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5 章 我是不是红不了啊-《三国:祖龙后裔,开局与吕布同门》

  汝南·平舆

  如果说袁家在汝南的影响力很大,基本上所有人都尊敬他们。

  那么许邵在汝南的影响力就朝着反方向越走越远。

  基本上所有人都敬他三分。

  当然,敬的不是他的人,而是他那张嘴。

  作为汝南郡的舆论话事人,著名脱口秀节目月旦评的主持人之一,靠着一张犀利的嘴巴火出了圈。

  尤其是在秦昭名震天下之后,许邵的口碑越来越爆,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

  “事先声明,现在我是月旦评唯一的主持人。”

  许邵抬起头,对着对面的一名文士正色道。

  “呃...许先生,那你兄长许靖呢?”

  文士略显迟疑的问道。

  砰——

  “你到底谁啊?”

  “你不是来讨评的嘛?”

  “你问许靖干什么,他难道还比我厉害不成?”

  “你自已看看那面墙,他许靖评价过的都糊了,只有我评价过的起飞了。”

  许邵面露不悦之色,指着一面张贴有月旦评被评人名单的墙壁。

  “这红榜和黑榜...”

  文士走到墙壁面前,满是费解的看着两个榜单。

  “红榜,是成功出仕的,而且还混得风生水起。”

  “目前红榜第一就是当今镇北将军、冠军侯了。”

  “你看看,这还不能看到我比许靖那个废物强多少吗?”

  “黑榜第一是许靖评的,红榜第一是我评的。”

  “所以,如果继续留许靖主持月旦评,那只会给我抹黑,我就把他驱除了。”

  许邵走到文士身旁,指着红榜第一解释道。

  “孔伷...孔家的人你们都敢黑啊。”

  文士一脸震惊的看着黑榜第一的孔伷。

  “别说孔家了,袁家我也评过啊。”

  “你看看红帮,我评价过好几位袁家的人,现在都出息了。”

  许邵很是不屑的嗤笑一声,然后指了指红榜上的几名姓袁的。

  袁绍、袁术、袁基全部在榜。

  “在下戏志才,恳请许先生评我。”

  戏志才拱了拱手,正色道。

  “嘿,你怎么骂人呢!”

  许邵脸色一黑,指着戏志才怒道。

  “...”

  “我就叫戏志才。”

  戏志才连忙解释道。

  “...”

  “咳咳,寒族啊。”

  “你这样不好,我就算评了你你也出息不了。”

  “我给你改个名字吧,就叫戏忠,字志才。”

  许邵轻咳两声,捋了捋胡须说道。

  “这...名字乃是家父生前所起...”

  戏志才面露犹豫之色。

  “你要是不同意那你就可以走了。”

  见他还在犹豫,许邵立刻冷着脸指着门。

  “我改,我改!”

  “不知道许先生打算如何评价我?”

  戏志才连忙服软,开口询问道。

  “拿来。”

  许邵朝着戏志才伸了伸手。

  “哦,我懂。”

  戏志才面露恍然之色,立刻在身上摸索了一番。

  经过一番折腾,终于是摸到了两枚铜板,然后放在了许邵的手中。

  “...”

  “你在羞辱我?”

  许邵看着手心中躺着的两枚铜板,怒道。

  “我身上就这两枚铜钱了。”

  戏志才低着头,一脸羞愧的低声道。

  啪嗒——

  “我说的是钱的问题吗?”

  “我,许邵,开月旦评从来不为赚钱,你竟然拿钱来羞辱我!”

  许邵将钱丢在地上,怒不可遏地吼道。

  开玩笑,他许邵缺钱吗?

  缺,但也不缺。

  缺是因为他从来不收钱。

  不缺是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已想要钱,分分钟就可以有大把的钱进入他的口袋。

  他开月旦评也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名。

  “对不起,戏某唐突了。”

  戏志才蹲下身子,将两枚铜钱捡起。

  “看在你很穷的份上,这次就这么算了。”

  看着戏志才身上满是补丁的儒袍,许邵面色缓和了一些。

  “那,我该怎么做?”

  戏志才拱了拱手,而后好奇的问道。

  “包装。”

  “然后打出名气,最后加入仕途。”

  “你跟我说说你的故事吧,我看看有什么可取之处。”

  许邵坐了下来,伸手朝着对面的座位做了个请的手势。

  “好。”

  戏志才坐到了对面。

  “我的一生比较坎坷,我出生在颍川是一个落魄寒门...我的父亲在我五岁那年就去世了,我的母亲也在我六岁那年因伤心过度走了...”

  “我交了一些朋友,因此获赠书籍能够有机会博览群书...后来...”

  戏志才面露追忆之色,将自已前二十年的经过说了一遍。

  “嘶...太平了,没有故事性。”

  许邵将口中的水咽下后,皱着眉头说道。

  “这...我是不是红不了啊?”

  戏志才很沮丧的问道。

  “怎么可能,你既然求到了我,那我就一定让你上红榜。”

  “但你想要红,太过平淡就不行,别人平淡能红是因为人家家庭优渥,你就不能那么说了。”

  “这样吧,我给你改一下。”

  许邵神色严肃,开口对戏志才解释道。

  “嗯,请先生助我。”

  戏志才点了点头,满含期待的看着许邵。

  沉默良久,许邵一直抚摸着下颌上的胡须。

  时而皱眉,时而舒展。

  “你出生那天白虹贯日,井口彩虹三日未散。”

  “你三岁识字、五岁能文,在你父亲生辰那天,你作了一首诗给他祝寿。”

  “你父亲听到后倍感喜悦,后来你父亲病故之后,你母亲伤心过度。”

  “我朝最重孝道,昔日黄香事父尽孝,你就是事母尽孝。”

  “在你母亲弥留之际,想要吃一口鲤鱼,你就趴在冰上融化了河冰,从而让你母亲吃到了鲤鱼。”

  许邵一边想一边给戏志才说道。

  “那这是不是骗人啊...”

  戏志才咬了咬牙,反驳道。

  “这怎么能是骗人呢?”

  “我问你,假如你母亲真想在大冬天吃口鲤鱼,你卧不卧。”

  许邵脸色一板,反问道。

  “卧。”

  戏志才毫不迟疑地点了点头。

  “那不就得了。”

  “你没做过,不代表你不会做。”

  “咱们这不是骗人,只是用一种夸张的手法来阐述你的孝心,这是骗人嘛,看着我的眼睛,回答我!”

  许邵睁大眼睛,质问道。

  “不是,不是骗人。”

  戏志才点了点头。

  “嗯,评语我想好了。”

  “颍川戏志才,卧冰求鲤以事母,其孝感天;三岁识文,五岁能诗,才学卓绝,必成大器!”

  许邵抚摸着胡须,高声说道。

  “这样会有傻子信吗?”

  戏志才面露担忧之色的问道。

  “你放心,只要有人信了,那他就是那个傻子。”

  许邵十分认真的点了点头。

  砰——

  就在这时,月旦评的门被一名青年一脚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