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鞑清灭国-《明末:从松锦大战首逃开始》

  哥萨克骑兵此时也杀红了眼,他们手里的恰克西军刀本是用精铁打造,没想到再与镇国军的斩马刀交锋时没有占到任何优势!

  相反,因为斩马刀在重量上更胜一筹,倒是把哥萨克骑兵压制住了!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亚历山大连砍萨仁数刀,每一刀都被他挡了下来,而且对方的刀竟没有被砍断!

  要知道他之前对阵布里亚特蒙古人时,几乎一两刀就能砍断他们的手中的铁制武器。

  而且不仅仅是萨仁,镇国军所有人手里拿着的都是同样的武器,也就是说他们已经完全可以量产这种优质的钢材了!

  “明明只是蒙古人而已,为什么他们可以拥有如此先进的炼钢技术?”亚历山大怒了,他觉得受到了冒犯。

  “傲慢的罗刹人,你们不是自认为天下无敌么?怎么才对上咱们就打得如此困难?要知道我军在整个镇国军中也算不得上是王牌军哦!”萨仁故意说气话刺激亚历山大。

  “什么,你们还不是王牌军?”亚历山大在远东待了不少年,听得懂一些蒙古话,此时不由大吃一惊。

  萨仁冷冷一笑:“没错,我劝你们还还是赶紧投降吧,不然被咱们击败后当了俘虏,待遇什么的都要差上一大截!”

  “鬼才当你们的俘虏!”亚历山大怒吼一声,举刀再次朝萨仁砍去。

  突然,只听“铛!”的一声脆响,他手里的恰克西军刀竟被萨仁的斩马刀一分为二!

  “怎……怎么可能!”亚历山大茫然的望着手里的半截断刀,一时间竟忘了还在打仗。

  萨仁趁机一刀背砍向亚历山大的胸甲,虽然他没用刀刃攻击,但全力一击之下,也把亚历山大给捶打的从马背上摔落下去!

  “抓起来,捆结实了!”萨仁冲着后方正迅速冲上来的步兵下令道。

  随着亚历山大被俘,罗刹人的抵抗也逐渐变得稀疏起来,没过多久便全部下马投了降。

  “全部跪着,将武器举过头顶!”镇国军叫来翻译向罗刹人喊话,并指着一边跪地投降的建奴说道:“就和他们一样!”

  哪知这下可算是捅了马蜂窝,罗刹人几时受过这种羞辱,本来已经投降的哥萨克骑兵立马又沸腾了起来。

  “咱们高贵的欧罗巴人怎么可以跪那些可恶的黄皮猴子?死也不行!”

  “谁说不是呢!咱们愿意投降已经算是给他们黄皮猴子脸了,他们不仅不好吃好喝供着咱们,还要咱们下跪?这谁受得了!”

  罗刹人的话都被翻译一字不差的转告给萨仁知道了,没想到他们已经到了此种地步还抛不开对东方人的偏见。

  “那就再给他们一点颜色瞧瞧,上强度!”萨仁大吼一声,只见从他们骑兵身后突然推出来了六门小钢炮!

  刚刚在确定多尔衮就是打算从东门突围后的消息后,王栋便将炮兵第一时间给派了过来。

  当六个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哥萨克骑兵之后,那群罗刹人的脸色这才终于变得惊惧起来!

  “别开炮,我们愿意跪地投降!”终于,在脸面和性命之间,罗刹人十分识时务的选择了后者,他们乖乖地学着部分投降的建奴将武器举过头顶然后双膝跪在了冰冷的地面上。

  自此厄尔口城战斗宣告结束,此役共消灭建奴士兵万余,俘虏五千,成功逃走者不足两千人。

  而罗刹人则只逃走了千余人,战死两千人,剩余两千都成了镇国军的俘虏。

  不过因为建奴的垂死挣扎以及哥萨克骑兵强悍的战斗力,镇国军也损失不小,战死士兵近万,受伤更多,可以说是近年来难得的大伤亡!

  好在活捉了多尔衮,彻底终结了满清小朝廷死灰复燃的希望,他们即便逃走了部分人马,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再成气候了。

  关于建奴俘虏,王尘早就有了交待,就留下来用于建设北海周边的城池,待遇就参照当年他们对汉人奴役的条件来办,至于多尔衮,当然是要押解上京的。

  就是对罗刹人如何处理,现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王栋只好快马加鞭,将捷报和问询一并送到京城由王尘处理。

  对了,在这中间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是关于原镇国军骑兵一军的主帅巴特的。

  他之前被多尔衮收留在了城中,原本是做为吉祥物来对待的,哪知建奴失败的如此之快,城破之后,镇国军在城中很快就找到了巴特。

  但是很可惜,他在留下一封绝笔信后,服毒自杀了,绝笔信也被王栋一并送到了京中。

  十天后,王尘收到了王栋的战报,对于战争胜利,他没有半点怀疑,他们不仅人数上,装备上占优,士气和后勤上也占有绝对优势,不赢就没天理了。

  只是在看到巴特的绝笔信后,王尘将自己关在了房中半天没有出来,连叶云也没能敲开他的房门。

  次日,王尘便对巴特事件做出了批示:“此人有功,但错误也同样不小,虽然有被教唆和误导之行为,但其心志不坚也是事实,着撤去其尚武侯爵之位,其家眷不受牵连,仍可居于京中,或愿回到故土亦可,并拨给安家银!”

  这个处罚说重不重,说轻也不算轻,等于是巴特这些年来的努力都化为了乌有,但这也怪不得王尘,算是他咎由自取吧……

  巴特的事情处理完毕,就轮到罗刹人了,他们确实让王尘感到了一丝棘手。

  “那就派人去一趟伊利姆斯克吧,见见他们的罗刹总督!”王尘决定还是先礼后兵。

  “另外,再在全国放布公告,就说关外良田沃土何止万里,凡大明子民愿意去关外开垦良田的,每户可免费获得十亩地,另外多种的地三年不收租!”

  现在关外已经成了大明国土,自然要好好利用起来,关内的土地因为兼并、战争还有气候原因,已经不能再养活那么多人了,这个时候自然就要将目光瞄准更广阔的空间。

  “不仅是关外,还有西伯利亚,漠北,都可以去,但凡自愿去那些地方的子民,可以随意圈地百亩,且十年不交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