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宇文宪献计,诛杀冒顿单于!(求票)-《全民领主:气运争锋,昭昭有唐》

  幽州以北,慕容垂与拓跋焘领兵攻入漠南。

  此地,乃是鲜卑宇文氏的放牧之地。

  两人到来之前,漠南遍地牛羊,所有牲畜皆要以毛色分群而治。

  只是因战乱到来,鲜卑宇文氏不得不在各地官员的指挥下退入北地郡。

  然而,其中却也有例外。

  “外面有一人自称是宇文宪,请求面见高将军!”

  高仙芝听到士卒来报,眉头微皱。

  良久,他才想起宇文宪是谁。

  宇文泰之子,一生在针对北齐的战事上功勋卓著。

  邙山之战,河阴之战,晋阳之战,邺城之战中皆有他的身影。

  可惜,功高盖世,落了个飞鸟尽,良弓藏的悲剧下场,实在有些配不上他的战绩。

  “即刻将人请来!”

  高仙芝起身,又将桌案上的情报收起。

  不多时,面无表情的宇文宪走入中军大帐。

  “草民宇文宪,拜见高将军!”

  高仙芝沉声道:“如今前线战事吃紧,你不如直接说出来意,我也好决定你的去留。”

  其实场上不止他一人。

  正所谓,一人为私,两人为公。

  况且大战之际,主将会见其他陌生人绝对是大忌。

  因此,营帐内,自然有不良人在旁光明正大地做记录。

  宇文宪也没有卖关子,回禀道:“草民有破拓跋焘大军之策。”

  高仙芝眼前一亮,立刻问道:“什么计策?”

  目前,幽州之战分属两处战场。

  上谷郡的姜邯赞对阵慕容垂,小落下风。

  好在是禁军骁勇,虽然屡遭挫败,可却军容完整,伤损不大。

  而且所谓占据上风的慕容垂也没讨到多少好处,碰了一鼻子灰。

  毕竟姜邯赞就算打不赢,他倚仗地形的防守反击战术也有点克制慕容垂。

  关键是姜邯赞背靠幽州富庶之地,粮草食之不尽,兵甲用之不完,更让慕容垂脑壳疼。

  同理,渔阳郡战场的高仙芝在对阵拓跋焘时也很被动。

  因为拓跋焘此番带来了他麾下的所有武将。

  长孙嵩,北魏开国元勋,战术风格稳健持重,且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

  前期不仅稳定了北魏政局,更是巩固了北魏在北方的防御体系。

  与其正面交锋,高仙芝小占上风。

  可却因兵力捉襟见肘,屡次罢战退兵。

  杨大眼,北魏中后期军事上的顶梁柱之一。

  史料中评价他为少有胆气,勇冠六军,骁捷异常。

  斯巴达克斯与之正面交战,两人在力量上不分伯仲,可敏捷程度上却是杨大眼稍胜一筹。

  剩下一位,同样是北魏开国元勋,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多次灭国之战的奚斤。

  战场上,之前牵制他的是贞德。

  可因为对华夏兵法的不熟悉,贞德多次遭到正面破袭。

  好在是仗着天赋和鸢尾花骑士团的战力扳回一局,要不然贞德就算不输,多少也要吃点亏。

  而且以上三四轮交锋,北魏的拓跋焘都没有下场干涉,仅仅是提供君主光环加持而已。

  因此,高仙芝判断,要是拓跋焘下场的话,自己多半要吃亏,所以就一直坚守不出。

  然而,又有哪一个将领不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

  坚守不出,阻挡慕容垂和拓跋焘虽然也是一份功绩,可却远不如直接将其打退的功劳大。

  只是基于李玄常胜不败的战绩,高仙芝才不敢乱来。

  否则,他身为禁军一员,要是被拓跋焘正面打败,便会影响到李玄的声名与威慑力。

  可宇文宪也不是小角色。

  要不然,他也不会一下子就心动。

  “北魏治下有不少宇文氏族人,其首领常与我有书信往来!”

  “草民请命单骑前往,收降宇文氏族人,拜于侯爷麾下!”

  宇文宪单膝跪地,神情肃然。

  高仙芝虽不为所动,可他却捕捉到了两个重点。

  一是宇文宪单骑前往,便说明自己不用冒意外风险。

  二是鲜卑中的三大氏族依旧存在矛盾,否则宇文氏绝不会和宇文宪有书信往来。

  “此事必须由侯爷亲自定夺。”

  “你且在军营内稍等几日,等侯爷回复。”

  高仙芝没有越权拿主意。

  即便自己有临阵决断权,可他却不能乱用。

  毕竟李玄虽放权给驻外将领,可前提却是他能镇得住驻外将领。

  因为长安城自建立以来,大小战役,李玄皆有参与。

  而且诸多大战,皆是李玄打出关键一击。

  因此,说他是长安城军功第一人,绝不会有任何人站出来反驳。

  高仙芝上辈子已经吃了亏,如今自然不会重蹈覆辙。

  ……

  并州,朔方郡。

  烽火四起,狼烟腾空。

  李玄策马上前拔刀,直指前方营垒。

  “进攻!”

  数万大军从东南西三面全线出击,其中更有骁果军等精锐。

  营垒内,残存的匈奴下马举弓抛射,六夷禁卫则在寨墙之上抵御己方攻势。

  六日前,李玄采用断水源,火攻,各种攻城器械地毯式轰炸等手段,轮番削弱冒顿单于的力量。

  一来是里面的人死不投降。

  二来则是李玄为了保存手上的精锐战力。

  虽然在极短时间之内全歼冒顿单于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可世上却没有两全之法。

  因此,李玄必须在保存精锐,以及不惜一切代价全歼冒顿单于之间做抉择。

  显然,李玄早在收网之时就已经做出决定。

  数十名步兵推着冲车猛击寨门。

  不多时,多次遭到打击的寨门终于坚持不住。

  “杀!”

  寨门倒下的瞬间,冒顿单于率领残兵发起决死冲锋。

  以他的野心,李玄绝不会留着自己。

  否则,他也不会坚持到现在。

  “冒顿单于,今天便是你的死期!”

  秦琼策马杀出,马槊劈头盖脸砸向前去。

  冒顿单于面色大骇,举兵格挡。

  可两把兵器碰撞的一瞬间,冒顿单于便被当场震落下马。

  “死!”

  秦琼双眼怒瞪,马槊直接将冒顿单于胸甲扎穿。

  “贼首已死!”

  秦琼怒声大吼,震慑全场。

  匈奴大惊失色,不再结阵迎战,四处逃窜。

  “一个不留!”

  尉迟恭和程咬金领兵杀出,围剿剩下的顽固之徒。

  冒顿单于是因为身份问题,李玄不接受他的投降。

  而如今的逃兵则是冒顿单于的死忠分子,更没必要留着他们。

  “末将韦孝宽,参见侯爷!”

  战斗一结束,头上打着绷带的韦孝宽,便立刻前来向李玄复命。

  “此战,你当居首功!”

  李玄第一句话,便给予韦孝宽高度评价。

  当然,韦孝宽的战绩也是有目共睹的。

  毕竟为了避免冒顿单于提前有所察觉,李玄就给临戎县添了三千五阶士卒。

  可韦孝宽却以三千五阶士卒与之前留守的两千守军,顶了冒顿单于两个多月。

  要是没有他争取的时间,李玄的口袋不仅收不紧,反而会遭到冒顿单于反制。

  结果肯定不会有太大变化,可损失却绝对会让并州伤筋动骨。

  不管怎么说,冒顿单于都是中立之王。

  况且击败和彻底消灭在战略上属于不同的两种概念,所以韦孝宽的功绩才能凸显而出。

  “即日起,韦孝宽升任安北将军!”

  “朔方,五原,云中,雁门四郡防务,皆由你全权负责!”

  “卫青,你立刻领兵出击,前去攻占冒顿单于的单于庭!”

  “李牧,你就地休整,等到兵力恢复,再北上与我会合!”

  “其余人……立刻随我北上!”

  李玄冷声下令。

  众人领命,相继离去。

  正当禁军整军北上之际,秦琼却突然寻到李玄。

  “侯爷,所有东西都是末将从冒顿单于身上搜出来的!”

  李玄将东西一一拿起,查看信息。

  其中有四枚虎符。

  鸣镝骑,六夷禁卫,单于护卫,匈奴射雕手。

  剩下一件则是匈奴大单于才有资格继承的圣物,祭天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