊没有。

  在得知游学队伍暂时不打算离开后,他几乎是立刻就慌了神。

  并且如此迅速地、使出了祸水东引这一招。

  而这手段,也完全算不上高明。

  那这能说明什么?

  这只能说明一点。

  望月山藏着的东西,绝不仅仅是普通的贪腐,或者小打小闹的违法勾当。

  那东西的重要性、或者说危险性,已经大到了让柳文渊无法保持基本冷静的程度。

  而若是如此,再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想的话,江陵府的态度,就更加耐人寻味了。

  毕竟刚刚那位周教谕,来得太快,表演得也太卖力了。

  难道是为了帮柳文渊?

  不至于吧。

  这绝对算不上是小忙。

  毕竟他们这一行,五千来号人,放到哪里接待都是一件大事。

  那么江陵知府陈明远,为什么要帮柳文渊?

  而且不仅帮,还如此积极配合,甚至主动派出属下前来游说,甘愿将这接待亲王郡公的麻烦,都揽到自己身上……

  这里面蕴含的意味,就深了。

  第一种可能,陈明远完全不知情。

  只是被柳文渊以某种理由,比如巨大的利益承诺说服了。

  但这种可能性很小,

  毕竟大家都是官场老油条了。

  谁会轻易为了点好处,就介入这种明显有风险的浑水?

  陈明远他们都知道,是个老油子。

  为了友谊或者利益帮忙,不太可能。

  而第二种可能,也是李北玄更倾向的一种,那就是……

  江陵府本身,可能也不干净。

  陈明远和柳文渊,很有可能是利益同盟。

  而现在,既然柳文渊这边岌岌可危。

  唇亡齿寒之下,陈明远自然不能坐视不管。

  所以这才主动帮忙,派人来把他们给引走。

  而如果真是这样,那这背后隐藏的,就绝不仅仅是庐江府一地的猫腻了。

  这极有可能是一张横跨至少两府之地,牵扯到多位地方大员,利益链条极其庞大,并且性质极其恶劣的巨型网络。

  柳文渊的望月山,或许只是这张网上的一个关键节点而已。

  想通这一点后,李北玄不敢耽搁,连忙把自己的猜测对赢高治和盘托出。

  而赢高治听完后,顿时倒吸一口凉气:“你的意思是……陈明远那边也可能……”

  “极有可能。”

  李北玄点头道:“所以我认为,我们不能只盯着庐江,江陵府也必须查。”

  “对!必须查!”

  赢高治立刻附和,随即追问:“那咱们查?分头行动?”

  “可以。”

  李北玄略一思忖,开口道:“这样,我带着书院大部分师生,去一趟江陵府。我是书院院长,由我带队名正言顺,也能更好地指挥学子们暗中观察。”

  “你和你的亲卫留在庐江,这里才是根子,需要有人坐镇,紧盯柳文渊和望月山的一举一动。我们两边保持密信联络,任何风吹草动,立刻互通消息。”

  李北玄的这个安排,可以说是合情合理。

  毕竟他是文官,又是书院院长。

  带队游学再合适不过。

  而赢高治是亲王,身份尊贵。

  让他带着精锐亲卫留守。

  既能镇住场面,也方便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可以,李兄所言极是。”

  赢高治听完,先是习惯性地点头,附和着李北玄的说法。

  毕竟从晋阳治灾之后,只要和李北玄一起外出办事,李北玄就是他的外置大脑。

  他这个亲王从来不用考虑想什么对策,只要听李北玄的就行了。

  但刚答应完,赢高治就摇了摇头,道:“本王建议,还是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