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章 吾儿类我-《三国:祖龙后裔,开局与吕布同门》

  消化了一下这个重磅消息,秦昭心中的大石头也落了地。

  好啊,这下就好了!

  自已爹不是个忠君爱国的人。

  “我能接受啊。”

  “我本来就不是什么忠君爱国的人。”

  秦昭看着老爹,开口说道。

  “啊?”

  秦澈没想到,秦昭的接受能力竟然这么强。

  他还担心儿子接受不了呢。

  “其实你应该早点告诉我的。”

  “眼下天下就要大乱了,还记得我上回回来告诉你的事吗?”

  “我让你准备的你准备了吗?”

  秦昭看向秦澈,询问道。

  “你怎知天下就要大乱?”

  秦澈颇感意外的问道。

  “太平道张角那么多的教众,你觉得他要干什么?”

  秦昭微微皱眉,反问道。

  “你一直在山上,竟然会知晓太平道的事。”

  秦澈面露不可思议之色的看向秦昭。

  “什么意思,父亲,你也知道?”

  看着老爹的神色,秦昭狐疑的问道。

  “我与张角有过一面之缘。”

  “为父对他了解虽然不多,但只言片语间倒是满口仁义慈爱,对于百姓很是看重。”

  “再加上,这些年他的太平道规模越来越大,为父心中难免有些猜测。”

  秦澈捋了捋胡须,神色无比严肃的说道。

  他身为秦家家主,一心只想着推翻大汉重立大秦。

  故而会对这方面比较关注。

  “孩儿以为,时机马上就要到了。”

  秦昭笑了笑,说道。

  “胡闹!”

  “大汉虽然颓靡不振,但余威尚在。”

  “张角看似有百万之众,但真要起事,推翻大汉的几率小的可怜。”

  秦澈呵斥了一句,神色严肃的提醒道。

  “父亲以为孩儿说的是和张角一起举事造反?”

  秦昭看向秦澈,问道。

  “不然呢?”

  “你打算如何?”

  秦澈略感诧异的问道。

  “父亲以为,突然间太平道百万教徒造反,以朝廷现有的兵力该如何应对?”

  秦昭反问道。

  “大汉目前的兵力并不多,常备军只有30多万。”

  “但这些士兵绝大多数无法调动,内郡武器多集中在郡治武库导致各县兵力空虚。”

  “中央军因为卖官,空有装备而战斗力低下。”

  “若是突然举事,必是朝野震动,狗皇帝应该会下令募兵。”

  秦澈背负双手,分析的条理清晰。

  这些年,秦澈自从成为家主以来,就一直在关注着大汉的情况。

  否则以一个郡尉的官职,也难以将大汉的军队情况摸得如此透彻。

  “爹,你这么多年不白过呀。”

  “逆子!”

  秦昭一句不白过,差点没把秦澈给气死。

  “说正事。”

  “孩儿猜测,朝廷此番不仅要募兵,还要命令各郡太守参与围剿太平道。”

  “若是能够在此次事件中立下战功...”

  秦昭看向秦澈,说道。

  “原来你是这么想的。”

  闻言,秦澈不禁满意的看了儿子一眼。

  “等立下战功后,孩儿便能获得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我观大汉已经风雨飘摇,一旦内部出现问题,便是我大秦兴起之日。”

  秦昭笑着给秦澈描绘着计划。

  “好,吾儿类我!”

  秦澈倍感欣慰的夸赞道。

  “可别类你。”

  “要是像你一样,一辈子就我这么一个儿子,那老秦家还怎么...”

  “逆子,看鞭!”

  秦澈抽出腰间的皮带,怒气冲冲的朝着秦昭追了过去。

  ...

  后堂

  “父亲,你消消气。”

  “打也打了,骂也骂了。”

  秦昭给秦澈揉着肩,谄媚的笑道。

  “哼。”

  秦澈冷哼一声,不愿去理他。

  说到底,秦澈也认为自已不负责任。

  他口口声声的叮嘱儿子不要被美色所迷,他却怀念了发妻一辈子。

  以至于一生之中除了一个早夭的儿子外,就秦昭一个独子还活着。

  想到这里,秦澈就不由为儿子担忧起来。

  不行,必须得尽快弄几个孙子,好让秦家枝繁叶茂起来。

  “子皓,你和甄家的婚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去年的时候,甄家那边就催促了一番,人家姑娘已经及笄一年有余,若我秦家再不完婚,怕是会落人口实。”

  秦澈闭眼享受着儿子的按摩,轻声道。

  与甄家的婚事,是当年秦昭下山时自已提出的。

  当初系统还没觉醒,秦昭便想着傍个富婆,这辈子也就不用努力了。

  政坛有老爹这个郡尉,经济有甄家这个大树。

  “这件事目前有些来不及了。”

  “如今已经距离二月不到十日的时间,我们连中山郡都赶不到。”

  秦昭忍不住说道。

  “二月?”

  “二月怎么了?”

  秦澈睁开眼睛,微微转头看向儿子。

  “太平道起义,应该就在最近了。”

  秦昭没有过多隐瞒,将自已知道的事说了出来。

  “你是如何知道的?”

  秦澈皱了皱眉。

  “猜的。”

  “如今太平道已经壮大到再难有扩张。”

  “张角若真如父亲所说的那般在意百姓,必然会在近期有所行动。”

  “而春季朝廷筹备春耕,是举事最好时期。”

  秦昭随口解释道。

  “二月有些冷。”

  “若真如你所说,为何不是三月、四月?”

  “如果有人泄露消息呢?”

  “就像父亲说的,秘密知道的人少才是秘密。”

  听着儿子的分析,秦澈觉得颇有道理。

  “呼~”

  “你当初隐晦的跟我提起的几件事,为父都准备了一下。”

  “目前郡内府库有弩四千,甲具千余,刀四千,长矛一千,盾一千。”

  “另外,你三叔私底下豢养了八百死士,由你提及过的张辽操练。”

  “除了这些,为父这些年还通过职权之便,弄到了二百匹马。”

  秦澈长出了口气,将自已的准备说给了秦昭。

  这些东西,已经是他这个郡尉能够做到的极限。

  再多,就要引起怀疑了。

  毕竟,边郡的顶配就是四千郡兵,再多你是想造反么?

  “足够了。”

  听到秦澈竟然有这么多家底,秦昭立刻说道。

  这个起点已经很高了,没有什么可不知足的。

  “你有志气,为父替你开心。”

  “但这件事,一定要慎之又慎,在没有十足的把握之前,不可轻举妄动。”

  “为父,不想做秦家的罪人。”

  秦澈看向儿子,神色凝重的叮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