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嚏!”萱儿恹恹地靠在阿娘的怀里打了好几个喷嚏。
丹娘摸了下女儿的额头感觉有点儿烫。
“是不是发热了?”姚十三将小胖喜放在马车凳子上。
今儿早上起来,萱儿就有点蔫蔫儿的,她特意给两个小孩儿买的甜糕都只吃了两口。
“有点儿。”丹娘低头看着女儿,“萱儿,有没有哪儿难受?”
萱儿倚在阿娘的怀里,“头难受。”
姚十三敲了敲车厢,朝外面的车夫喊道,“去医馆。”
丹娘满眼的歉意,“对不起,又耽误事儿了。”
姚十三瞪了她一眼,“孩子就是最大的事儿,不去医馆才是耽误事儿。”
金州的所有医馆都在忙碌着。
“现在全城都没有药了,孩子还不严重,熬一熬吧。”
连着问了好几个医馆都没有药了。
十天前金州发生了雪灾,毁坏的房屋无数,冰天雪地生病的人也多。
尤其是冻伤和风寒。
现在其他的病都好说,就伤寒没有药了。
丹娘也不由地着急了起来,没想到最为寻常的药反而买不到了。
“那我们快些进京,京城的医馆应该有药。”
“现在别无他法,进京吧。”
姚十三也皱起了眉头来,小儿高热发展很快,一转眼的功夫就会浑身滚烫。
回到马车上,萱儿已经难受得躺下了,小脸儿也没了血色。
“萱儿!”丹娘将女儿抱在怀里,“好烫!”
车夫回头看了一眼,给她们支了一招。
“要不你们去城西看看,因为雪灾现在所有的药都在那边。”
“听说从京城来的大人是个好人,你们去求求他,应该会给你们药。”
城西大半都是金州的贫户,房子不结实,经受不起雪灾的侵袭。
已经有官兵开始抢修。
路边上有粥棚,有药棚。
丹娘抱着萱儿就往药棚跑,“大夫我女儿……”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药棚的伙计轰出来了。
“吵吵什么!没看到大家都在排队吗!”
“再说你穿得这么好,还要在这里抢穷人的药!”
丹娘忍着泪,“我女儿发热,全城的药都没有了,我不白拿,我可以买!”
“你买?”小厮犹豫了下。
管事妈妈走了出来,“我们的药不卖,这些都是我们小姐心善捐献出来的药。”
她看了丹娘一眼,“你们不符条件,不能领。”
“可我女儿现在滚烫,没有药她会烧坏的,我知道我没资格拿,可以花钱买。”
姚十三一下车就看到药棚的管事妈妈,是昨天打伤孩子的仆妇。
伪善之人。
她转头看向刚刚拿到药的年轻姑娘,“姑娘,你这药卖吗?”
那姑娘看了她一眼,“不卖,我爹也风寒了。”
后面走上来的一个年轻男子,“你要买?”
男子看了她一眼,“二两银子,你要不要。”
“要。”姚十三掏钱买下了他的药。
男子一喜,一包才十几文的风寒药,一转手就卖了二两。
他的眼睛一转,“一副药可治不好风寒,你还要不要,我去帮你拿。”
“只要你能拿来,我就买。”
现在三个孩子,萱儿发热了,有可能芙儿也会发热。
男子立刻喜滋滋地又去排队了。
丹娘双眼通红地抱着萱儿回来了,“怎么办,他们不给我药。”
姚十三将刚买到的药给她,“不是每个人都得了风寒,他们没有得病的人就不需要药,我找他们买。”
“你先带孩子回客栈,给小二一点儿赏钱,让帮你煎药。”
丹娘拿着药喜极而泣,“是我急糊涂了,他们不卖,我们可以找不需要药的人买。”
姚十三拍了拍她的肩,“我再多买点儿,三个孩子呢,以防万一。”
丹娘点点头,“那你小心点儿,那群人凶着呢。”
相比药棚,粥棚排队的人更多。
姚十三直接走向蹲在墙根儿的人,“老乡我想问问,你们领这个药有次数限制吗?”
其中一个中年男人抬头看了她一眼,“你问这个干吗。”
她也不瞒着,直接道,“我家有孩子发热,现在全城的伤寒药都没有了,只有这里才有。”
“药棚说我没资格领,你们要是不需要用药,你们去帮我领一份儿,我出钱买!”
“你愿意出多少钱?”
姚十三,“两百文。”
以酒楼小厮为例,一个月一两,他们要是排五次队,就能换一两,抵得上一个月的工钱。
“我去排队!”
“我也去!”
刚刚在墙角喝粥的四个人都去排队了。
药棚排队的人没有那么多,第一个卖给他药的男人兴冲冲地回来了。
“来了!药来了!”
一包药二两,他排个十趟不是就有二十两了!
他想得很美好,但是姚十三不会再这么高的价收了。
“两百文,你如果还卖,我就要。”
“你不是说不是二两吗?怎么就两百文了?!”
二两可是两千文,突然变成了二百文,他当然不满意了。
姚十三笑了下,“第一包是因为是着急要,所以我愿意花二两买,但现在不急了。”
“况且你这可是无本买卖,二百文已经是血赚了。”
男子有些不甘,二两变二百文。
他还在犹豫的时候,刚刚去排队的几人回来了。
姚十三同他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一天两副药,莫约两三天就能好。
这几个人再排三四趟,也就差不多了。
不花钱领来的药,转手就能卖钱,这几人又接着排队。
前面那男子见她一下收了这么多药,咬牙也卖了。
毕竟这玩意儿也不能当饭吃啊。
排到第三回的时候,发药的小厮终于发现了不对劲。
“你不是拿过了吗?怎么又是你?!”
被捉住的人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后面排队的人发现不对,转头就跑了。
挣钱可以,挨打可不能。
姚十三藏在巷子拐角,她转身就准备走,迎面却碰上杨舒月。
“这位娘子的做法,是不是太利益熏心。”
“我家免费发药,你使人拿这么多,想做什么,倒卖吗?”
姚十三轻笑了一声,“一副十几文的药,我花两百文买回来,我倒卖给谁?”
杨舒月的手里握着一只精巧的小手炉,她的眸底闪过一丝轻视。
“现在全城都没有的药,十几文?娘子可真会算账。”
姚十三也不想同她争辩,转身就要走,“我没偷也没抢,小姐管不着我做什么。”
“拦住她!”杨舒月秀眉颦蹙,“我管不着你,但是你手里的药放下。”
两个小厮立刻拦住她的去路。
姚十三皱起眉来,“光天化日之下,你还想抢不成。”
“我家孩子高热买不到药,才从不需要药的人手上买药。”
“我要药,他们要钱,你们要善名,各得所需。”
杨舒月的脸上闪过一丝的不耐,“你可以走,我不为难你,但是药留下。”
姚十三将绑好的一串药抱在怀里,“这是我买的!”
这时看热闹的人也围拢了过来。
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她是来抢东西的。
“怎么回事?”
人群外传来一道清冷的男声。
人群自动分开,杨舒月走上前,“周大人,有人利用领药的百姓,大量收购进行倒卖。”
她回头看了姚十三,“被我抓了个现行。”
周从显看着像是突然出现在这里的姚十三,险些以为是自己看错了。
“你、你怎么在这儿?”
姚十三回头就看到已经好几个月没有看到的周从显。
“我在这儿怎么了。”
随后她站了起来,不满地拍了拍自己怀里的一串药,“什么利用,这是我自己花钱买的!”
她又扫了眼杨舒月,“你们要是真好心,就帮忙把药煎了!不知道冰天雪地的,柴伙木炭才是最贵的吗!”
她松了一口,好歹是老熟人了。
遇到周从显比遇到萧恕好点儿……
也不一定。
万一也和萧恕一样,把她当做可以分食孟家西北营的香饽饽呢?
想到这儿,她抬步就要走。
“你不能走……”
杨舒月还想拦着她,周从显打断她。
“她是我……我朋友,杨小姐去忙吧。”
他转身就追了出去。
巷子口牵着马的季小满,使劲儿揉了揉眼睛。
他!他没有眼花吧!
刚刚那是,姜姐姐?!
周从显追上,一时张嘴不知道要说什么。
姚十三,“你跟着我做什么,雪灾救援不是很忙吗。”
周从显还不知道定县发生了什么,“你怎么了来金州了,收粮?”
“不对,魏寻月前才来信,说开年后去肃州收药材,和金州两个方向呢。”
“你这么这么远来金州收粮,船去收药材了,你坐车来收?”
“现在也不是收粮的季节……”
姚十三猛地停住脚步,“周大人,从前怎么没有见你这么闲。”
周从显,“……你从定县这么远来,我作为芙儿和小胖喜的爹爹……”
“诶,不对,双儿和魏寻出门了,你来了金州,两个孩子谁看……”
“周大人。”
一队巡逻的官兵路过,为首的人双手抱拳,他的手里还拿着一张人像画。
姚十三转过身,侧身而立。
周从显双手抱拳,“程捕头,又有通缉令吗。”
这些日子一起救援,他们已经比较熟了。
程捕头摇头,“不是,这是从禹州发来的画像,说是成王府王妃服气出走,让我们留意。”
“成王府王妃?”周从显还没有听说萧恕什么时候要娶正妃了。
姚十三的呼吸都差点儿停了。
她慢慢背过身去。
“诶,不对,你转过来。”
丹娘摸了下女儿的额头感觉有点儿烫。
“是不是发热了?”姚十三将小胖喜放在马车凳子上。
今儿早上起来,萱儿就有点蔫蔫儿的,她特意给两个小孩儿买的甜糕都只吃了两口。
“有点儿。”丹娘低头看着女儿,“萱儿,有没有哪儿难受?”
萱儿倚在阿娘的怀里,“头难受。”
姚十三敲了敲车厢,朝外面的车夫喊道,“去医馆。”
丹娘满眼的歉意,“对不起,又耽误事儿了。”
姚十三瞪了她一眼,“孩子就是最大的事儿,不去医馆才是耽误事儿。”
金州的所有医馆都在忙碌着。
“现在全城都没有药了,孩子还不严重,熬一熬吧。”
连着问了好几个医馆都没有药了。
十天前金州发生了雪灾,毁坏的房屋无数,冰天雪地生病的人也多。
尤其是冻伤和风寒。
现在其他的病都好说,就伤寒没有药了。
丹娘也不由地着急了起来,没想到最为寻常的药反而买不到了。
“那我们快些进京,京城的医馆应该有药。”
“现在别无他法,进京吧。”
姚十三也皱起了眉头来,小儿高热发展很快,一转眼的功夫就会浑身滚烫。
回到马车上,萱儿已经难受得躺下了,小脸儿也没了血色。
“萱儿!”丹娘将女儿抱在怀里,“好烫!”
车夫回头看了一眼,给她们支了一招。
“要不你们去城西看看,因为雪灾现在所有的药都在那边。”
“听说从京城来的大人是个好人,你们去求求他,应该会给你们药。”
城西大半都是金州的贫户,房子不结实,经受不起雪灾的侵袭。
已经有官兵开始抢修。
路边上有粥棚,有药棚。
丹娘抱着萱儿就往药棚跑,“大夫我女儿……”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药棚的伙计轰出来了。
“吵吵什么!没看到大家都在排队吗!”
“再说你穿得这么好,还要在这里抢穷人的药!”
丹娘忍着泪,“我女儿发热,全城的药都没有了,我不白拿,我可以买!”
“你买?”小厮犹豫了下。
管事妈妈走了出来,“我们的药不卖,这些都是我们小姐心善捐献出来的药。”
她看了丹娘一眼,“你们不符条件,不能领。”
“可我女儿现在滚烫,没有药她会烧坏的,我知道我没资格拿,可以花钱买。”
姚十三一下车就看到药棚的管事妈妈,是昨天打伤孩子的仆妇。
伪善之人。
她转头看向刚刚拿到药的年轻姑娘,“姑娘,你这药卖吗?”
那姑娘看了她一眼,“不卖,我爹也风寒了。”
后面走上来的一个年轻男子,“你要买?”
男子看了她一眼,“二两银子,你要不要。”
“要。”姚十三掏钱买下了他的药。
男子一喜,一包才十几文的风寒药,一转手就卖了二两。
他的眼睛一转,“一副药可治不好风寒,你还要不要,我去帮你拿。”
“只要你能拿来,我就买。”
现在三个孩子,萱儿发热了,有可能芙儿也会发热。
男子立刻喜滋滋地又去排队了。
丹娘双眼通红地抱着萱儿回来了,“怎么办,他们不给我药。”
姚十三将刚买到的药给她,“不是每个人都得了风寒,他们没有得病的人就不需要药,我找他们买。”
“你先带孩子回客栈,给小二一点儿赏钱,让帮你煎药。”
丹娘拿着药喜极而泣,“是我急糊涂了,他们不卖,我们可以找不需要药的人买。”
姚十三拍了拍她的肩,“我再多买点儿,三个孩子呢,以防万一。”
丹娘点点头,“那你小心点儿,那群人凶着呢。”
相比药棚,粥棚排队的人更多。
姚十三直接走向蹲在墙根儿的人,“老乡我想问问,你们领这个药有次数限制吗?”
其中一个中年男人抬头看了她一眼,“你问这个干吗。”
她也不瞒着,直接道,“我家有孩子发热,现在全城的伤寒药都没有了,只有这里才有。”
“药棚说我没资格领,你们要是不需要用药,你们去帮我领一份儿,我出钱买!”
“你愿意出多少钱?”
姚十三,“两百文。”
以酒楼小厮为例,一个月一两,他们要是排五次队,就能换一两,抵得上一个月的工钱。
“我去排队!”
“我也去!”
刚刚在墙角喝粥的四个人都去排队了。
药棚排队的人没有那么多,第一个卖给他药的男人兴冲冲地回来了。
“来了!药来了!”
一包药二两,他排个十趟不是就有二十两了!
他想得很美好,但是姚十三不会再这么高的价收了。
“两百文,你如果还卖,我就要。”
“你不是说不是二两吗?怎么就两百文了?!”
二两可是两千文,突然变成了二百文,他当然不满意了。
姚十三笑了下,“第一包是因为是着急要,所以我愿意花二两买,但现在不急了。”
“况且你这可是无本买卖,二百文已经是血赚了。”
男子有些不甘,二两变二百文。
他还在犹豫的时候,刚刚去排队的几人回来了。
姚十三同他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一天两副药,莫约两三天就能好。
这几个人再排三四趟,也就差不多了。
不花钱领来的药,转手就能卖钱,这几人又接着排队。
前面那男子见她一下收了这么多药,咬牙也卖了。
毕竟这玩意儿也不能当饭吃啊。
排到第三回的时候,发药的小厮终于发现了不对劲。
“你不是拿过了吗?怎么又是你?!”
被捉住的人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后面排队的人发现不对,转头就跑了。
挣钱可以,挨打可不能。
姚十三藏在巷子拐角,她转身就准备走,迎面却碰上杨舒月。
“这位娘子的做法,是不是太利益熏心。”
“我家免费发药,你使人拿这么多,想做什么,倒卖吗?”
姚十三轻笑了一声,“一副十几文的药,我花两百文买回来,我倒卖给谁?”
杨舒月的手里握着一只精巧的小手炉,她的眸底闪过一丝轻视。
“现在全城都没有的药,十几文?娘子可真会算账。”
姚十三也不想同她争辩,转身就要走,“我没偷也没抢,小姐管不着我做什么。”
“拦住她!”杨舒月秀眉颦蹙,“我管不着你,但是你手里的药放下。”
两个小厮立刻拦住她的去路。
姚十三皱起眉来,“光天化日之下,你还想抢不成。”
“我家孩子高热买不到药,才从不需要药的人手上买药。”
“我要药,他们要钱,你们要善名,各得所需。”
杨舒月的脸上闪过一丝的不耐,“你可以走,我不为难你,但是药留下。”
姚十三将绑好的一串药抱在怀里,“这是我买的!”
这时看热闹的人也围拢了过来。
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她是来抢东西的。
“怎么回事?”
人群外传来一道清冷的男声。
人群自动分开,杨舒月走上前,“周大人,有人利用领药的百姓,大量收购进行倒卖。”
她回头看了姚十三,“被我抓了个现行。”
周从显看着像是突然出现在这里的姚十三,险些以为是自己看错了。
“你、你怎么在这儿?”
姚十三回头就看到已经好几个月没有看到的周从显。
“我在这儿怎么了。”
随后她站了起来,不满地拍了拍自己怀里的一串药,“什么利用,这是我自己花钱买的!”
她又扫了眼杨舒月,“你们要是真好心,就帮忙把药煎了!不知道冰天雪地的,柴伙木炭才是最贵的吗!”
她松了一口,好歹是老熟人了。
遇到周从显比遇到萧恕好点儿……
也不一定。
万一也和萧恕一样,把她当做可以分食孟家西北营的香饽饽呢?
想到这儿,她抬步就要走。
“你不能走……”
杨舒月还想拦着她,周从显打断她。
“她是我……我朋友,杨小姐去忙吧。”
他转身就追了出去。
巷子口牵着马的季小满,使劲儿揉了揉眼睛。
他!他没有眼花吧!
刚刚那是,姜姐姐?!
周从显追上,一时张嘴不知道要说什么。
姚十三,“你跟着我做什么,雪灾救援不是很忙吗。”
周从显还不知道定县发生了什么,“你怎么了来金州了,收粮?”
“不对,魏寻月前才来信,说开年后去肃州收药材,和金州两个方向呢。”
“你这么这么远来金州收粮,船去收药材了,你坐车来收?”
“现在也不是收粮的季节……”
姚十三猛地停住脚步,“周大人,从前怎么没有见你这么闲。”
周从显,“……你从定县这么远来,我作为芙儿和小胖喜的爹爹……”
“诶,不对,双儿和魏寻出门了,你来了金州,两个孩子谁看……”
“周大人。”
一队巡逻的官兵路过,为首的人双手抱拳,他的手里还拿着一张人像画。
姚十三转过身,侧身而立。
周从显双手抱拳,“程捕头,又有通缉令吗。”
这些日子一起救援,他们已经比较熟了。
程捕头摇头,“不是,这是从禹州发来的画像,说是成王府王妃服气出走,让我们留意。”
“成王府王妃?”周从显还没有听说萧恕什么时候要娶正妃了。
姚十三的呼吸都差点儿停了。
她慢慢背过身去。
“诶,不对,你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