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未战先怯-《全民领主:气运争锋,昭昭有唐》

  “可惜!”

  李玄侧身眺望南方。

  实际上,他对于明月的出手早有预料。

  否则,他也无法一出场,便对明月形成情报,计谋,军势的三重压制。

  情报指的是不良人全方位碾压锦衣卫。

  他们收集到的情报,仅仅是李玄故意放出来的倒钩而已。

  计谋指的是李玄带来的谋士阵容。

  房玄龄,杜如晦,贾诩,荀攸,郭嘉,程昱,崔浩。

  其中,李玄更是以御林军为诱饵,引明月入局,好让贾诩提前给她上混乱Buff。

  紧接着,便是房玄龄等皇级谋士,利用天赋压制,制造错误信息,误导明月率领大军,深入南阳郡。

  可就跟李玄惋惜的一样。

  明月佩戴的一件圣级辅助装备突然发威,辅以姚广孝等人的天赋,修正了一些错误信息。

  一个个模糊且存有疑点的情报被串联起来,瞬间让明月捕捉到其中的关键信息。

  因此,李玄设下的陷阱才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毕竟李玄起初的设想是一战包围明军,再设法擒住明月。

  只要将她控制住,南江城就会自乱阵脚。

  因为明月的领地没有继承人。

  然而,如今的结果却有些令人失望。

  虽然重创明军也能达到震慑和瓦解益州军心的作用,可却无法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

  “臣等已将战报整理而出,请王爷阅览!”

  荀攸上前,奉上一份陈报。

  李玄拿起陈报扫了一眼,不由眉头微皱。

  首先,明月麾下大军的综合战力有些出乎意料。

  至少在他加入之前,明月的前军便挡住了御林军,战损比更是达到惊人的一比一。

  李玄的核心战力虽说都集中在禁军,可御林军的综合战力却依旧要强于其他野战军团。

  其次,明月虽然落败,可撤退时依旧井然有序。

  即便是被包围的明军,他们也展露出了极强的韧性,特殊兵种弃械投降的更是寥寥无几。

  慕容恪和慕容垂为了拿住他们,可是费了不少心思。

  荀攸沉声道:“徐州方向刚送来情报。”

  “朱文正已打算放弃彭城等地,引兵退回扬州。”

  “明月于前年修建的长江防线也加派了不少人手。”

  “如果不加以阻止的话,怕是两个月内便能完工。”

  李玄之前没有一举拿下明月,她接下来必会有所提防。

  因此,华夏未来一段时间内,极有可能会演化为北攻南守的局面。

  可自古以来,长江都是割据的天然屏障。

  明月各方面底蕴虽然都无法与李玄相比,可从刚才的战报却能看出,她也不是什么善茬。

  真打起来的话,怕是要比处理关中的赳赳老秦更费劲。

  所以荀攸才会突然提到长江防线的问题。

  李玄把战报递了回去,冷声道:“此事由你负责,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此外,告知狄仁杰。”

  “停止与明月的任何交易!”

  “取消一切对她的盟友条例!”

  “所有货品封存入库,没有我的命令,不许一艘挂有明月旗帜的商船离港!”

  不管未来如何,李玄如今能做的,便是见招拆招。

  毕竟明月已经决定站到长安城的对立面,李玄当下自然要想尽办法压制明月。

  “遵命。”

  荀攸双手接住战报,躬身离去。

  ……

  皇权九年,七月末。

  葭萌关遭到持续一个多月的猛攻,终于告破。

  当然,入蜀真正的难点在剑门关。

  葭萌关仅仅是南下伐蜀的开胃小菜而已。

  一旦踏平前面的雄关,吴起便能率领大军横扫益州。

  毕竟汉家天子不像明月,虽然英雄阵容不错,可势力的底蕴却很薄。

  而且万一前面吃的败仗太多,不小心把手上的精锐打光,吴起接下来在益州境内便畅通无阻。

  因此,汉家天子当下必须考虑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剑门关虽是雄关,可自己能不能守住?

  蜀郡,成都。

  装潢奢华的大殿内,汉家天子落座,望向众人。

  “葭萌关告破,吴起正领兵朝剑门关而来。”

  “明月在南阳郡遭到李玄阻击,兵力损失惨重,如今已退回江陵城。”

  “我等该何去何从?”

  徐庶出列拱手道:“以李玄如今的底蕴,便是打成消耗战,他也绝不会收手。”

  “因此,属下的建议是撤离益州,前往南亚。”

  众人脸色一变。

  因为他们没想到徐庶竟然会怂恿汉家天子跑路。

  严颜急声道:“虽然丢了葭萌关,可剑门关却依旧在我们手上。”

  “主公又多次派人前去修缮,剑门关早已今非昔比。”

  “即便是亚圣·吴起,他在短时间内也无法攻破剑门关。”

  “因此,我们绝不能放弃。”

  “否则,岂不是将益州拱手让与他人?”

  一众武将相继出列,劝说的同时,不忘抨击徐庶。

  毕竟主意是他提的。

  如果能联合众人的力量将徐庶踩下去,汉家天子也就不会接受他的提议。

  只是细心的人却能发现。

  目前比较激动的皆是武将,或是少数未接触到核心层的官员。

  而像庞统,晁错等心腹则相对比较沉默。

  不仅没有站出来抨击徐庶,反而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至于汉家天子……自从严颜站出来反驳徐庶,他就没有再多说一句话。

  静静望向下方群情激愤的武将,一直面无表情,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徐庶之事,改日再议。”

  “今天的讨论到此为止。”

  汉家天子拂袖离去。

  侍者急忙上前,朗声道:“散朝!”

  众人躬身行礼。

  可许多武将在临走时却冷冷地扫了徐庶一眼。

  显然,他们对未战先怯的徐庶很是鄙夷。

  “诸位大人,主公有请。”

  一个侍者突然拦住徐庶等人,尽量压低声音。

  “前面带路。”

  徐庶面无表情,缓步跟上带路的使者。

  不多时,徐庶等人便来到前院书房,再度见到汉家天子。

  “参见主公。”

  徐庶等人躬身行礼。

  汉家天子微微颔首,神情凝重。

  “严颜等人的反应,实在有些出乎意料。”

  “可要是他们不点头,前往南亚的阵容必会大打折扣。”

  “诸位,此事该如何是好?”

  显然,徐庶之前的提议,乃是汉家天子授意他做的。

  至于目的……自然是为了试探他麾下有多少英雄抵触前往南亚。

  毕竟明月是汉家天子当前仅剩的倚仗。

  如果连她都无法和李玄交锋,自己就算是倚仗天险,又能守多久。

  况且李玄麾下的大军攻城经验丰富,器械质量颇高,仅次于大蒙古国的襄阳炮,又有吴起在前方坐镇。

  即便是李玄不下场,汉家天子也不认为剑门关能守多久。

  因此,汉家天子自然要提前考虑自己的退路。

  否则,一旦剑门关被破,再考虑退路的话,他怕是会和宋老生一样被困死在自己的都城。

  所以在汉家天子看来,杨素在规划上反而比宋老生更聪明。

  起事之前就已经想好退路。

  李玄就算出动六路大军,可却依旧没有把他拦下来。

  而当两个鲜明的案例摆到汉家天子面前时,如今锐气尽失的他会做何抉择,自然也就显而易见。

  “实在不行,便携其家人一同前往南亚!”

  晁错沉声道:“南亚的尔朱荣,杨素已然失去控制。”

  “如果我们带去的人手不足,怕是会被他们两人渐渐蚕食。”

  “不说其他,当下的李信,便是血淋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