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 章 大汉崩塌前奏-《三国:祖龙后裔,开局与吕布同门》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又到了反贼们造反的季节。

  幽州的大地上,一名来自幽州的失业人员,由于不满朝廷赏罚不明的问题,选择伙同同郡同样被罢免的张举,选择联合乌桓人造反。

  闲散的无业男性,一直都是极为不稳定的因素。

  张纯、张举因为黄巾平叛有功,从而被朝廷罢去官职。

  心中愤慨,郁闷不已。

  经过两个冬天的越想越气,二人互相说了一下自已会的绝活,然后正式起兵造反。

  也正是这一年,大汉境内的起义军不仅没有因为各地起义军被铁血镇压而减少,反而愈演愈烈。

  就连河南尹的荥阳,都出现了数千规模的起义军,中牟县令这个京官更是被当众分尸。

  崇德殿

  气氛压抑到了极致。

  幽州的叛乱刚刚开始,司隶境内毗邻雒阳的荥阳爆发的起义更是给了朝廷一记响亮的耳光。

  “混账!”

  “混账!!”

  “呼呼...气煞我也!”

  “一群贱民,一而再再而三的反朕!”

  刘宏的怒吼回荡在宫殿之内,百官一个个噤若寒蝉。

  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些贱民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起兵造反。

  活着不好吗?

  何不食肉糜。

  权贵永远无法理解底层贱民的艰难。

  贱民,也同样无法得知权贵的奢靡。

  盛世,是上层人辛劳打造出来的盛世。

  乱世,则是底层贱民破坏出来的乱世。

  虽然刘宏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但制造问题的人他却知道。

  “陛下,荥阳毗邻雒阳,必须尽快镇压叛乱。”

  “臣,举贤不避亲,推举何苗领军平叛。”

  何进立刻上前,开口说道。

  闻言,刘宏感觉一阵头晕目眩。

  这段时间他的精神头也越来越差,这也导致他的很多判断都出现了问题。

  听何进这么说,他的第一反应就是也行,能够尽快解决叛乱用谁都无所谓。

  如果是别地的叛乱,他或许还会斟酌一下。

  但京师内部的叛乱实在是容不得多想。

  至于何苗上位后会不会让何进的权力暴增?

  他想过,但是他想到了远在西北的那个手握兵权的青年。

  制衡一下,倒也不用忧虑该怎么安置这个人了。

  “传旨,命何苗为后将军,领兵两万前往荥阳镇压叛军。”

  “一经镇压,不留活口,朕要让天下人知道,造反的代价他们承担不起!”

  刘宏冷着脸,喝道。

  “臣,遵旨!”

  何苗立刻上前领旨。

  “陛下,幽州张纯、张举二贼虽尚未作乱,但却已自立为帝。”

  “如此篡逆之举,不可放任姑息。”

  “臣以为,应当召集兵马,讨伐二贼。”

  袁隗手持笏板,朗声说道。

  “说的容易,钱呢?”

  “钱从哪来?”

  刘宏暴怒大喝。

  打仗就意味着花钱,但上次卖官鬻爵的钱都用来修缮宫殿了。

  这两年又各种天灾人祸不断,朝廷根本收不上来多少税赋。

  “陛下,这两年以来,依据战功获封官职的官吏太过繁冗。”

  “不如撤去一些,以减少朝廷的财政支出。”

  曹嵩拱手一拜,提议道。

  “准奏。”

  闻言,刘宏没有片刻犹豫的就答应了下来。

  这些年,朝廷做过的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刘宏也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对了,朝廷的官职空缺仍旧严重。”

  “诸位爱卿可举荐德财兼备之人,只要他们有财,朕定会予以重任。”

  想到还是缺钱,刘宏再次决定卖官鬻爵。

  别看这些朝臣一个个自称两袖清风,打仗捐钱一分没有。

  但是真到了出钱买官爵的时候,他们一个个又会一夜暴富。

  “陛下,老夫毛遂自荐。”

  听到又要卖官鬻爵,曹嵩第一个兴奋了起来。

  上次,他花钱买了个大司农。

  也就是国家的财政部部长,掌管天下钱粮。

  这个职位的油水不言而喻,让他管财政,这个财政能好才怪。

  如今的老曹可谓是富得流油,正愁没地方花钱呢。

  现在他就想着临老退休之前,弄个最顶级的三公过过瘾。

  “不知大司农认为能胜任什么职位?”

  刘宏挑了挑眉,询问道。

  “臣,自认自已能胜任司徒一职。”

  曹嵩连忙开口说道。

  “嗯,朕知道了,朕会对你进行考察的。”

  刘宏微微颔首,立刻提醒了对方一句。

  “臣,明白。”

  曹嵩心中一喜,知道只要自已钱给够了这事就稳了。

  “陛下,臣...愿前往幽州平叛。”

  “臣,无需钱粮、无需兵马,就可解决叛乱。”

  这时,刘虞面露哀叹之色的走了出来,拱手道。

  这个朝廷,他是一刻也不想待了。

  全都是花钱买来的官,这样的官一上位想的从来不是治理国家,而是如何回本。

  “嗯?”

  “伯安...也好。”

  “既然如此,那朕就命你接替陶谦为幽州刺...幽州牧。”

  刘宏先是皱了皱眉,而后又点了点头。

  “臣,遵旨。”

  刘虞拱手接旨,心中的哀痛愈发厚重。

  有自已在朝中,刘宏还会收敛一些,如今自已走了,怕是朝廷会更加乌烟瘴气。

  不过他也管不了了,他觉得自已再继续留在朝中会被气死。

  “退朝!”

  刘宏见事情已经都得到了处理后,当即宣布退朝。

  “臣等告退。”

  百官恭送着刘宏离去,然后纷纷离开大殿。

  如果秦昭在这里,一定会发现,整个雒阳朝廷的官员近乎大换血,七八十位朝臣有一多半都是他没见过的生面孔。

  朝堂刚刚散去,曹嵩就悄悄摸摸的来到了御书房。

  “大司农,你打算捐多少钱?”

  刘宏看着恭敬地曹嵩,不禁问道。

  “各地叛军猖獗,臣有心为陛下分忧,愿出资十万万钱,以供朝廷平叛。”

  曹嵩拱手一拜,朗声道。

  “多少?”

  刘宏眸子一亮,惊呼道。

  “十万万。”

  曹嵩下意识地抬起头,重复道。

  嘶——

  刘宏、张让等人都不禁倒吸了口凉气。

  这老匹夫,真特么能捞啊!

  十万万可是十亿钱啊。

  一个三公的标价才几千万而已,而这老匹夫竟然出价十万万。

  诚意实在太足了。

  “嗯,朕观曹司徒一片忠心啊。”

  刘宏捋了捋胡须,忍不住说道。

  “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去去钱财不过身外之物罢了。”

  听着曹司徒这三个字,曹嵩心里暗爽不已,当即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