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4 章 袁术之终-《三国:祖龙后裔,开局与吕布同门》

  东汉末年,其实大家都给彼此保留着体面。

  只要双方没有私人恩怨,那么很少会有那种击败对方后,把对方家眷都给弄死的情况。

  除非对方的家眷如袁绍的儿子那样已经继承家业的。

  因为大家都明白一点,我们争得是这个江山,彼此之间的私怨并没有多少,上升不到杀人灭族这种犯忌讳的层面上。

  再加上对方肯定会有遗留下来的部曲、人才,你杀光了对方的家眷,那不是把人才往外推嘛。

  袁术深知这一点,也知道自已和秦昭没多少私怨。

  所以,他想用自已的死,送秦昭一个人情,从而使得自已的子女、部将能够有个体面的将来。

  和袁绍相比,袁术算是一个比较纯良的人了。

  “他秦昭也是个忠厚人呐。”

  袁术坐在龙椅上,听着使者的回禀。

  有些话语不必说的那么明显,大家都是聪明人。

  他给秦昭封骠骑大将军,而给袁绍封中常侍,就是隐晦的告诉秦昭他的态度。

  显然,秦昭懂了他的想法。

  既然秦昭给了他体面,那他也得让秦昭体面。

  “今夜,朕宴请百官。”

  袁术坐直了身体,对着阎象、杨泓等人说道。

  “臣等遵旨。”

  阎象等人纷纷领旨。

  “忠厚人,他还是个忠厚人呐...”

  看着众人离去,袁术最后的一些牵挂也没了。

  华灯初上,月光皎洁。

  州牧府这座大陈临时的行宫之内,歌舞升平,烛火摇曳。

  大陈的百官相继落座,席间觥筹交错,一些舞姬随着雅乐起舞。

  “纪灵。”

  “我共有两女一子。”

  “一名已为人妇,一名虽许给孙策却尚且年幼,万望你能够保其无忧.”

  酒过三巡,袁术有些迷醉,看着左手边的纪灵,嘱托道。

  “陛下,臣...”

  纪灵虽是武人,可心思却很敏感。

  他感觉袁术是在对自已嘱托后事。

  但他纪灵出身草莽,幸得袁术器重才有如此荣宠,袁术若亡,那他纪灵必定先行战死。

  他是不会允许袁术先于自已死在敌人刀枪之下的。

  若说忠义,汉末豪杰无数,忠义之士亦如过江之鲫。

  二爷不过是被说书人最为传颂的那个。

  “纪灵。”

  袁术皱了皱眉,有些不悦。

  朕对你不薄啊,你咋能犹豫呢?

  不过是帮朕养活一个女儿罢了。

  “臣,遵旨。”

  纪灵立刻拱手领命。

  至于袁耀,袁术没有嘱托任何一人。

  男子不如女子。

  女子是没办法成什么气候的,而男子不同。

  袁术不知道秦昭会不会放过他的儿子,毕竟他的儿子袁耀已经快成年了。

  “时辰也不早了。”

  “朕,就不多陪诸位爱卿了。”

  “丞相、尚书令,接下来就交给你们了。”

  袁术从首位上起身,临行前对阎象和杨泓提醒了一句。

  “恭送,大陈皇帝!”

  阎象膝盖一软,匍匐在地。

  见他如此,其余人也纷纷叩拜。

  “哈哈哈!”

  “朕,授命于天,既寿永昌!”

  袁术背负双手大步离去,向着袁氏的故居而去。

  早已化为废墟的袁氏故居之中,袁术的目光满是感慨。

  少年时的志得意满,青年时的与袁绍相争,中年时的意气风发逐鹿中原,往昔的一幕幕犹如过眼云烟。

  袁氏故居的断壁残垣在月光下投下斑驳的影子,墙角的蛛网蒙着薄薄一层夜露,被风一吹便微微颤动。

  袁术踩着碎砖烂瓦缓步前行,龙袍的下摆扫过齐膝的蒿草,发出沙沙的轻响。

  他抬手抚摸着一根焦黑的廊柱,指腹碾过炭化的裂痕,那是去年董贼抄掠袁氏祖地时留下的痕迹。

  “大陈,大陈...”

  他低声呢喃着自已建国的国号,喉间溢出一声轻笑。

  故去的景色早已不知所踪,唯有庭院中央那口枯井还在,井沿的青苔被岁月磨得发亮。

  他记得幼时和族中兄弟来这边游玩,曾趴在井边看自已的倒影,那时的井水清冽,映出的少年眉眼间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幻想着自已有朝一日仗剑天涯,结交无数豪杰。

  忽有夜风吹过,卷起几片树叶打着旋儿掠过脚边。

  袁术裹了裹宽大的龙袍,方才宴席上的暖意渐渐散去,心口反倒泛起一阵寒凉。

  他想起长女出嫁时的模样,团扇后不经意露出的半张脸,像极了她早逝的母亲;

  想起幼子总爱拽着他的胡须撒娇,奶声奶气地喊着 “父亲”;

  还有那个许给孙策的小女儿,梳着双丫髻,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儿...

  “都要好好的啊...”

  他对着空寂的庭院低语,声音被风揉碎了飘向远方。

  锵——

  宝剑出鞘,月光让宝剑的锋芒更显寒彻刺骨。

  “朕,也算... 体面了...”

  看着剑锋上倒影着自已略显狼狈的面容,袁术不禁想起初入仕时父亲的期许。

  “呵,光耀门楣...”

  “袁本初,我终是赢了...”

  他自嘲地笑了笑,喉间涌上一股腥甜。

  剑刃贴上脖颈时,冰凉的触感让他打了个寒颤,却也让混沌的脑子清醒了几分。

  鲜血飞溅,几滴血液落在井中水面的落叶上。

  耳边传来远处悠扬的丝竹声余韵,想必宫宴还未散场。

  袁氏祖地的血液,仿佛映红了这场宫宴。

  甲士们手持刀剑,堂内满是鲜血与尸体。

  刘岱、张邈等人的尸首错落的横陈在堂内。

  桌案、廊柱上的刀剑伤痕,记录着刚刚他们的反抗。

  他们没想到袁术这么癫!

  他们都陪着袁术演了一出登基的戏码,怎么就不能放过他们了?

  “丞相,为何不能血战到底?”

  “末将可以为陛下死战,为大陈死战的。”

  纪灵一甩剑锋上的鲜血,不解的问道。

  “陛下或许不是个合格的主公,但却是个无可挑剔的挚友。”

  “可惜了。”

  阎象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

  若没有这场乱世,或许袁术可以快意江湖,结交一众友人,亦可在朝堂之上挥斥方遒。

  “随我前去安葬陛下。”

  “明日一早,开城献降。”

  阎象背负双手,大步走出堂内。

  “是。”

  听到袁术可能已经死了,纪灵的眼泪便不由自主地滚滚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