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2 章 想来也是他偷的-《三国:祖龙后裔,开局与吕布同门》

  入冬后,秦昭的生活也变得单调了起来。

  往日里隔个一两天还要到军营中视察一下,看看将士们的训练情况。

  可是入冬后,天气变得严寒,何况还是处在小冰河时期的汉末。

  正所谓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士兵们连武器都握不住,就更别提操练了。

  所以,除了每三天一次的早朝外,秦昭基本上都在府中和夫人们研究一些小玩意。

  袁府

  上次被气得吐血后,袁隗的身体便每况愈下。

  其实也能够理解,老家伙本身年龄就不小了,那次气的那么严重,心气也被打击得够呛。

  “次阳,你身体怎么样了?”

  “你可一定要好起来啊,你若是走了,大汉又失一栋梁矣。”

  杨彪站在一旁,看着躺在床榻上气色极差的袁隗道。

  “为...为何要说又?”

  袁隗气息虚弱的问道。

  “义真他...他走了,前阵子在牢中磕头磕死了。”

  “听闻是因为羞愧难当,觉得愧对大汉。”

  一旁的王允忍不住叹息道。

  “义真他...他...呜呜呜。”

  袁隗痛哭流涕,本来还想着捞对方出来,没成想对方没能等到他们的援手。

  “秦贼,秦贼,秦贼!”

  “我杨瓒...誓杀汝!”

  杨瓒仰天悲呼,怒声唾骂。

  “杀,如何能杀?”

  “听闻秦贼已经拥兵近十万,朝中公卿全部被秦澈老贼以各种名义换成了他们的人。”

  “凡是与他们作对的,要么被免官、要么离奇身亡。”

  士孙瑞神情苦涩的叹息道。

  秦家把控朝廷的方式与董卓不同的是,董卓太过凶残,而秦家则刚柔并济。

  而最主要的一点是,董卓在与士族反目后,还纵兵劫掠致使民心向背以及经济、生产力全面崩盘。

  “诸位可还记得我曾说过的,欲要除贼,当先侍贼。”

  “你们一味的只想杀贼,却又放不下身段侍贼,贼人一直在防备你们,你们又如何能够得到除贼的机会呢?”

  王允目光看向众人道。

  “子师,这说的容易,可如何做呢?”

  士孙瑞一脸茫然的对王允问道。

  其他人闻言,也是纷纷看向王允,期待对方能够说出一些有用的来。

  “诸位,老夫在秦贼掌控朝堂后,就一直保持中立的态度,故而秦贼也让我成为了当朝司徒。”

  “如今次阳卧病在床,秦贼必然戒备之心大减。”

  “若是此时我向秦澈父子引荐你们其中一人,必能令你们获得些许的信任。”

  王允捋了捋胡须,对着众人说道。

  “然后呢?”

  “然后趁机行刺,杀了秦澈,届时仅剩下一个秦昭不足为惧。”

  听到众人的追问,王允面容狠辣的用手切空气。

  “行刺之事就交给我吧。”

  “我武人出身,自问有些力气和胆魄。”

  “此外,我随身佩剑乃是祖传宝剑,削铁如泥,只要能够近身,定能一剑杀之!”

  “倘若能够除贼,我就算死也值了。”

  杨瓒毛遂自荐,拔出腰间宝剑道。

  “好。”

  “我帮你运作。”

  王允用力的点了点头。

  “子师...恒生...大汉就靠你们了,老夫...老夫现在赋闲在家,流连病榻,怕是时日无多了。”

  袁隗满含希冀的看着二人,忍不住说道。

  “叔父,你要好起来啊,再有几日就是你的六十岁寿辰了。”

  袁基关切地看着虚弱的袁隗。

  “次阳兄,我会拿秦家父子的人头,给你当作六十岁寿辰的贺礼!”

  杨瓒目光坚定的说道。

  “次阳,其实还需要你的帮助。”

  王允面色沉重,开口道。

  “子师请说,咳咳呃咳咳。”

  袁隗情绪激动起来,没想到自已还能出力。

  想到在自已的参与下,秦家父子这两个小王八蛋能被搞死,他就开心的想要去世。

  “呃,老夫想要借孟氏易一用,最好是原本而非拓印本。”

  “这是为何?”

  “燕国的地图太短了!”

  “懂了,士纪,去。”

  听到袁隗的吩咐,袁基便毫不犹豫地去拿袁家真正意义上的至宝。

  ...

  “你确定这样行?”

  杨瓒手中捧着垒起来的十卷简牍。

  “行,怎么不行?”

  “你放心吧,这几天我都给你说好了。”

  “再说了,世上哪有人能拒绝这种传家之宝。”

  “到时候秦贼欣喜之下,定然会一时得意忘形,然后问你从何处得来,你就借故往前走示易小声告诉他。”

  王允低声对杨瓒说道。

  “嗯...那走近之后我该说我是从何处得来的?”

  杨瓒微微颔首,而后满是茫然地问道。

  “你杀了他呀,你还说个屁!”

  “你要是真想说,你就说你偷的。”

  王允没好气的白了杨瓒一眼。

  怪不得这帮人成不了事,特么一个个智商都有些堪忧。

  司空府

  秦澈的案前堆积了少量的简牍奏疏。

  如今朝政被尚书台把持,尚书台处理过后基本上能直接下达的政令就直接下达,需要定夺的就直接送到司空府。

  “王允,见过司空。”

  “杨瓒,参见司空。”

  二人经过通禀后来到堂内,对着秦澈拜道。

  “无须多礼。”

  秦澈抬了抬手,目光看了眼一旁的赵云。

  见状,赵云则是暗自点了点头。

  “司空,杨瓒曾为护羌校尉,又历任尚书台,此番偶得了重宝,想要进献给司空。”

  王允看着秦澈,开口道。

  “哦?”

  “不知是何重宝?”

  秦澈饶有兴致地看向杨瓒,问道。

  杨瓒缓缓上前,双手捧着那十卷简牍,恭敬道:“司空,此乃孟氏易十卷。”

  “什么?”

  “快,拿给我瞧瞧。”

  秦澈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诺。”

  杨瓒内心狂喜,当即捧着十卷简牍往前走。

  “听闻这孟氏易乃是袁家传家之宝,你是从何得来?”

  秦澈在惊喜之余,又有些诧异的问道。

  这时,杨瓒已经走得很近了,于是干脆也不装了。

  “我偷的!”

  “奸...啊!”

  杨瓒面露凶狠之色,作势就要拔剑。

  然而一旁的赵云则是瞬间暴起,一脚将即将出鞘的宝剑踹了回去,又一脚将杨瓒直接踹翻在地。

  这一番连环踢直接把杨瓒踢傻了。

  不是,袁隗报案了?

  不能啊,是他给我的呀。

  杨瓒一脸茫然地瘫倒在地,赵云手握从对方那里夺过来的宝剑。

  “贼子,数日前袁隗向廷尉上报,家中祖传孟氏易被盗,此番终于抓到你了。”

  “司空,这把剑也是宝剑,想来也是他偷的。”

  赵云拔出一寸,看了眼剑身的色泽,不由对秦澈说道。

  “这是我祖传的,什么偷的!”

  杨瓒的脸色刷的一下就红了,怒声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