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欧罗巴,要乱了-《我在民国种田的日子》

  苏府内宅书房。

  窗外月色清冷,室内灯火通明,弥漫着高强度运转后的沉凝与亟待梳理的紧迫感。

  檀香的气息被更浓的墨味和淡淡雪茄(苏承业偶尔解乏)气息取代。

  巨大的枯树林规划图铺满了半边书案,朱笔炭笔标注密布。

  苏婉贞端坐主位,指尖划过晋兴银行今日债券认购汇总报表。

  “水利公债,首日认购四十二万七千两,超预期。县衙催用水凭证。”

  “钢铁建设债,”她翻过一页,数字明显更大,“首日六十八万五千两!大额居多,丰裕五万,晋隆三万,永昌陈大石一万,不少意在订单。”

  二舅苏承业一身尘土,对着规划图上一处标红矿点皱眉,闻言抬头,眼中带着兴奋与焦虑:“钱进得快是好事!可烫手啊!这债募的一百万两是盖房修路挖水库的!工期卡死!砚儿要求的可是…”他深吸气,看向书案另一端,“六个月!六个月内,土建、道路、水库、厂房、房舍全完工,能装设备!这简直是把一天掰成三天用!”

  外公苏鸿儒捻须,目光深沉:“工期如此急迫,承业,人力、物料、协调,皆是大坎。”苏伯钧锁眉,苏承勇沉默关注治安压力。

  所有人的目光,聚焦于林砚。他站在垫高方凳上,伏身规划图前,细朱笔正标注自备水库与厂区主干道。对二舅的询问和众人目光,他未立刻抬头。

  苏婉贞看着儿子侧影,手指无意识摩挲袖中电报抄录——那“黑金入库”四字犹带灼热。

  她声音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瑞士,‘黑金’已确认入库。油田坐标,按约于确认后二十四小时内,安全交付汉斯·克虏伯。此刻,应已在柏林验证途中。”

  “啊?!”苏承业、苏伯钧、苏承勇同时低呼!

  三百万美元筹码已抛出,德方开始验证!

  这意味着德国设备必须万无一失!巨大压力无形弥漫!

  林砚此时才放下朱笔,缓缓直身。

  灯光下小脸异常平静,仿佛母亲所言不过寻常。

  他清澈目光扫过二舅焦虑、长辈凝重,落回苏承业身上。

  面对“六个月完工是否可能”的沉重疑问与众人压力,林砚未直接回答工期或油田真伪。

  他微微侧首,似在倾听窗外深沉夜色。

  片刻寂静后,林砚开口,声音清越平静,却字字千钧:

  “二舅的难处,我知晓。”

  “人力,可再募。多接收晋城灾民,三班轮替,工钱给足。”

  “物料,石料、木料、石灰,就近优先,不足者,重金外购,水陆并进。”

  “协调县衙,保安团、晋兴银行,皆听二舅调度。”

  话语条理清晰,直指核心,苏承业稍松,众人见希望。

  然而,林砚话锋未停。他抬起小手,指向窗外漆黑如墨的夜空,那里不见星月,唯有沉沉的、仿佛孕育着惊变的黑暗。

  “工期,六个月,是铁律。”

  他的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非仅因德人之约,更因……”

  林砚微微停顿,目光变得无比幽深,穿透墙壁,望向遥远大陆翻涌的暗流。

  他缓缓吐出六个字:

  “欧罗巴,要乱了。”

  书房内瞬间陷入一片死寂!

  空气仿佛凝固!

  这六个字,如同惊雷在众人脑中炸响!

  “欧罗巴?”苏承业失声,一脸茫然。

  他不懂洋文,更不解其意。

  林砚没有解释。

  他收回目光,重新俯身规划图,小小的手指精准地点在“西门子发电厂”预留位,仿佛刚才那句石破天惊的预言,不过是道出窗外将雨般寻常。

  “二舅,”他的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清晰,“明日,我去枯树林。水库选址,我亲自定桩。”

  “工期,就从明日算起。”

  林砚回到自己卧房,房门轻轻合拢,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与长辈们因“欧罗巴将乱”而惊疑不定的目光。

  他走到窗边,并未点灯,任由清冷的月光流淌进来,将小小的身影拉长投在青砖地上。

  窗外是寂静的苏府庭院,假山竹影在月色下轮廓分明。

  然而林砚的目光却毫无焦点,仿佛穿透了眼前的景致,跨越了万里重洋,落在了那片冰冷、多风、潮汐往复的北海浅滩之上。

  前世的记忆碎片,如同深海的潜流,在意识深处翻涌而起。

  那是一次普通的德国之旅,火车沿着北德海岸线奔驰,窗外掠过一片看似荒凉、竖立着钢铁平台的浅海区域。

  导游平淡的介绍词在脑海中清晰回响:“…那是Mittelpte,我们德国最大的油田,藏在潮汐带

  当时只是匆匆一瞥,一个地理名词。

  后来,或许是出于某种潜意识的兴趣,他在网络浩瀚的信息海洋中,特地查证过这个支撑着德国能源命脉的隐秘之地。

  此刻,那些冰冷精确的数据,如同镌刻在灵魂深处的碑文,一字不差地浮现出来:

  地理位置:北海潮汐带(北纬54.0°,东经8.7°)。距石荷州海岸仅7公里,水深随潮汐在0至4米间变化——这意味着它几乎就在家门口,却又被浅海巧妙地掩藏。

  原始地质储量:1.5亿吨原油。德国最大油田,占全国储量40%——一个足以让任何工业国心脏停跳的数字。

  油品性质:轻质低硫原油(API38°)。品质上佳!但含微量硫化氢(需脱硫处理)——一点小小的瑕疵,在巨大的战略价值面前微不足道。

  月光下,林砚的嘴角勾起一丝极淡、近乎冷酷的弧度。

  前世旅游巴士上的一瞥,闲暇时的一次搜索,竟成了今世撬动德意志帝国根基的杠杆!

  一个已被探明、位置清晰、品质优良的巨型油田!

  这份信息的价值,根本不是三百万美元能够衡量的。

  它是国运的砝码,是海军舰队的航程,是工业机器运转的血液!

  “呵!”一声几不可闻的轻笑逸出林砚的唇边,带着孩童嗓音的清越,却又浸透了洞悉世事的苍凉与一丝冰冷的嘲弄。

  “用这个换点炼钢设备!”

  他缓缓抬起自己的小手,月光勾勒出那稚嫩的手指轮廓。

  就是这双手,刚刚在书房掷地有声地预言了欧罗巴的混乱。

  而混乱的根源之一,不正是列强对资源、对霸权那永无止境的、足以焚毁世界的贪婪吗?

  Mittelpte的信息,就像精准投入火药桶的火星。

  柏林那些将军和容克们,拿到坐标和这份关键数据后,会如何疯狂地加速对北海那片浅滩的榨取?

  会如何刺激他们本已炽热的扩张野心?

  “足够你们再打一场大仗的油了。”林砚对着虚空中的北海方向,无声低语,眼神幽暗如深潭。“也足够让欧州的强盗们流尽最后一滴血。”

  他收回目光,不再看那想象中的冰冷海潮。

  这笔交易,表面上是他用未来的信息换取了德国的设备和技术,空手套白狼。

  但更深层里,他是在用石油这个魔鬼的诱惑,加速着欧洲列强走向自我毁灭的进程!

  为枯树林,为这片土地,在即将到来的滔天巨浪中,争取一丝喘息和铸剑的时间!

  “风雨,不,是焚世的战火,要来了。”林砚低声重复着书房里的话,这一次,只有窗外的月光听见。

  他转身离开窗边,小小的身影没入房间的阴影里。

  那张记录着Mittelpte所有秘密的小纸片,早已在安全的地方化为灰烬。

  信息已经交付,种子已经播下。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利用这抢来的时间,在十二个月内,于枯树林的荒野上,铸就出属于中国的、足以在乱世中立足的钢铁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