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2 章 汉兵已围城,城内凉歌声-《三国:祖龙后裔,开局与吕布同门》

  杀人者,人恒杀之。

  乱世的牌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无辜的。

  既然选择立足于乱世,选择在棋盘上博弈,那么就需要明白输的代价就是死。

  孙坚有赴死的觉悟,董卓同样也有。

  从他选择屠杀豫州士族那一刻起,他的生命也进入了倒计时。

  秦家的实力那么强,除去朝中对手也需要动用一些手段。

  而董卓只能算是比其他单一诸侯强上一线,却冒天下之大不韪举起屠刀,杀的豫州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虽然做法在很多诸侯看来很是愚蠢,但不得不承认,董老板的这份血性,确实不负西凉男儿。

  我们人人都在骂史书上的董卓,但换个角度想,我们何尝不想成为权力滔天的董老板?

  “你们这群骗子!”

  “都说了,击退敌军就让我回去。”

  “现在呢?”

  “看着我的眼睛,告诉我,你们难道还要让我跟你们玩命嘛?”

  许褚愤怒的瞪着张济和张绣这对叔侄,言语间满是愤恨不平。

  他不过是来打临时工的,说白了就是个外包。

  你现在让他跟公司共存亡,那不是在开玩笑吗?

  “小胖子,对不住了。”

  “不过我们一起并肩作战这么久,也算是生死兄弟了吧?”

  “要不咱俩结拜吧,这样你就是自已人了,到时候一起战死沙场你也不亏了。”

  张绣拍了拍许褚的肩膀,有些歉疚的说道。

  “你给我滚一边去。”

  “俺才二十一岁,还没讨婆娘,谁特么跟你一起死。”

  许褚一把将张绣推到一边,没好气的说道。

  “唉,要不...等城破之后,你找个地窖躲着吧。”

  张济叹了口气,提议道。

  “我,我杀了敌军七八名战将,他们早就特么认识我了。”

  “我躲能躲到啥时候?”

  “再说了,一般的地窖能塞得下我?”

  许褚用手指指着自已问道。

  他许褚腰大十围,寻常百姓家的地窖口可未必有他粗。

  毕竟,地窖是用来储存东西的,口子本身也不会开多大。

  寻常的地窖口也就是两个成年人粗。

  可他许褚都能装得下两个半的成年人了。

  “咳咳。”

  “也对,你那么有辨识度,就算躲得过初一也躲不过十五。”

  张绣看了眼丑萌丑萌的许褚,忍不住说道。

  一屁股坐在地上,许褚撅着嘴生着闷气。

  如果是正常投效沙场,他许褚也不是个怕死的人。

  但偏偏是这么个死法,让他很是窝囊。

  他堂堂八尺大汉,腰大十围,一个人可以干翻一头牛。

  还没建功立业呢,结果就给一群王八蛋陪葬,这换谁谁不生气。

  “张济,主公有令,明日寅时一刻弃城突围,今晚上屠猪宰羊,让兄弟们吃顿饱饭。”

  “我还要回城上警惕敌军,你去传递消息吧。”

  就在此时,负责传递消息的郭汜走了过来,对着张济说道。

  “好,交给我吧。”

  张济点了点头。

  “弃城突围?”

  “敌军在城外部署了十余万大军,我们现在不过五千来人...”

  待得郭汜离开,张绣忍不住说道。

  “突围也好,总好过死在城里。”

  张济笑了,仿佛看到了昔日跟随董卓冲锋陷阵的自已。

  这才是西凉人的打法嘛。

  困守孤城算什么?

  高原虽然寒冷,但汉子却个个性烈如火。

  生,要豪气。

  死,要壮烈。

  “固守待援,也是要有援军的。”

  “也罢。”

  张绣点了点头,认同的道。

  “侄儿,你胯下坐骑彪悍,脚力强劲,突围还是有希望的。”

  “但许壮士...你的那匹马太差了,明日突围时,你骑我的马。”

  张济看向许褚,神色严肃的道。

  虽然许褚是外人,但张济却觉得亏欠了对方。

  当初可是答应过放他离去,却不曾想演变成今日之状。

  他张济老胳膊老腿的,就算有宝马也杀不出去了,可许褚不同。

  左右自已都是要死的,不如临死前尽可能地让自已心中的亏欠少一些。

  “叔父...”

  张绣焦急的张口喊道。

  未等他说些什么,张济就一脸洒脱的笑道:“好了,别说了,我年纪大了,体力不足,根本不可能的杀的出去。”

  西凉诸将之中,不仅仅张济知道自已必死无疑。

  就连董卓、李傕、郭汜、段煨等人也没有信心。

  之所以选择突围,就是希望死的痛快一些,窝在城里等死实在是太折磨了。

  “没什么好说的了。”

  “你们不欠我的了。”

  许褚有些动容的看着张济,拱了拱手。

  “倒是劳烦许壮士,若是有余力,帮我照顾一下侄儿。”

  张济拍了拍许褚的臂膀,恳求道。

  “行。”

  “但前提是,俺能活下来。”

  许褚重重的点了点头。

  “性情。”

  张济微笑着夸赞了一句。

  夜风微凉

  城内篝火生起,火光让照亮了每一个面孔。

  “凉州大马,横行天下。

  蹄踏黄沙,风卷残霞。

  昂首嘶鸣,威震胡笳。

  ... ”

  不知是谁先起了个头,引来了数千人的附和。

  数千名西凉汉子吃着肉、喝着酒,唱着凉州的歌谣。

  “身姿矫健,快若流霞。

  西出玉门,直驱龙沙。

  北定匈奴,气吞荒遐。

  凉州鸱苕,寇贼消逃。”

  人群中的董卓愣了愣,旋即便跟着唱了起来。

  唱着唱着,凶厉的目光中竟然不禁流下几滴眼泪。

  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

  此前他未懂此中含义,为何一首楚歌便让威名赫赫的霸王意气尽。

  今日深处此间,听着麾下将士们哼唱的凉歌,却已经成了曲中之人。

  踉跄地起身,董卓环顾四周,每一个面孔都是熟悉的面孔。

  这其中有叫得上名字的,也有叫不上名字的。

  但无一不是跟着他走南闯北,刀里来火里去的同乡。

  董卓当初为何从河内回长安?

  就是为了召集旧部。

  回了一趟长安,从凉州召来了近万部众。

  那是昔日弟兄对他董卓的信任以及认可。

  “诸位弟兄。”

  “这么多年,老夫有一句话,从未对你们说起过。”

  众人看着开口的董卓,等待着接下来的话。

  “谢谢,谢谢你们对我的信任。”

  “不过现在看来,可能是我愧对你们了。”

  “若有来生,老夫再与尔等并肩作战。”

  董卓身体一边转,一边拱手道谢。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至少在这一刻,董卓心中的亏欠已经到达了一个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