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9 章 现在他们投秦叫归顺-《三国:祖龙后裔,开局与吕布同门》

  昔日的少年,也成长为仅凭喝斥便可喝退胡狗的帝王。

  虽说吕布他们也能够杀败来敌,可终究是要付出一些伤亡的。

  秦人的命,可比胡狗珍贵,终有一日他会率大军凿穿大漠。

  臣服的,为大秦放牧,不臣服的,则化为滋养牧草的肥料。

  嬴昭这位少年已经成长,但另一位少年却在面对强敌时苦苦挣扎着。

  荆南·长沙

  凭借从袁术那里要来的几千部取以及父亲的旧部,孙策、周瑜在荆南打下了两个郡,更是被冠以小霸王之威名。

  而另外的两个郡则是投降孙策,与孙策共抗刘表。

  但经过长达近半年的交战,孙策颇感力不从心。

  “唉,荆南贫瘠,人口稀少,完全比不上荆州北部。”

  孙策叹了口气,颇有些心态不稳的感觉。

  自从打下两个郡后,孙策的兵马也从开始时的几千人,扩张到如今的两万之众。

  然而这已经是极限,他就是再想要扩编,就凭他的那两个郡,根本养不起太多的军队。

  “要我说,不如把桂阳、零陵二郡给夺来。”

  孙贲神色冷峻,提议道。

  不是自已的,总就没办法完全发挥出全部的实力。

  “不可啊。”

  “桂阳、零陵二郡皆降于将军,若是将军攻打他们,世人还有谁会投降将军?”

  张羡脸色一变,连忙严肃的劝说孙策。

  原本,张羡是长沙太守,但听说孙策率兵赶来,又寻思对方之父就是自已的前任太守,张羡只是象征性的抵抗了几下,便将长沙让给了孙策。

  否则,哪怕孙策骁勇善战,也没办法这么快的拿下荆南两个郡,从而使得桂阳、零陵投靠依附于他。

  正因为张羡于他有恩,孙策占据长沙后仍旧以张羡为太守。

  “仲景先生所言极是。”

  “只是眼下刘表与刘焉、曹操联合,我们仅凭两万人马、数十艘战船,怕是难以与之抗衡啊。”

  孙策点了点头,有些为难的说道。

  他也知道不能打,可是现在他的处境很难。

  “哥哥,他们可以有盟友,为什么我们不能?”

  一道稚嫩的声音在角落里传来,众人不禁闻声看去。

  小孩子不过八九岁的模样,赤髯碧眼,长得极具特色,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胡人。

  “权弟,你说的我当然也明白,可是现在我们与谁结盟?”

  孙策宠溺的笑了笑,声音温柔的问道。

  没错,这孩子正是威震逍遥津的孙十万。

  当然,他是被威震的那个。

  不过大帝本来就不精于统兵,而是善于权谋、精于算计。

  要知道,城府极深的大帝,可是连他哥哥孙策的孩子都在算计。

  “我们可以找大秦啊。”

  “我们的势力虽然比不过大秦甚至是任何一家诸侯,但如今我们却可以托住刘表。”

  “只要我们向大秦投诚,想来哥哥必定能够封侯拜将的。”

  孙权稚嫩的脸上十分认真,声音虽然嫩,却又十分的有说服力。

  对于孙权的见解,众人都不禁重视的盯着这个孩童。

  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见识和城府,貌似比他们这个主公还要屌。

  “伯符!”

  “好消息,我带来了好消息啊。”

  这时,周瑜从府外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一名孙策从未见过的文吏。

  “公瑾,不知这好消息可是这位先生来投?”

  孙策面带笑容,看向周瑜身旁的那人。

  “...”

  周瑜眼角微微抽搐。

  若非是有外人在,凭他和孙策的交情,他都想骂一句,你在想屁吃!

  “这位是大秦的使者,颍川荀谌荀友若,此番乃是奉了陛下之命,前来与我们商谈。”

  周瑜缓解了一下尴尬的表情,笑着为孙策介绍道。

  闻言,孙策心中一喜。

  这是刚打瞌睡就有人送来了枕头啊。

  就在刚刚,他们还在讨论和大秦结盟一事。

  “见过孙将军。”

  “老夫此番奉陛下之命前来,乃是想要问问将军,是否愿意归顺大秦。”

  “陛下为了展现诚意,特命我将孙将军的夫人送来。”

  “无论成与不成,全当是你我两家的友谊。”

  荀谌拱了拱手,而后抚须说道。

  将人家的夫人不远数千里的给送来,这份情,荀谌觉得够了。

  也确实如荀谌所想,孙策对于嬴昭的举动很是感激。

  袁术虽然死了,但袁家仍是体量不小的世家,何况他们本身就有婚约在身,袁术的女儿自然是他名义上未过门的妻子。

  这世上,又有几人像老刘家人一样,有着抛妻弃子的传统。

  “多谢陛下。”

  “孙策感激不尽。”

  孙策拱手朝着雒阳的方向重重一拜。

  见此情形,荀谌很是满意。

  在谈判一开始时,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只要前面谈的来,后面基本上大差不差,就算谈崩了,也不至于被噶了脑袋。

  “孙将军,我家陛下有言,若孙将军愿意归顺大秦,陛下将许将军平南将军之位,赐爵益阳侯。”

  “而将军麾下部将,在战后皆有封赏。”

  “诸位这般艰辛创业,不就是为了封妻荫子,何不归顺大秦,封侯拜将岂不美哉?”

  荀谌捋着胡须,劝说道。

  自从王朗在朝中当官后,他们这几个专门干外交的都学了一手岂不美哉。

  该说不说,这句话放在谈话的结尾进行诱惑,简直是太适合了。

  只可惜,他们学不来老王的大拇指。

  “公瑾,你怎么看?”

  孙策面有犹豫,连忙看向周瑜。

  这份基业不是他自已一个人打下来的。

  如果没有周瑜的帮衬,他想要打下荆南的长沙、武陵谈何容易。

  可以说,他们两个不是主仆而是合伙人。

  “如今天下局势已定,大秦国力日盛,就算我们侥幸夺下荆州也难以抗衡大秦。”

  “兄弟,适可而止。”

  周瑜表情变换,附在孙策耳边低声道。

  显然,周瑜也明白现在已经不是他们一展雄图的时候了。

  仅凭他们的兵马想要打刘表都难,就算运气好击败了刘表,他们又能怎样?

  大秦不日就会南下,他们根本没时间发育。

  与其到时候兵败被杀,不如趁着价值最高的时候归顺。

  要知道,现在他们投秦叫归顺,可若是等大秦的军队来的时候,那就叫投降了。

  “劳烦荀公回禀陛下,孙策愿率部曲归顺大秦。”

  “只待陛下大军南下之际,孙策必率军队起兵策应。”

  孙策拱手一拜,朗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