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 圣地之名
青云宗的晨钟第七次敲响时,外门弟子李青竹发现了一件怪事。
她按照惯例来后山采集露水,刚走到距离炁之谷百丈外的竹林,就感觉丹田内的灵力突然变得异常温顺。原本卡了三个月的炼气三层瓶颈,像被温水浸泡的冰块般悄然松动,四肢百骸都透着说不出的舒畅。
“这是……”她惊讶地停下脚步,环顾四周。
竹林还是那片竹林,溪水依旧潺潺流淌,可空气中似乎多了种难以言喻的气息——不是灵气的凛冽,也不是草木的清香,而是一种温润的、能安抚心神的力量。她试着运转心法,发现往日里晦涩的灵力流转,此刻竟变得行云流水,连引气入体的速度都快了三成。
更让她惊奇的是,周围的竹子似乎都变了模样:竹节更加圆润,叶片边缘泛着淡淡的玉色,阳光透过叶隙洒下的光斑,落在皮肤上竟带着微痒的暖意。她摘下片竹叶放在鼻尖轻嗅,一股清冽的气息直冲天灵盖,瞬间驱散了熬夜修炼的昏沉。
“青竹,你怎么在这儿发呆?”同门师姐的声音传来,“快点,今天要去前山听玄尘长老讲道呢。”
李青竹这才回过神,将这片奇异的竹叶小心收好:“师姐,你有没有觉得……这里的气息不太一样?”
师姐笑着敲了敲她的额头:“能有什么不一样?还不是托了炁之谷的福。自从陈师姐带着那位小祖宗住进去,咱们青云山的灵植都变得有灵性了。听说前几天饲灵院的灵鹿生了崽,皮毛都是玉色的呢。”
李青竹这才想起宗门里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传闻:后山深处有处禁地,里面住着位能引动天地本源的神童,连石头都能被他养成宝玉。原本她以为是夸张的传言,此刻亲身感受,才知所言非虚。
类似的怪事很快在青云宗蔓延开来。
药园的“九叶还魂草”提前百年成熟,叶片上凝结着青灰色的露珠,药效比古籍记载的强了数倍;炼丹房的丹炉在没有生火的情况下,竟能自发保持恒温,炼出的丹药杂质少了大半;甚至连藏经阁那些虫蛀的古籍,页面都变得柔韧光滑,墨迹重新清晰起来。
最不可思议的是低阶弟子的修炼速度。
以往需要三年才能突破的炼气四层,如今半年就能达成;打坐时容易出现的走火入魔,现在几乎绝迹,因为那股温润的气息总能及时抚平躁动的灵力;就连最调皮的外门弟子,来到后山附近都会变得沉静,捧着功法研读时眼神格外专注。
“这不是灵气变浓郁了。”玄尘长老在一次宗门大会上,举起一株泛着玉色的普通杂草,“你们看,它的灵力含量与寻常杂草无异,但内里的生命本源却被某种力量滋养得极其充盈。这种力量,就是‘炁’。”
他将杂草递给身边的弟子,青灰色的“炁”顺着他的指尖流入草叶,原本普通的杂草瞬间绽放出细小的白花,花瓣上流淌着莹润的光泽:“‘炁’不增加灵气的浓度,却能唤醒万物的生机,让天地间的能量流转更加和谐。修炼者在这样的环境里,心神自然宁静,瓶颈也就不攻自破了。”
消息传出后,整个修真界都震动了。
最先来拜访的是邻近的几个小宗门,带着虔诚的态度请求观摩。陈明静破例允许他们在炁之谷外围停留三个时辰,离开时每个修士都面带潮红,声称感受到了“洗涤灵魂的力量”。
很快,连中州皇朝和天衍宗这样的顶级势力都派来了使者。他们不像小宗门那般恭敬,却也带着明显的好奇——毕竟谁都想知道,能让青云宗在短短几年内脱胎换骨的“炁”,究竟是何种神物。
“炁源圣地”的名号,就是从那时开始流传的。
有人说青云宗藏着上古传承的本源之钥,能让人直接沟通天地;有人说那位神秘的神童是创世神转世,生来就能号令万物;更有甚者,将炁之谷比作传说中的蓬莱仙境,说里面的一草一木都能活死人肉白骨。
慕名而来的求道者络绎不绝,青云山脚下很快形成了临时的坊市。有卖香烛供品的,有兜售“炁之谷周边灵草”的(其实就是普通杂草),甚至还有修士开坛讲法,解读所谓的“炁之道玄机”,引得众人趋之若鹜。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青云宗的执法长老忧心忡忡地找到陈明静,“山门外已经聚集了上万人,再放任不管,恐怕会引来祸端。”
陈明静正站在炁之谷的崖边,看着远处山路上蜿蜒的人流。炁虎坐在她肩头,小手抓着她的头发,青灰色的“炁”顺着指尖飘向远方,像无数条无形的丝线,与那些求道者的气息相连。
“他们求的不是‘炁’,是心安。”陈明静轻声说,指尖的冰蓝色灵力与炁虎的“炁”交织成网,“给他们划一块区域,允许在青云山范围内修行,但不许靠近炁之谷百丈以内。”
她顿了顿,看向怀中的孩子:“‘炁’本就属于天地万物,不必藏着掖着。只是有些人的心太浮躁,需要时间慢慢感悟。”
从那天起,青云宗开始有序地接纳外来的求道者。他们不能进入炁之谷,却能在山脚的“静心坪”修炼。那里的“炁”虽然稀薄,却足够安抚心神。许多卡在瓶颈多年的修士,在静心坪打坐数月后,竟真的突破了境界。
“圣地”之名因此更加响亮。
有人将静心坪的石头带回家供奉,说能趋吉避凶;有人高价收购青云宗弟子穿过的衣物,认为沾了“炁”的气息;甚至连山间的溪水都被装成瓶罐售卖,贴上“洗髓灵液”的标签。
炁虎对此总是咯咯笑。他坐在谷口的老松树下,看着山下来来往往的人群,小手一挥,青灰色的“炁”便顺着风飘向静心坪,让那些真正潜心修炼的人多一分感悟,让心术不正者多一分烦躁——这是他独有的方式,在守护“炁”的纯粹。
夕阳西下时,陈明静抱着炁虎站在崖边,看着漫天霞光中的青云山。山脚下的坊市炊烟袅袅,静心坪的修士们盘膝静坐,炁之谷的灵花散发着温润的光,谷口的老者正在收拾晒干的草药。
“总有一天,他们会明白。”陈明静轻声说,“‘炁’不在草木石头里,而在每个人的心里。”
炁虎似懂非懂,小手抓住她的手指,心口的青灰色光点与远处静心坪的“炁”遥相呼应,在暮色中绘出一幅万物和谐的画卷。
青云宗的晨钟第七次敲响时,外门弟子李青竹发现了一件怪事。
她按照惯例来后山采集露水,刚走到距离炁之谷百丈外的竹林,就感觉丹田内的灵力突然变得异常温顺。原本卡了三个月的炼气三层瓶颈,像被温水浸泡的冰块般悄然松动,四肢百骸都透着说不出的舒畅。
“这是……”她惊讶地停下脚步,环顾四周。
竹林还是那片竹林,溪水依旧潺潺流淌,可空气中似乎多了种难以言喻的气息——不是灵气的凛冽,也不是草木的清香,而是一种温润的、能安抚心神的力量。她试着运转心法,发现往日里晦涩的灵力流转,此刻竟变得行云流水,连引气入体的速度都快了三成。
更让她惊奇的是,周围的竹子似乎都变了模样:竹节更加圆润,叶片边缘泛着淡淡的玉色,阳光透过叶隙洒下的光斑,落在皮肤上竟带着微痒的暖意。她摘下片竹叶放在鼻尖轻嗅,一股清冽的气息直冲天灵盖,瞬间驱散了熬夜修炼的昏沉。
“青竹,你怎么在这儿发呆?”同门师姐的声音传来,“快点,今天要去前山听玄尘长老讲道呢。”
李青竹这才回过神,将这片奇异的竹叶小心收好:“师姐,你有没有觉得……这里的气息不太一样?”
师姐笑着敲了敲她的额头:“能有什么不一样?还不是托了炁之谷的福。自从陈师姐带着那位小祖宗住进去,咱们青云山的灵植都变得有灵性了。听说前几天饲灵院的灵鹿生了崽,皮毛都是玉色的呢。”
李青竹这才想起宗门里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传闻:后山深处有处禁地,里面住着位能引动天地本源的神童,连石头都能被他养成宝玉。原本她以为是夸张的传言,此刻亲身感受,才知所言非虚。
类似的怪事很快在青云宗蔓延开来。
药园的“九叶还魂草”提前百年成熟,叶片上凝结着青灰色的露珠,药效比古籍记载的强了数倍;炼丹房的丹炉在没有生火的情况下,竟能自发保持恒温,炼出的丹药杂质少了大半;甚至连藏经阁那些虫蛀的古籍,页面都变得柔韧光滑,墨迹重新清晰起来。
最不可思议的是低阶弟子的修炼速度。
以往需要三年才能突破的炼气四层,如今半年就能达成;打坐时容易出现的走火入魔,现在几乎绝迹,因为那股温润的气息总能及时抚平躁动的灵力;就连最调皮的外门弟子,来到后山附近都会变得沉静,捧着功法研读时眼神格外专注。
“这不是灵气变浓郁了。”玄尘长老在一次宗门大会上,举起一株泛着玉色的普通杂草,“你们看,它的灵力含量与寻常杂草无异,但内里的生命本源却被某种力量滋养得极其充盈。这种力量,就是‘炁’。”
他将杂草递给身边的弟子,青灰色的“炁”顺着他的指尖流入草叶,原本普通的杂草瞬间绽放出细小的白花,花瓣上流淌着莹润的光泽:“‘炁’不增加灵气的浓度,却能唤醒万物的生机,让天地间的能量流转更加和谐。修炼者在这样的环境里,心神自然宁静,瓶颈也就不攻自破了。”
消息传出后,整个修真界都震动了。
最先来拜访的是邻近的几个小宗门,带着虔诚的态度请求观摩。陈明静破例允许他们在炁之谷外围停留三个时辰,离开时每个修士都面带潮红,声称感受到了“洗涤灵魂的力量”。
很快,连中州皇朝和天衍宗这样的顶级势力都派来了使者。他们不像小宗门那般恭敬,却也带着明显的好奇——毕竟谁都想知道,能让青云宗在短短几年内脱胎换骨的“炁”,究竟是何种神物。
“炁源圣地”的名号,就是从那时开始流传的。
有人说青云宗藏着上古传承的本源之钥,能让人直接沟通天地;有人说那位神秘的神童是创世神转世,生来就能号令万物;更有甚者,将炁之谷比作传说中的蓬莱仙境,说里面的一草一木都能活死人肉白骨。
慕名而来的求道者络绎不绝,青云山脚下很快形成了临时的坊市。有卖香烛供品的,有兜售“炁之谷周边灵草”的(其实就是普通杂草),甚至还有修士开坛讲法,解读所谓的“炁之道玄机”,引得众人趋之若鹜。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青云宗的执法长老忧心忡忡地找到陈明静,“山门外已经聚集了上万人,再放任不管,恐怕会引来祸端。”
陈明静正站在炁之谷的崖边,看着远处山路上蜿蜒的人流。炁虎坐在她肩头,小手抓着她的头发,青灰色的“炁”顺着指尖飘向远方,像无数条无形的丝线,与那些求道者的气息相连。
“他们求的不是‘炁’,是心安。”陈明静轻声说,指尖的冰蓝色灵力与炁虎的“炁”交织成网,“给他们划一块区域,允许在青云山范围内修行,但不许靠近炁之谷百丈以内。”
她顿了顿,看向怀中的孩子:“‘炁’本就属于天地万物,不必藏着掖着。只是有些人的心太浮躁,需要时间慢慢感悟。”
从那天起,青云宗开始有序地接纳外来的求道者。他们不能进入炁之谷,却能在山脚的“静心坪”修炼。那里的“炁”虽然稀薄,却足够安抚心神。许多卡在瓶颈多年的修士,在静心坪打坐数月后,竟真的突破了境界。
“圣地”之名因此更加响亮。
有人将静心坪的石头带回家供奉,说能趋吉避凶;有人高价收购青云宗弟子穿过的衣物,认为沾了“炁”的气息;甚至连山间的溪水都被装成瓶罐售卖,贴上“洗髓灵液”的标签。
炁虎对此总是咯咯笑。他坐在谷口的老松树下,看着山下来来往往的人群,小手一挥,青灰色的“炁”便顺着风飘向静心坪,让那些真正潜心修炼的人多一分感悟,让心术不正者多一分烦躁——这是他独有的方式,在守护“炁”的纯粹。
夕阳西下时,陈明静抱着炁虎站在崖边,看着漫天霞光中的青云山。山脚下的坊市炊烟袅袅,静心坪的修士们盘膝静坐,炁之谷的灵花散发着温润的光,谷口的老者正在收拾晒干的草药。
“总有一天,他们会明白。”陈明静轻声说,“‘炁’不在草木石头里,而在每个人的心里。”
炁虎似懂非懂,小手抓住她的手指,心口的青灰色光点与远处静心坪的“炁”遥相呼应,在暮色中绘出一幅万物和谐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