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中医是中医,西医是西医,我们一起努力吧-《大衍神医》

  方舱医院的食堂飘着山药排骨汤的香气。杨澜生端着餐盘,看见鲁刚和元水木正在角落争论,防护面罩后的表情有些激动。李护士长正在给管芳演示八段锦,她的动作虽有些僵硬,却透着劫后余生的从容。

  "澜生,坐这儿!"殷利朝的大嗓门在食堂回荡,他的白大褂上沾着可疑的油点,"今天讲讲中西医结合的真谛。"

  杨澜生刚坐下,殷利朝就夹了个狮子头放在他碗里:"小子,你昨天在会上说的'地主娶二夫人'论,把华莲那丫头笑得钢笔都摔了。"

  "殷老,您别哪壶不开提哪壶。"杨澜生苦笑着看向远处正在整理病历的华莲,她的白大褂下摆还沾着六味地黄丸的药粉。

  “我听说你给鲁刚的病人用了天麻杜仲胶囊?”元水木突然凑近,他防护面罩上的雾气让他的眼睛看起来有些朦胧,仿佛隔着一层薄纱,让人难以看清他真实的想法。

  杨澜生听到这句话,手中的筷子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缓缓放下,他看着元水木,语气平静地回答道:“是的,元副院长,我给鲁刚的病人用了天麻杜仲胶囊。”

  元水木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满意,他紧接着说道:“这药里的马兜铃酸……”

  然而,杨澜生并没有让元水木把话说完,他直接打断了对方,反问道:“元副院长,您查过《中国药典》吗?”

  元水木显然没有料到杨澜生会这样反问,他稍稍愣了一下,然后有些不悦地说:“当然查过,我怎么可能不查?”

  杨澜生微微一笑,继续说道:“2015版的《中国药典》已经明确禁用了关木通,现在我们使用的是川木通,它并不含有马兜铃酸。”

  元水木的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敲击着,这个动作杨澜生再熟悉不过了——每次遇到疑难病例,这位西医权威都会这样敲出《野蜂飞舞》的节奏,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他的思维更加敏捷。

  杨澜生静静地看着元水木,等待着他的回应。过了一会儿,元水木突然压低声音,像是生怕被别人听到似的,说道:“其实……”

  他的声音有些犹豫,杨澜生不禁好奇地追问:“其实什么?”

  元水木深吸一口气,终于下定决心说道:“我女儿得慢性肾炎的时候,我偷偷给她用了雷公藤多苷。”说完,他的眼神有些躲闪,似乎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有些愧疚。

  杨澜生听后,心中微微一震,他没想到元水木竟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情。雷公藤多苷虽然是一种中药提取物,但它的副作用也相当大,使用时需要格外谨慎。

  元水木接着说道:“但我没敢告诉她这是中药提取物,我怕她会担心……”

  杨澜生正要说话,鲁刚端着餐盘坐了过来。他的防护服下露出半截暗红色领带,这是杨澜生第一次见他在非正式场合佩戴领带。

  "澜生,李护士长今天复查,激素水平恢复正常了。"鲁刚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她丈夫特意送来锦旗,说你是当代扁鹊。"

  杨澜生注意到锦旗就挂在食堂入口,"中西合璧"四个烫金字在灯光下泛着微光。他突然想起二十年前,鲁刚在急诊室撕毁他的中医治疗方案时,也是这样的灯光。

  "鲁组长,您觉得中西医结合的关键是什么?"管芳突然插话,她的笔记本上画满了中西医对比表格。

  鲁刚沉吟片刻:"关键在于放下门户之见。"他指着锦旗上的"合璧"二字,"就像这个'璧'字,左边是玉,右边是辛。玉代表中医的温润,辛代表西医的锐利。"

  殷利朝突然笑出声来,震得汤勺都跳了起来:"鲁组长,您这解释比我徒弟还文艺!"他掏出手机播放《梁祝》选段,"中西医结合就像小提琴协奏曲,独奏时各美其美,协奏时美美与共。"

  杨澜生注意到华莲在远处微笑,她的笔记本上写着"病证结合"四个字,旁边画着问号。这位西医权威最近开始研究《伤寒论》,书页间夹着银杏叶书签。

  "其实..."元水木突然掏出一张CT片,"这是我姐姐的片子。"他的声音有些哽咽,"西医判了死刑,是杨医生用中药把她从鬼门关拉回来。"

  杨澜生看着片子上逐渐吸收的肺部阴影,突然想起《大医精诚》里的"见彼苦恼,若己有之"。他知道,这位西医权威正在经历脱胎换骨的变化。

  "各位,我有个提议。"鲁刚突然站起来,防护服拉链崩开一条缝,"从明天开始,每个专家组必须配备中西医双主治医师。"他看向杨澜生,"就像当年的赤脚医生,一根银针一把草。"

  "鲁组长,您这是要搞'中西医结合突击队'?"殷利朝打趣道,但眼神里满是赞许。

  "正是!"鲁刚的声音在食堂回荡,"我们要像杂交水稻一样,培育出中西医结合的新疗法。"

  散场时,杨澜生发现李护士长在锦旗前徘徊。她的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针灸大成》,书页间夹着杨澜生画的经络图。

  "杨医生,我想拜您为师。"李护士长突然转身,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想把中西医结合的经验传承下去。"

  杨澜生还没来得及回答,殷利朝就跳了出来:"收徒这种事,得按老规矩!"他掏出三张手绘拜师帖,"一拜仲景,二拜希波克拉底,三拜孙思邈!"

  众人哄笑中,杨澜生注意到鲁刚在锦旗背面写下"中西医结合是必由之路"。元水木掏出手机,将这句话翻译成英文发在朋友圈。华莲则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太极图,里面写着"病证结合"。

  深夜,杨澜生站在方舱医院的走廊里,看着窗外闪烁的星光。手机突然震动,收到一条殷利朝的微信:"小子,明天我要讲《千金方》里的'大医习业',准备用《星际迷航》的进取号来比喻中西医结合,你觉得怎么样?"

  杨澜生会心一笑,回复道:"殷老,您这是要把中医讲成太空歌剧啊!"他关掉手机,望着方舱内此起彼伏的监护仪灯光,仿佛看到中西医结合的光芒正在这片战场上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