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9 章 黄忠投降-《三国:祖龙后裔,开局与吕布同门》

  “兄弟们,韩晞怀疑我投降了秦国。”

  “刚刚那女子是老夫的女儿,韩晞派人去抓她,他如此待我,我不想再为他效力了。”

  “老夫为这样的人而死,老夫觉得屈辱。”

  “不知诸位可愿意与我一同投降秦国?”

  黄忠站在众人面前,开口说道。

  一天的时间,黄忠考虑了很多。

  他如今才不过校尉,临时被授予了五千士兵,他就被韩晞这般猜忌。

  他还没有任何想法的时候,就派人去抓他唯一的女儿。

  如此行为,着实是让他伤心不已。

  显然,无论是韩晞还是素未谋面的刘表,皆非明主。

  君择臣,臣亦择主。

  在巨大的失望面前,黄忠还是决定投降。

  “我们愿意跟着黄将军!”

  “对,我们愿意跟着黄将军投降。”

  几乎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清一色的选择跟随黄忠投降。

  这些士兵虽然不聪明,但也不傻。

  黄忠都投了,他们要是不投,那岂不是要歇菜?

  如今跟着黄忠投降,那基本上只要黄忠混得好,他们以后就是黄忠的亲兵,真正的亲信了。

  何况人多了,总会有些人消息灵通,秦军待遇的优厚,就会传遍每一个军队之中。

  毕竟,在每次的招兵榜文上,待遇方面已经写得清清楚楚。

  “好,诸位弟兄既然信任黄某,日后有黄某一口吃的,就绝对不会让你们饿着。”

  “下山。”

  黄忠很是感动,保证了一番后,立即下令下山。

  山下

  一日之期已到,张辽等人在山下等候黄忠的答复。

  “张将军,假若我父亲宁死不降怎么办?”

  黄舞蝶偏头看向张辽,有些担忧的问道。

  知父莫若女,黄忠的性子很直也很烈,属于那种顺毛驴。

  不过其心底却满含忠义,弟弟年幼时,黄忠就经常教导黄叙大丈夫要存忠义之心。

  如果黄忠没有想通,最终决定为忠义死守孤山,那张辽又当如何?

  “两军交战,不是友军就是敌人。”

  “至于你,我会当作战利品送给陛下。”

  张辽一本正经的说道。

  辽哥不想要说谎,也没必要说谎。

  招降黄忠,是因为招降了他,便可以为接下来的战争打开一些局面,而非是惺惺相惜什么的。

  毕竟双方都没有打过,黄忠是否有本事谁又说得准?

  攻城略地,争得就是资源。

  土地、人口、女人、金钱、粮食,都是一场战争的战利品。

  “...”

  黄舞蝶叹了口气。

  女子的命运向来如此,她此问,不过是想要有个心理预期,好让自已早点接受。

  “张将军,黄某愿意率部投降,还望张将军能够善待吾等。”

  黄忠手捧宝刀,站在山腰上呼喊。

  “后退!”

  山下,听到喊声的张辽,立即下令大军后撤。

  哗啦——

  铠甲、盾牌发出声响,秦军数万将士整齐的向后撤出百米的距离。

  不多时,黄忠带着三千余士卒下了山。

  “败军之将黄忠,拜见张将军。”

  黄忠单膝跪地,捧着宝刀低下头颅。

  还未等黄忠的膝盖触地,张辽立即一把托住黄忠的手臂。

  “主将无能,连累三军。”

  “黄老将军今日非自已之过,乃是宛城的韩晞无能。”

  “何况,黄将军的女儿还在一旁,本将军可不想让你这个父亲在女儿面前受辱。”

  张辽看着眼前的黄忠,开口安慰道。

  他也是有子女的人,能够转换角度去思考。

  如果黄舞蝶不在此地,黄忠这一跪他倒也不会阻止。

  但这位女子,他可是打算送到宫中为妃的。

  大秦立国之后,张辽考虑的问题也多了起来。

  宫里可以没什么靠山,但不能没有任何消息。

  身为武将,若是将来被人诬陷了还不自知,那下场可就太惨了。

  “多谢张将军。”

  黄忠心中动容,连忙躬身一礼。

  “黄将军,我还希望黄将军能够配合我演一出戏。”

  张辽看着眼前的黄忠,低声说道。

  “戏?”

  黄忠有些狐疑的看向对方。

  “没错,夺下宛城之功,想来给黄将军当作投名状,应该能够获得陛下的器重吧?”

  张辽微微颔首,回头看向远处的宛城。

  “韩晞虽对我猜忌,可我已经投降背叛于他,若是倒戈相向...黄某岂不是成了忘恩负义之徒...”

  黄忠神色挣扎,有些为难。

  “黄将军,如今你已是我大秦的战将,而非荆州之将。”

  “大秦的军法便是,无条件服从。”

  “所以,你并非是忘恩负义,而是服从军令。”

  张辽神色严肃,开口说道。

  闻言,黄忠心中无奈的叹了口气。

  张辽将责任揽在自已身上,也算是给黄忠一个台阶下。

  若是他不借坡下驴,岂不是让张辽枉做小人?

  ...

  黄昏时分

  太阳西陲于山后,炊烟袅袅升起,秦军士卒正在烹煮着饭食。

  突然,黄忠率三四千人率众突围,趁着秦军疏于防备之际,经历一番血战杀出一条血路。

  “杀!!!”

  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在宛山方向传来。

  黄忠身上铠甲破碎,浑身浴血,手中大刀犹如血色匹炼一般。

  身旁身后不足千人浑身血污的士卒正跟着黄忠向宛城逃离。

  “追,休跑了黄忠!”

  “弟兄们,杀!”

  张辽等将怒不可遏,数千军队紧追不舍。

  陆陆续续,后方还有数万兵马追来,战场之上一片混乱不堪。

  “弟兄们,快逃,前面就是宛城了!”

  黄忠嘶声大吼,口中满是鲜血。

  宛城城墙上,原本对于黄忠已经基本判定投降了的韩晞等人,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逃出来的黄忠。

  “这...”

  韩晞脸色变幻,满是不解之色。

  “是黄将军!”

  “快,将军,快下令打开城门!”

  文聘脸色一喜,当即对着韩晞提议道。

  “不可!”

  “黄忠不可信啊!”

  “敌军就在后方紧追不舍,黄忠若是真降,此时开门宛城必破,到时吾等如何向大王交代?”

  吕介面色骤变,连忙阻止。

  “放屁,黄将军性情勇烈,怎能做屈膝之贼?”

  闻言,文聘怒骂道。

  “此一时彼一时,黄忠浑身浴血,其身边将士无一不是犹如血染。”

  “显然,他们定然是经历了一番血战,才趁机突围而出。”

  “若是我们现在还不开门,让将士们该如何作想?”

  邓济捋了捋须,一脸认真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