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被困山谷
王导率军赶了大约十多里,前面山路转窄,大队人马不得不收缩队形依次向前,就在这时,忽见草寇军停了下来,十多个人一组,反杀过来,王导急令人应敌,可地形不便队伍展开,他一次也只能派出二三十人向前。
但这二三十人与对面的十数人一交手,却大处下风,草寇人数虽少,却似是一个整体,十多人有使盾,有使长枪,有使短刀,配合熟练,转眼间,将宿州军二三十人斩杀在地,王导吃了一惊,但他并不犹豫,继续派人向前攻击,对面却又换了个十数人的战团,依样将一批宿州军击溃。
宿州连续五轮冲击,都倒在了山路上,王导心中暗惊,眼见得自己这边有上百人死伤,对面却只有两人轻伤,知道这股草寇不寻常,但他人多势众,对面只有那么点人,局面虽然有些被动,但王导仍是继续催军士向前。
正激斗间,忽然草寇军向后一退,一位壮健老者走到前面,似有话说,王导方才见识过这老者,他先前曾带着十数军士,连续击溃宿州兵将两轮攻击,此人大刀一挥,势不可挡,如同恶鬼再世一般。王导见老者出现,忙嘱咐大家小心,却见老者向他所在方向一指,开口说话了。
“喂,那小子,你中计了,再不回去,你可回不去了。”
王导正想骂他几句,有一个军兵急至他的身边在他耳边轻声说了几句什么,王导听完,脸色大变,急忙挥动令旗,让军士后退。原来军士告诉他,眼下似乎另有草寇在攻击宿州城,王导一听州城被攻击,明白中计了,急忙下令退军,但人多道窄,一时哪里退得回去,那草寇军在老者的带领下,顺势掩杀,一时宿州军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待退到大路上,王导这边已折了一半人马。
此时,天色渐暗,王导回望宿州城方向,似有火光,欲引兵再回宿州却怕城池已失,欲反身再战山中这股草寇,又怕宿州城方向杀来敌军腹背受敌,正犹豫间,忽然前军喊叫起来,眼见得前面杀出一队人马,昏暗中向王导军冲来,转眼间有几十人尸横当场,王导正在惶急,却早有人认出旗号,原来对面来的是高济军,这才相互罢手,王导向前询问,对面领军将军他认识,乃是黑熊军统领于心平,黑熊军可是双城总管桂大人的嫡系军团,不知何故到了此处。
于心平解释道,桂大人怕宿州城有失,派军前来相助,我率先头军团五千人先行至此,见王导身形狼狈,于心平忙问战况。
王导叹口气,将经过述说一遍,请求道:“眼下看来宿州有失,请将军助我夺回宿州城,定当重谢。”
于心平思虑片刻道:“据你所言草寇似乎人数不多,若并力攻打宿州,怕山中草寇从背后攻击,不如我分兵二千助你挡住山中草寇,我自引兵马救援宿州。”
王导知道,宿州若是已被草寇攻破,反而由于心平率兵收复,那他这个宿州将军可能位置不保,但眼下也无他法,只好同意。
于心平分出二千兵马,又施礼恭敬请身边一人协助王导,自己带兵向宿州去了。
王导二次率兵沿山路攻击,与草寇略一交手,草寇急退,王导再不着急,引兵稳步向前,不但冲过了方才交战的地方,还向前边追赶了数里,直至一处山谷口处,才停了下来。王导询问原因,前军回报说草寇守住了谷口,一时难以攻破,王导让大军停下守住山口,自己与众人思谋对策。
山谷内的这个军团自然是凌力带领的百十人战队,他在奔袭宿州的路上,早与牛奔定下计策,由凌力诱敌,牛奔暗袭宿州。
一切都不出他的所料,果然宿州城守军上当,他将宿州城外的兵引入山路大杀一阵,他得意地对吴少道:“鲁小子,看到了么?高济军虽众,但被我引入之北山之中不能展开,再多也是无用。”
吴少还有些不解:“凌大叔,方才诱敌,尚未交锋就退,难道不怕高济军起疑?”
“倘若我方兵士再稍多些,装模作样打杀一番才可诱敌,现在敌军十倍于我,若还向前进攻,羊入虎口而跑,那反而显得诱敌之意太过明显,现在我军未战就退,才符合常理,傻小子,学着点吧。”凌力一面说着,竟一时兴起,舞动砍刀杀向敌军,他刀法精熟,所向披靡,竟一时无人能挡。
但当他重新杀出山口,与另一伙高济军相遇时,没几个回合,竟然率队迅速后退,直到退到一个葫芦口似的山谷中,方才喝止军士,让人搬些石块摆在谷口,将军士重新整顿分队,这才松了口气。他告诉吴少:“小子,看来麻烦来了,方才与我们交手的,不是宿州城的军士,似乎是高济军精锐,战法颇为不俗,不能硬拼,现在只能指望老牛那边前来接应了。”
吴少看了看四周道道:“莫若大家四下散开,分头悄悄逃出此地再行汇合,反正现在天色已暗,敌军也无法一一寻找我等。”
凌力摇摇头:“你小子哪懂兵事?军队一散,军心便乱不可收拾,只能任人宰割,再不可能有任何机会集结。”
“或者我们再向东去,也许另有出路。”吴少又道。
“向前若无其它更好地形,也不免为敌军追上,还不如借此处有利地势,固守待援。”
等待牛奔救援?吴少觉得希望并不大,毕竟牛奔也不过二百多人,攻城后还有无精力前来救援很难说。
王导见前面受阻,问明是草寇利用谷口地利正在抵抗,眉头皱了起来,这股草寇虽少,但却如此老辣,实在令他头疼。
忽然旁边一人开口说话了:“你可知草寇军中有几位头领?生得什么样貌?”
说话人语气极不客气,王导一阵恼怒,刚要申斥,却见说话之人乃是黑熊军于心平留下相助自己的那人,看他装束只是兵士打扮,但王导记得方才于心平请此人帮忙时,态度十分恭敬,恐怕也不是一般人物,他只好按下怒火,勉强道:“乃是一位老者,身形高大,极好辨认。”
“好,你等暂且不要进攻,我先去除掉那人,待敌军自乱时,你等再趁势攻击不迟,我去去便回。”说罢,那人跳下马来,一闪身便消失在黑暗之中。
王导吃了一惊,这才明白为什么于心平如此看中此人,原来此人乃是传说中的高人,早就听说黑熊军中有异人相助,想不到这支先头队伍中也有这么一位,半晌,王导欣喜起来:高人出手,贼首必死,贼首一死,草寇必乱,大概不用多久,就可灭了这股草寇了。
此时已是夜晚,月光惨淡。吴少正与凌力谈论眼下形势,两人说了半天,凌力根本不同意吴少化整为零的办法,他教训吴少道,军队不比其它,一旦散乱,再也无法收拾,兵败如山倒就是这个道理。
吴少虽然感到凌力说的有理,但他觉得眼下军士不多,就算乱了,也强起在此坐地等死,他思虑片刻,正准备再试试劝说凌力一番,但他眼梢一挑,忽然住口了,因为他发现谷口闪过一道人影。
谷口守卫的兵士也感觉似乎有人从身边闪过,黑暗中辨不出来人,只模糊地看到似乎是高济军装束,急忙高喊:“高济人进谷了。”
立即有两个军士持刀向那黑影奔去,但在距离黑影不远的地方,却猛地栽倒在地,再无声息。
凌力本来坐在一旁,见状站起身来喝道:“什么人?”
黑影闻声向这边一转脸,略一停顿,便舍弃冲向他的另外几个香军士兵,直向凌力飞奔而来,凌力丝毫不惧,未等黑影近身,便劈出一刀。
王导率军赶了大约十多里,前面山路转窄,大队人马不得不收缩队形依次向前,就在这时,忽见草寇军停了下来,十多个人一组,反杀过来,王导急令人应敌,可地形不便队伍展开,他一次也只能派出二三十人向前。
但这二三十人与对面的十数人一交手,却大处下风,草寇人数虽少,却似是一个整体,十多人有使盾,有使长枪,有使短刀,配合熟练,转眼间,将宿州军二三十人斩杀在地,王导吃了一惊,但他并不犹豫,继续派人向前攻击,对面却又换了个十数人的战团,依样将一批宿州军击溃。
宿州连续五轮冲击,都倒在了山路上,王导心中暗惊,眼见得自己这边有上百人死伤,对面却只有两人轻伤,知道这股草寇不寻常,但他人多势众,对面只有那么点人,局面虽然有些被动,但王导仍是继续催军士向前。
正激斗间,忽然草寇军向后一退,一位壮健老者走到前面,似有话说,王导方才见识过这老者,他先前曾带着十数军士,连续击溃宿州兵将两轮攻击,此人大刀一挥,势不可挡,如同恶鬼再世一般。王导见老者出现,忙嘱咐大家小心,却见老者向他所在方向一指,开口说话了。
“喂,那小子,你中计了,再不回去,你可回不去了。”
王导正想骂他几句,有一个军兵急至他的身边在他耳边轻声说了几句什么,王导听完,脸色大变,急忙挥动令旗,让军士后退。原来军士告诉他,眼下似乎另有草寇在攻击宿州城,王导一听州城被攻击,明白中计了,急忙下令退军,但人多道窄,一时哪里退得回去,那草寇军在老者的带领下,顺势掩杀,一时宿州军自相践踏,死伤无数,待退到大路上,王导这边已折了一半人马。
此时,天色渐暗,王导回望宿州城方向,似有火光,欲引兵再回宿州却怕城池已失,欲反身再战山中这股草寇,又怕宿州城方向杀来敌军腹背受敌,正犹豫间,忽然前军喊叫起来,眼见得前面杀出一队人马,昏暗中向王导军冲来,转眼间有几十人尸横当场,王导正在惶急,却早有人认出旗号,原来对面来的是高济军,这才相互罢手,王导向前询问,对面领军将军他认识,乃是黑熊军统领于心平,黑熊军可是双城总管桂大人的嫡系军团,不知何故到了此处。
于心平解释道,桂大人怕宿州城有失,派军前来相助,我率先头军团五千人先行至此,见王导身形狼狈,于心平忙问战况。
王导叹口气,将经过述说一遍,请求道:“眼下看来宿州有失,请将军助我夺回宿州城,定当重谢。”
于心平思虑片刻道:“据你所言草寇似乎人数不多,若并力攻打宿州,怕山中草寇从背后攻击,不如我分兵二千助你挡住山中草寇,我自引兵马救援宿州。”
王导知道,宿州若是已被草寇攻破,反而由于心平率兵收复,那他这个宿州将军可能位置不保,但眼下也无他法,只好同意。
于心平分出二千兵马,又施礼恭敬请身边一人协助王导,自己带兵向宿州去了。
王导二次率兵沿山路攻击,与草寇略一交手,草寇急退,王导再不着急,引兵稳步向前,不但冲过了方才交战的地方,还向前边追赶了数里,直至一处山谷口处,才停了下来。王导询问原因,前军回报说草寇守住了谷口,一时难以攻破,王导让大军停下守住山口,自己与众人思谋对策。
山谷内的这个军团自然是凌力带领的百十人战队,他在奔袭宿州的路上,早与牛奔定下计策,由凌力诱敌,牛奔暗袭宿州。
一切都不出他的所料,果然宿州城守军上当,他将宿州城外的兵引入山路大杀一阵,他得意地对吴少道:“鲁小子,看到了么?高济军虽众,但被我引入之北山之中不能展开,再多也是无用。”
吴少还有些不解:“凌大叔,方才诱敌,尚未交锋就退,难道不怕高济军起疑?”
“倘若我方兵士再稍多些,装模作样打杀一番才可诱敌,现在敌军十倍于我,若还向前进攻,羊入虎口而跑,那反而显得诱敌之意太过明显,现在我军未战就退,才符合常理,傻小子,学着点吧。”凌力一面说着,竟一时兴起,舞动砍刀杀向敌军,他刀法精熟,所向披靡,竟一时无人能挡。
但当他重新杀出山口,与另一伙高济军相遇时,没几个回合,竟然率队迅速后退,直到退到一个葫芦口似的山谷中,方才喝止军士,让人搬些石块摆在谷口,将军士重新整顿分队,这才松了口气。他告诉吴少:“小子,看来麻烦来了,方才与我们交手的,不是宿州城的军士,似乎是高济军精锐,战法颇为不俗,不能硬拼,现在只能指望老牛那边前来接应了。”
吴少看了看四周道道:“莫若大家四下散开,分头悄悄逃出此地再行汇合,反正现在天色已暗,敌军也无法一一寻找我等。”
凌力摇摇头:“你小子哪懂兵事?军队一散,军心便乱不可收拾,只能任人宰割,再不可能有任何机会集结。”
“或者我们再向东去,也许另有出路。”吴少又道。
“向前若无其它更好地形,也不免为敌军追上,还不如借此处有利地势,固守待援。”
等待牛奔救援?吴少觉得希望并不大,毕竟牛奔也不过二百多人,攻城后还有无精力前来救援很难说。
王导见前面受阻,问明是草寇利用谷口地利正在抵抗,眉头皱了起来,这股草寇虽少,但却如此老辣,实在令他头疼。
忽然旁边一人开口说话了:“你可知草寇军中有几位头领?生得什么样貌?”
说话人语气极不客气,王导一阵恼怒,刚要申斥,却见说话之人乃是黑熊军于心平留下相助自己的那人,看他装束只是兵士打扮,但王导记得方才于心平请此人帮忙时,态度十分恭敬,恐怕也不是一般人物,他只好按下怒火,勉强道:“乃是一位老者,身形高大,极好辨认。”
“好,你等暂且不要进攻,我先去除掉那人,待敌军自乱时,你等再趁势攻击不迟,我去去便回。”说罢,那人跳下马来,一闪身便消失在黑暗之中。
王导吃了一惊,这才明白为什么于心平如此看中此人,原来此人乃是传说中的高人,早就听说黑熊军中有异人相助,想不到这支先头队伍中也有这么一位,半晌,王导欣喜起来:高人出手,贼首必死,贼首一死,草寇必乱,大概不用多久,就可灭了这股草寇了。
此时已是夜晚,月光惨淡。吴少正与凌力谈论眼下形势,两人说了半天,凌力根本不同意吴少化整为零的办法,他教训吴少道,军队不比其它,一旦散乱,再也无法收拾,兵败如山倒就是这个道理。
吴少虽然感到凌力说的有理,但他觉得眼下军士不多,就算乱了,也强起在此坐地等死,他思虑片刻,正准备再试试劝说凌力一番,但他眼梢一挑,忽然住口了,因为他发现谷口闪过一道人影。
谷口守卫的兵士也感觉似乎有人从身边闪过,黑暗中辨不出来人,只模糊地看到似乎是高济军装束,急忙高喊:“高济人进谷了。”
立即有两个军士持刀向那黑影奔去,但在距离黑影不远的地方,却猛地栽倒在地,再无声息。
凌力本来坐在一旁,见状站起身来喝道:“什么人?”
黑影闻声向这边一转脸,略一停顿,便舍弃冲向他的另外几个香军士兵,直向凌力飞奔而来,凌力丝毫不惧,未等黑影近身,便劈出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