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2 章 睁大你的狗眼-《三国:祖龙后裔,开局与吕布同门》

  得民心者得天下。

  或许这句话偶尔会有一点水分,但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对的。

  没经过教育的古代百姓,最是淳朴好骗。

  只要你对他们好,他们是真的帮你。

  而在东光县百姓的帮助下,张郃的守城就变得压力骤减。

  足足五天的时间,皇甫嵩连城墙都没能摸到。

  “这皇甫嵩也不怎么样嘛。”

  “这几天被我们打的,连城墙都摸不到了。”

  潘凤声音瓮声瓮气地说道。

  “不可轻敌大意,此番守城这么顺利,还是仰仗百姓相助,否则我军就算能守住,也会很艰难。”

  “而且我军的箭矢不多了...也不知府君多久能够运送物资过来。”

  张郃同样瓮声瓮气地说道。

  “唉。”

  “还是出城好,空气新鲜。”

  闻言,潘凤不禁叹了口气。

  箭矢不够用,他这个出城袭扰的效果也大打折扣,现在更是连城都不用出了。

  金汁守城的效果很显著,但是副作用也不小。

  随着天气温度越来越高,整个城墙内外恶臭冲天。

  逼的众人没了办法,只能用布条堵住鼻子。

  当然,最崩溃的还是皇甫嵩的军队。

  他们想要攻破城池,就必须要攀爬城墙或者用冲车撞开城门。

  然而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经过一片“海洋”。

  “皇甫将军,这样不行啊。”

  “我军士气低迷,继续在这里耗着也无法攻破城池。”

  袁绍面色阴沉,对着皇甫嵩说道。

  “急什么?”

  “我已让人领兵绕过东光城,前去劫对方的后勤补给。”

  皇甫嵩淡定依旧。

  “什么?”

  “什么时候的事?”

  袁绍有些懵,没想到皇甫嵩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这几日敌军的那支骑兵袭扰的次数越来越低,后面更是基本全靠石头和恐吓。”

  “我料定,敌军的补给就在这几日内就会抵达。”

  “所以,昨夜借着天色昏暗,我让一支人马绕过东光城。”

  皇甫嵩缓缓开口,颇有一种智珠在握的感觉。

  “妙,妙啊。”

  “若是能够截断敌军后勤,敌军军心必乱。”

  “而且,这几日我已让人从河间征调民夫,只要等他们军心溃散,我军再以打造出的攻城器械猛攻,东光城必破!”

  袁绍面露大喜之色,仿佛已经预见到自已将要坐拥渤海的景象。

  此番前来冀州,袁绍一是为了拔除秦家在外的势力,二是为了自已能够拥有一块富庶的发家之地。

  渤海这个人口稠密,钱粮富足之地就是最好的选择。

  等到发展一段时间,进而可以图谋整个冀州。

  东光城以北,官道之上。

  五千余人的队伍正在朝着东光城行进。

  除了两千军队之外,还有三千民夫在推运着辎重。

  尹楷骑在战马之上,手握长枪,目光如炬。

  环视着四周的风吹草动,时刻警惕,生怕钻出一伙敌军截取辎重。

  两侧的密林愈发茂密,尹楷不禁警惕了起来。

  然而下一秒,一支箭矢便射了出来。

  “放箭!”

  咻咻咻——

  大量的箭矢呼啸而至。

  尹楷躲闪不及,身上顿时接连中箭。

  “有埋伏!”

  “逃啊!!”

  “快逃!”

  “将军!”

  “所有人,列阵遇敌,不要乱啊!”

  场面顿时一阵混乱,中箭落马的尹楷被众多士兵围在里面,一面面盾牌立刻结成盾阵。

  “杀!!”

  “将士们,杀!”

  箭雨连番射出,待得射空之后,埋伏于林子里的士兵顿时一拥而上。

  “兄弟们,莫要慌乱,随我杀出去!”

  尹楷强忍着身上的剧痛,高呼道。

  挥舞着长枪,奋力抵挡着涌上来的敌军。

  可敌军人数众多,且有备而来,他们的盾阵渐渐被冲散。

  “全军听令,杀,一个不留!”

  皇甫郦看着还在负隅顽抗的敌军,不禁再次下令。

  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尹楷的士兵们虽拼死抵抗,但渐渐力不从心。

  “呀啊!”

  “死!”

  尹楷奋力一枪,身上箭上的剧痛让他忍不住大喝出声。

  一枪刺杀一名敌军后,枪还未来得及收回,就被几杆长矛捅穿身躯。

  “啊!!”

  尹楷口中鲜血溢出,大喝一声,收枪一扫,将几名围攻自已的敌兵扫开。

  “府君,末将...愧对信任。”

  随着伤势越来越重,押运辎重的尹楷被敌军砍杀于乱军之中。

  尹楷一死,剩下的渤海军崩溃速度陡然加剧。

  几刻钟后,战场上喊杀声渐渐消失。

  “每人背上一捆箭矢,其余的全部放火烧毁。”

  皇甫郦拿起一捆箭矢背在身上,对着士兵们吩咐道。

  “诺!”

  军中士卒立刻背上箭矢,同时引火焚烧辎重。

  这边火光冲天,站在城墙上指挥防守的张郃顿时心里咯噔一下。

  “无双,你看那边!”

  张郃指着北方,对身旁的潘凤喊道。

  “坏了,辎重被劫了。”

  “张儁乂,没了辎重,咱们这城还怎么守?”

  潘凤焦急地问道。

  张郃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说道:“莫慌,如今之计,只能想办法鼓舞士气,死守城池。”

  “将军,皇甫嵩那边开始调动攻城器械了!”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忙跑来,报道。

  闻言,张郃望向城外,只见皇甫嵩的军队正将冲车、云梯等器械缓缓推向城墙。

  “传我命令,准备迎敌!”

  张郃大喝一声。

  城墙上的士兵们立刻严阵以待,将石块、滚木等准备好。

  “张郃,如今你没了辎重,看你还能守多久!”

  皇甫嵩站在阵前,得意地看着东光城。

  随着他一声令下,攻城士兵呐喊着冲向城墙。

  张郃指挥着士兵们奋力抵抗,一时间,城墙上飞石如雨,喊杀声震耳欲聋。

  就在双方激战正酣时,一匹快马自西边飞驰而来。

  “朝廷有旨,封皇甫嵩为御史中丞,即可前往雒阳就任。”

  赵云飞马而来,手握圣旨来到皇甫嵩军中。

  “这是陛下的圣旨,还是他秦贼的圣旨?”

  皇甫嵩目光怀疑的看向赵云。

  “大胆!”

  “尔竟敢质疑朝廷?”

  “睁大你的狗眼看看,这是代行政事的太后懿旨。”

  赵云怒目而视,喝道。

  太后懿旨这几个字,顿时让皇甫嵩心里一紧。

  皇帝年幼,则由太后代行政事这件事,在东汉这一朝十分普遍。

  毕竟东汉幼儿园的名头大家懂得都懂。

  “臣,皇甫嵩接旨。”

  目光恶狠狠的瞪了一眼袁绍,皇甫嵩立刻恭敬地接过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