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进兵西京
赵遗到了后山威虎堂,直言要见潘帅并请潘帅屏退左右,赵遗道:“大帅,目下正是夺取西京的良机,请大帅分布兵马,急速行动。”
潘帅面无表情地瞅了赵遗一眼:“原来赵参军独自见我就为了此事?进兵之事我早有考虑,有此岭作保障,先休整时日再说吧,连日征战,我香军已是疲惫不堪,不利再战。”
赵遗对潘帅的反应早有预料,他不紧不慢地道:“大帅请听我一言。现在西京分兵攻打摩固岭,其余几路援兵未至,城内兵力空虚,正是进兵良机,若等高济援军到了,再行攻取就难了。另外,我军出其不意攻占摩固岭,虽说占据了这一天险,但军粮被对手烧焚大半,余下的仅够支撑三个月,一旦粮尽,岭上香军将不战自乱。”
“赵参军不必担心,不待三月,我自会设法解决军粮之困。”
赵遗向潘帅前凑了一下道:“大帅,不知你可否听说,关帅引兵向北,一路过关斩将,势如破竹,人马似乎扩展不少,关帅智勇双全,更兼凌、牛二位先锋勇冠三军,此次北征立下奇功也未可知,我香军现在由你们二位大帅共同掌管,虽说还是以大帅为首,但若是关帅名声大振,可能对潘帅不利,不知是否潘帅是否有所考虑?”
潘帅看看赵遗,淡然道:“关帅心怀磊落,就算立下奇功,也不会对我有何影响,毕竟此香军大部随我多年,你多虑了。何况我们举义军,灭暴元,是替天行道,又何必在乎个人得失?”
赵遗道:“不可不防啊潘帅。你现今手握军权,香军又面临敌军相逼,大家自然同心协力,但潘帅应该可以看得出,如今高济腐败,早晚被灭,倘然天下升平,还能保证大家兄弟一心么?何况若是关帅直向王京,攻占该城,那他的声望将无以复加,将来还有潘帅你的位子么?大帅说是替天行道,此等胸怀无人可及,但人心难测,哪能保证其它人均象潘帅你这样光明磊落?”
潘帅听说,心中颇为疑惑:这赵遗不是关帅的手下吗?怎么现在要来帮我?哦,也许他终于想明白了我才是主帅。但表面上他还是低喝一声:“不要说了,进军之事我自我考虑,退下吧,以后不要再说此等离间之语,否则军法从事!”
潘帅嘴里喝斥赵遗离间,让赵遗退下,但那犹疑的眼神已经说明,赵遗的话已经说到他的心坎里去了。
赵遗出来,心中暗笑:我这也不算离间吧?毕竟潘帅一到摩固岭就将关帅支走,已经再明显不过地展现了他的态度。赵遗断定,潘帅肯定立即会与他的心腹朱军师等人连夜商议出兵的事,关帅军方面,只要潘帅主动出兵,他那边压力将会大大减少,至于关帅可能攻取高济王京,赵遗不过是拿此话来刺激潘帅的,真要关帅从北方千里奔袭攻占高济王京几乎毫无可能。
万仙谷这个地方在摩固岭东北二百多里,是大山的余脉延伸出来几道山梁围成的一个方形高台,形似一个天然擂台。
因为传说万仙谷大会便要开始,所以这几天陆续有人来到万仙谷抢占有利位置,以期亲眼目睹一下高手的道法比拚,更希望得到机会看到天书的庐山真面目,众人均想:若能有机会拜读一下天书,那将是修成大道的莫大机缘。
高台方圆数十丈,容得下几百人不成问题,但早有三方势力牢牢占据一边,不允许别人靠近半步。
西边人数最是齐整,二十多个道长打扮的人席地而坐,有人指点说那是中原太清宫一干道士,为首的是太清宫副掌教文教主,这样大的名头,人们自然敬而远之。
北边是一顶硕大帐篷,里面似乎人数最多,大部分高济法师聚集在里面,其中自然是以尹大法师为首。
东边是来的最早到的几个人,在台侧搭起一间茅庐,有两三个人守在外边,有人说是高济大法师满江在那里静养,据说满江喜欢清静,见来的人越来越多,便现场发令,以高台为界,所有人必须离开两丈余远,否则便是与满江为敌,众人听了,敢怒不敢言。
除了高台之上这四五十人,台下周围也还散布了一些形色各异的剑客、法师,这些人或静坐或三两个交谈,倒是显得比台上后气氛活跃。
有七八个人围在一起正在争论。
“听说这次万仙谷大会本来是一场道行比拚是不是?”
“不错,开始是那人得到了天书,满江大师要借阅一观,那人不同意,逼得满江大师要与那人进行决战,只是后来太清宫文教主、高济国尹大法师出手将那人压服住了,那人不得不答应在此公布天书内容,以便大家共同参详。”
“放你娘的狗臭屁!你以为那吴少是泥捏的?先前高济尹大法师带了好几个法师去截杀他都没讨到一点儿便宜,多一个杂毛文教主就能将吴少压服?倒是太清宫为了天书,不择手段,令人不齿!”
“哦,原来那得天书的人姓吴。”
“听说还是个年轻人。”
旁边有人对那出口脏话的人厉声道:“你是何人?敢随意诋毁太清宫和文教主。”
“老子姓胡名途,我只是实说而已,你又生哪门子气?”
“太清宫清誉岂容你胡言乱语,你随我去见文教主听候教主发落。”
“老子说便说了,见什么文教主还是免了,没那个闲功夫!”
“你不去,就绑你去。”那人说完这句话,双手一张,手上剑气闪烁。这一动手,胡途身边立即站起四五个人,纷纷亮起剑来,而随后人群之中却有七八个人围了过来,一看便知他们是与那率先动手的人是一伙的。
其它人一看有人要动手,迅速围拢过来瞧热闹,很快围成了一个大圈。
正在一触即发之际,忽然人群被一阵气浪生生催开一条通道,有一人漫步走了进来,他手一挥,看似轻淡,却是生生将先前手上剑光闪动的那一点光给掐灭了,他笑道:“诸位稍安勿躁,大会马上开始了,还是先观摩大会吧。”说完,他穿过人群,竟向高台走去。
人群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因为看上去很年轻的这个人方才这一手太漂亮了,直接能将人剑气禁锢住,这一手可是相当了不起,除了道行足够深厚,那手法也是出神入化。
待众人反应过来,这才有人低呼:“他,他便是那个姓吴的。”
“那个对战尹大法师的人?”
“对,就是此人!”
赵遗到了后山威虎堂,直言要见潘帅并请潘帅屏退左右,赵遗道:“大帅,目下正是夺取西京的良机,请大帅分布兵马,急速行动。”
潘帅面无表情地瞅了赵遗一眼:“原来赵参军独自见我就为了此事?进兵之事我早有考虑,有此岭作保障,先休整时日再说吧,连日征战,我香军已是疲惫不堪,不利再战。”
赵遗对潘帅的反应早有预料,他不紧不慢地道:“大帅请听我一言。现在西京分兵攻打摩固岭,其余几路援兵未至,城内兵力空虚,正是进兵良机,若等高济援军到了,再行攻取就难了。另外,我军出其不意攻占摩固岭,虽说占据了这一天险,但军粮被对手烧焚大半,余下的仅够支撑三个月,一旦粮尽,岭上香军将不战自乱。”
“赵参军不必担心,不待三月,我自会设法解决军粮之困。”
赵遗向潘帅前凑了一下道:“大帅,不知你可否听说,关帅引兵向北,一路过关斩将,势如破竹,人马似乎扩展不少,关帅智勇双全,更兼凌、牛二位先锋勇冠三军,此次北征立下奇功也未可知,我香军现在由你们二位大帅共同掌管,虽说还是以大帅为首,但若是关帅名声大振,可能对潘帅不利,不知是否潘帅是否有所考虑?”
潘帅看看赵遗,淡然道:“关帅心怀磊落,就算立下奇功,也不会对我有何影响,毕竟此香军大部随我多年,你多虑了。何况我们举义军,灭暴元,是替天行道,又何必在乎个人得失?”
赵遗道:“不可不防啊潘帅。你现今手握军权,香军又面临敌军相逼,大家自然同心协力,但潘帅应该可以看得出,如今高济腐败,早晚被灭,倘然天下升平,还能保证大家兄弟一心么?何况若是关帅直向王京,攻占该城,那他的声望将无以复加,将来还有潘帅你的位子么?大帅说是替天行道,此等胸怀无人可及,但人心难测,哪能保证其它人均象潘帅你这样光明磊落?”
潘帅听说,心中颇为疑惑:这赵遗不是关帅的手下吗?怎么现在要来帮我?哦,也许他终于想明白了我才是主帅。但表面上他还是低喝一声:“不要说了,进军之事我自我考虑,退下吧,以后不要再说此等离间之语,否则军法从事!”
潘帅嘴里喝斥赵遗离间,让赵遗退下,但那犹疑的眼神已经说明,赵遗的话已经说到他的心坎里去了。
赵遗出来,心中暗笑:我这也不算离间吧?毕竟潘帅一到摩固岭就将关帅支走,已经再明显不过地展现了他的态度。赵遗断定,潘帅肯定立即会与他的心腹朱军师等人连夜商议出兵的事,关帅军方面,只要潘帅主动出兵,他那边压力将会大大减少,至于关帅可能攻取高济王京,赵遗不过是拿此话来刺激潘帅的,真要关帅从北方千里奔袭攻占高济王京几乎毫无可能。
万仙谷这个地方在摩固岭东北二百多里,是大山的余脉延伸出来几道山梁围成的一个方形高台,形似一个天然擂台。
因为传说万仙谷大会便要开始,所以这几天陆续有人来到万仙谷抢占有利位置,以期亲眼目睹一下高手的道法比拚,更希望得到机会看到天书的庐山真面目,众人均想:若能有机会拜读一下天书,那将是修成大道的莫大机缘。
高台方圆数十丈,容得下几百人不成问题,但早有三方势力牢牢占据一边,不允许别人靠近半步。
西边人数最是齐整,二十多个道长打扮的人席地而坐,有人指点说那是中原太清宫一干道士,为首的是太清宫副掌教文教主,这样大的名头,人们自然敬而远之。
北边是一顶硕大帐篷,里面似乎人数最多,大部分高济法师聚集在里面,其中自然是以尹大法师为首。
东边是来的最早到的几个人,在台侧搭起一间茅庐,有两三个人守在外边,有人说是高济大法师满江在那里静养,据说满江喜欢清静,见来的人越来越多,便现场发令,以高台为界,所有人必须离开两丈余远,否则便是与满江为敌,众人听了,敢怒不敢言。
除了高台之上这四五十人,台下周围也还散布了一些形色各异的剑客、法师,这些人或静坐或三两个交谈,倒是显得比台上后气氛活跃。
有七八个人围在一起正在争论。
“听说这次万仙谷大会本来是一场道行比拚是不是?”
“不错,开始是那人得到了天书,满江大师要借阅一观,那人不同意,逼得满江大师要与那人进行决战,只是后来太清宫文教主、高济国尹大法师出手将那人压服住了,那人不得不答应在此公布天书内容,以便大家共同参详。”
“放你娘的狗臭屁!你以为那吴少是泥捏的?先前高济尹大法师带了好几个法师去截杀他都没讨到一点儿便宜,多一个杂毛文教主就能将吴少压服?倒是太清宫为了天书,不择手段,令人不齿!”
“哦,原来那得天书的人姓吴。”
“听说还是个年轻人。”
旁边有人对那出口脏话的人厉声道:“你是何人?敢随意诋毁太清宫和文教主。”
“老子姓胡名途,我只是实说而已,你又生哪门子气?”
“太清宫清誉岂容你胡言乱语,你随我去见文教主听候教主发落。”
“老子说便说了,见什么文教主还是免了,没那个闲功夫!”
“你不去,就绑你去。”那人说完这句话,双手一张,手上剑气闪烁。这一动手,胡途身边立即站起四五个人,纷纷亮起剑来,而随后人群之中却有七八个人围了过来,一看便知他们是与那率先动手的人是一伙的。
其它人一看有人要动手,迅速围拢过来瞧热闹,很快围成了一个大圈。
正在一触即发之际,忽然人群被一阵气浪生生催开一条通道,有一人漫步走了进来,他手一挥,看似轻淡,却是生生将先前手上剑光闪动的那一点光给掐灭了,他笑道:“诸位稍安勿躁,大会马上开始了,还是先观摩大会吧。”说完,他穿过人群,竟向高台走去。
人群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因为看上去很年轻的这个人方才这一手太漂亮了,直接能将人剑气禁锢住,这一手可是相当了不起,除了道行足够深厚,那手法也是出神入化。
待众人反应过来,这才有人低呼:“他,他便是那个姓吴的。”
“那个对战尹大法师的人?”
“对,就是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