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复抬头看向李泰。
结尾?
如今朝廷依旧在清查佛寺,大云寺的案子惨烈,这故事,的确是该讲讲结尾了。
倒是没有忘记,师徒四人好不容易到了大雷音寺,结果被俩和尚给了空白书充当经文。
最后还是唐僧把唐王御赐的紫金钵拿去行贿,才拿到经文。
而且,行贿这事儿,如来还是知道的,认的。
当年在长安的时候,观音菩萨说,历经磨难方显诚心,取得真经,可没跟唐僧说,到了大雷音寺要行贿。
李复将手中书卷放在了桌案上,似笑非笑地看着李泰。
“你小子倒是会挑时候。“李复似笑非笑地指了指帐外,“你阿耶和大兄正在外面校猎,你倒好,跑来听故事结局了。“
李泰讪笑着,很是有眼力见地上前,为李复捏肩捶背。
“哎呀,狩猎什么的,反正猎到了就够了,腊八节走个过场,外面天寒地冻的,我又不好习这个。”李泰的言语中带着几分谄媚:“王叔不是也没去嘛。”
李复无奈摇头。
自己是没去狩猎,如此说来,还真是不好反驳李泰了。
“好,给你讲这故事后续的结尾。”
“唐僧师徒千辛万苦终于抵达西天,见到如来,准备取真经回东土传法,佛祖安排了阿难、迦叶两位尊者为其传经。”
“到了藏经殿,两位尊者询问唐僧。”
“圣僧东土到此,有些甚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
李泰听到这里,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
西天雷音寺,佛祖座下尊者,说的这么明目张胆。
这不是索贿吗?
“唐僧听到这话,自然也是一头雾水,他没想到,来西天取经,竟然还要送礼。”
“那阿难迦叶两位尊者见他无物,就笑道: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
“这个时候,却是悟空站了出来,一顿吵嚷,二尊者故意将无字的经书传给师徒,燃灯古佛见此,命白雄尊者前去抖散经卷,让师徒发现他们上当了。”
“因此,唐僧一行人,再次返回,可是二位尊者,依旧索要‘人事’。”
李泰听到这里,小脸上满是怒意。
“这还是出家人吗?”
“明明是佛教的源头,雷音寺里佛祖麾下,怎能如此?如此这般,跟佛寺里的那些贼和尚有什么区别!”
李复笑了笑,让李泰稍安勿躁。
“只是个故事,你先别激动。”
安抚几句后,李复继续说了下去。
“此事还是被悟空闹到了佛祖面前,你猜佛祖怎么说?”
李泰气愤地握紧拳头。
“佛祖发现自己座下尊者仍旧贪恋财物,理应惩罚才对。”
李复伸出食指,左右晃动着。
“不对不对。”
“啊?”李泰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
“不对,那还能如何?总不能,就轻飘飘的揭过去,不追究了吧?”
李复嘴角微微上扬。
“不,孙悟空当着如来佛祖的面揭了两人的老底,佛祖不但没有生气,还跟他们说‘佛为亡灵超度,?只收三斗米粒黄金,我还嫌他们贱卖了’。”
李泰瞪大了眼睛,突然觉得自己的脑袋瓜不够用了。
这是佛吗?
转念一想,难怪长安城里大多数的佛寺虚挂佛田,香火敛财。
原来这玩意儿,从根上就坏掉了。
"佛祖这般告诉唐僧,这天底下没有不要钱的好事,虽然他们走了十万八千里才到灵山,但若轻松取走经书,岂不会心生懈怠?”
李泰眼眸中带着嫌恶。
说的倒是比唱的好听。
倒也没少收东西。
“那唐僧,要给他们钱财,才能带走经文吗?”李泰问道:“可是他一个穷和尚,哪儿来的钱财。”
“你忘了,那唐僧临行之前,唐王可是赏赐给他一个紫金钵。”
”唐僧将那紫金钵送给了两位尊者,最终取得了经书。”李复说道。
李泰听到这个结局后,他在沉思。
如此,比起灵山来,还是长安城里的寺庙更黑。
他们没有什么值钱的经文,就是在佛寺里,嘴皮子一碰,香客们就捧着真金白银,粮食布帛,甚至是田产,就双手奉上了。
那香客们求的是什么?
心安?
李泰默默叹息。
他在东宫,在大兄的桌案上,看到过一些查抄佛寺的奏章,那些佛寺.........里面的和尚,个个都是阿难、迦叶........
不对,他们可比不上阿难、迦叶这俩尊者,这俩尊者,好歹还是西天佛祖座下真佛,是故事里的真神仙。
可那些和尚。
他们不是,他们也没有什么大乘佛经,但是照样是收取钱财土地,甚至收的比阿难、迦叶这俩尊者还多。
唐僧也不过是给出了一个紫金钵。
那紫金钵可比不得佛寺里查抄出来的那些田产,财货。
“怎么样,有什么想法?说说看。”李复笑意盈盈地看着李泰问道。
李泰将自己心中所想尽数告诉李复。
李复一边听,一边点头。
“这就要看你如何去想这个故事里的道理了。”李复说道:“前文说了,唐僧乃是金蝉子转世,取得真经,功德圆满之后,他是要归位的。”
李泰点头。
历经磨难,十万八千里,九九八十一难,况且原本就是佛祖的弟子,归位成佛也是理所应当。
“佛说,经不可轻传,如此才不会心生懈怠,再者便是,故事里的大乘佛法无比珍贵,师徒四人必须献出自己拥有的一切,才能得到,这也是让人去参悟‘舍得’的道理。
让阿难迦叶先索贿再传经,就是让唐僧体会先“舍”后“得”的过程。出家人四大皆空,如果连身外之物都舍不得,谈何能将西天的大乘佛法发扬光大?紫金钵是俗物,唐僧舍了紫金钵,算是斩断了俗尘,是金蝉子归位必须要完成的一步。”
”原来如此。”李泰恍然大悟:“里面竟然还有这样的道理,方才,是我误会了?”
李复笑了,摇头。
“也不算误会,就看你如何看待这个故事了。”
“这个故事里的道理还是不少的,有好的,有坏的,比如说唐僧和悟空刚刚上路的时候打死了强盗,唐生是个吃斋念佛的,见不得这样夺人性命的事情,他嫌悟空杀心重,但是悟空说,如果不杀这些强盗,那强盗会害更多人的性命。”
“你说对还是不对。”
李泰立马接话。
“这事儿我站悟空。”
李复哈哈大笑。
在李复看来,最有佛性的,不是金蝉子,而是这位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
人家被关了五百年,出来也没有报复社会,老老实实的保着唐僧西天取经,取经路上的种种,大圣着实光彩照人。
就知道小时候光顾着看猴是有原因的。
“故事里,神仙助你,你有所表示,供奉和回报,是一种相互的礼尚往来。”
“便是到了灵山,这道理,依旧存在。”
帐内,炭火渐弱,李复起身,又添了几块新炭。
李泰总觉得,王叔编的这故事,跟现实真实脱不开关系。
不能是大云寺被查抄之后,王叔现编的结局吧?
这也太讽刺了。
礼尚往来.....
供奉,回报,利益........
往细处想,好像还真是.........
李泰垂眸,心里琢磨着故事和现实之间的联系。
真佛索贿,是为了点化;凡僧敛财,却是为了私欲。
前者往好了说是修行,后者就纯粹是贪念了。
贪恋玷污佛门。
以往听母亲说过,佛门也有好和尚。
那些真正的大师在俗尘中修行,他们认为,这世上的苦难,都是有定数的,他们如果能多吃一些苦,那世人就能少吃一些苦。
于是他们就背上行囊,踏上了为世人祈福的路,一路化缘,只化当日的吃食,双手不沾财货。
“佛法劝人向善是好的,但是凡尘俗世,人心贪恋,佛,也便成了凡人敛财的工具了。”李泰若有所思的说道:“且不说大云寺那等藏污纳垢之地,便是大兴善寺,金佛铸着前朝的年号,和尚囤着万亩的良田,嘴里却念着‘四大皆空’。”
李复看向李泰的眼神里充满了赞叹。
这小子,的确是聪明,在读书这方面天赋悟性极高。
难怪李二凤偏心他。
“孺子可教。”
猎场密林之中,李承乾弯弓搭箭,箭如流星,一只麋鹿应声倒地。
身后的侍从立马上前拾起猎物。
“殿下。”
侍从将麋鹿抬到了李承乾的马前。
李承乾脸上扬起一个笑容。
“收起来吧。”
“婶婶她往哪个方向去了?”李承乾问道。
“东边坡上。”
李承乾勒紧马缰,调转了方向。
“走,去与婶婶汇合。”
说罢,打马而去,身后侍从赶忙跟上。
李韶勒马停在一处高坡,绛紫骑装被山风掀起一角,银鼠皮斗篷的毛领沾着细碎的霜晶。
微微眯眼,长睫上凝着呵出的白雾,目光如刃,扫过下方幽暗的榛木丛。
哗哗——
李韶左手轻抬,身后的四名随从立刻勒马噤声。
右手缓缓从箭囊抽出一支白羽箭,箭簇寒光在晨雾中一闪。弓弦无声绷紧,手上牛皮扳指抵着下颔,呼吸凝滞的刹那——
"嗖!"
箭矢破空,榛木丛中骤然爆出一声哀鸣。
一头赤狐踉跄窜出,前腿已被箭矢贯穿,在雪地上拖出蜿蜒血痕。
见此场景,李韶微微蹙眉。
歪了。
本想着一箭穿喉。
真是许久不动手,都生疏了,这可不行。
今日,且得活动活动筋骨。
这赤狐的毛皮,可以给狸奴做个衣领。
至于剩下的,给自家夫君做双鞋垫子也不错。
马蹄踏碎枯枝,惊起一群寒鸦。
赤狐慌不择路钻进一片密林,李韶反手摘下角弓,靴跟一磕马腹冲了进去。
腐朽的松针气味混着血腥,今日猎场看来有不少人都已经有了收获。
速度渐缓,一行人在林中灵活穿行,俯身避开横生的枝桠,耳畔尽是枯枝刮擦皮甲的细响。
"唰!"
第二箭擦着狐尾钉入树干。赤狐惊蹿上坡,李韶冷笑,弃弓抽刀。
“还想跑!”
一道银光闪过,一刀封喉。
随行的随从上前,将已经死去的赤狐托起。
李韶看了一眼,微微颔首。
已经收获了两只獐子,一只赤狐。
大的猎物倒是看到了,不过,她没有去猎,留给高明好了。
况且,那些大的猎物,对自己而言,还不如赤狐呢。
李韶是看中了这赤狐的皮毛。
好看的很。
远处突然传来沉闷的熊吼,紧接着是金吾卫尖锐的警哨声。李韶猛地转头——
东北方向,烟尘惊鸟。
"走!"
翻身上马,斗篷在风中猎猎如旗。
李承乾带着一行亲卫策马缓行,忽听前方灌木丛中传来“咔嚓”一声脆响——碗口粗的树干竟被硬生生折断!
“不好!有熊!”
经验丰厚的将军立马指挥着护卫们上前,弯弓搭箭对准声音的来源,并将李承乾牢牢地护在后方。
下一瞬,一头足有八尺高的黑熊人立而起,棕黑的皮毛上沾满凝固的松脂,獠牙间垂着腥臭的涎水,一双赤红的眼眸死死地盯着这边的人群。
林中狩猎人众多,血腥味比寻常时浓重,将黑熊给引出来了。
护卫们立马开始分工,警戒的,准备对熊动手的,发信号让猎场里的千牛卫来增援的。
一切有条不紊。
“放箭!”
“嗖嗖嗖——”
七八支羽箭破空而去,可那黑熊皮糙肉厚,箭矢扎在肩胛处,反倒激得它狂性大发!
“吼——!”
巨掌横扫,一名护卫连人带马被拍飞数丈,重重撞在树干上,口吐鲜血。
“护住殿下!”
护卫长咬牙挥刀上前,却被熊爪当胸一挠,铁甲当即变了形。
千钧一发之际——
“唰!”
一道银光自林间疾射而来,精准钉入黑熊右眼!
黑熊痛吼着踉跄后退,众人回头。
一队玄甲骑兵如疾风般冲入战场,为首之人金冠束发,明黄大氅在风中猎猎作响。
"陛下!"护卫们惊呼出声,纷纷让开道路。
李世民面色冷峻,手中宝雕弓已然拉满。胯下骏马疾驰向前。
"嗖!"
这一箭裹挟着雷霆之势,竟从黑熊大张的血口中贯入,直透后脑!
结尾?
如今朝廷依旧在清查佛寺,大云寺的案子惨烈,这故事,的确是该讲讲结尾了。
倒是没有忘记,师徒四人好不容易到了大雷音寺,结果被俩和尚给了空白书充当经文。
最后还是唐僧把唐王御赐的紫金钵拿去行贿,才拿到经文。
而且,行贿这事儿,如来还是知道的,认的。
当年在长安的时候,观音菩萨说,历经磨难方显诚心,取得真经,可没跟唐僧说,到了大雷音寺要行贿。
李复将手中书卷放在了桌案上,似笑非笑地看着李泰。
“你小子倒是会挑时候。“李复似笑非笑地指了指帐外,“你阿耶和大兄正在外面校猎,你倒好,跑来听故事结局了。“
李泰讪笑着,很是有眼力见地上前,为李复捏肩捶背。
“哎呀,狩猎什么的,反正猎到了就够了,腊八节走个过场,外面天寒地冻的,我又不好习这个。”李泰的言语中带着几分谄媚:“王叔不是也没去嘛。”
李复无奈摇头。
自己是没去狩猎,如此说来,还真是不好反驳李泰了。
“好,给你讲这故事后续的结尾。”
“唐僧师徒千辛万苦终于抵达西天,见到如来,准备取真经回东土传法,佛祖安排了阿难、迦叶两位尊者为其传经。”
“到了藏经殿,两位尊者询问唐僧。”
“圣僧东土到此,有些甚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
李泰听到这里,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
西天雷音寺,佛祖座下尊者,说的这么明目张胆。
这不是索贿吗?
“唐僧听到这话,自然也是一头雾水,他没想到,来西天取经,竟然还要送礼。”
“那阿难迦叶两位尊者见他无物,就笑道: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
“这个时候,却是悟空站了出来,一顿吵嚷,二尊者故意将无字的经书传给师徒,燃灯古佛见此,命白雄尊者前去抖散经卷,让师徒发现他们上当了。”
“因此,唐僧一行人,再次返回,可是二位尊者,依旧索要‘人事’。”
李泰听到这里,小脸上满是怒意。
“这还是出家人吗?”
“明明是佛教的源头,雷音寺里佛祖麾下,怎能如此?如此这般,跟佛寺里的那些贼和尚有什么区别!”
李复笑了笑,让李泰稍安勿躁。
“只是个故事,你先别激动。”
安抚几句后,李复继续说了下去。
“此事还是被悟空闹到了佛祖面前,你猜佛祖怎么说?”
李泰气愤地握紧拳头。
“佛祖发现自己座下尊者仍旧贪恋财物,理应惩罚才对。”
李复伸出食指,左右晃动着。
“不对不对。”
“啊?”李泰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
“不对,那还能如何?总不能,就轻飘飘的揭过去,不追究了吧?”
李复嘴角微微上扬。
“不,孙悟空当着如来佛祖的面揭了两人的老底,佛祖不但没有生气,还跟他们说‘佛为亡灵超度,?只收三斗米粒黄金,我还嫌他们贱卖了’。”
李泰瞪大了眼睛,突然觉得自己的脑袋瓜不够用了。
这是佛吗?
转念一想,难怪长安城里大多数的佛寺虚挂佛田,香火敛财。
原来这玩意儿,从根上就坏掉了。
"佛祖这般告诉唐僧,这天底下没有不要钱的好事,虽然他们走了十万八千里才到灵山,但若轻松取走经书,岂不会心生懈怠?”
李泰眼眸中带着嫌恶。
说的倒是比唱的好听。
倒也没少收东西。
“那唐僧,要给他们钱财,才能带走经文吗?”李泰问道:“可是他一个穷和尚,哪儿来的钱财。”
“你忘了,那唐僧临行之前,唐王可是赏赐给他一个紫金钵。”
”唐僧将那紫金钵送给了两位尊者,最终取得了经书。”李复说道。
李泰听到这个结局后,他在沉思。
如此,比起灵山来,还是长安城里的寺庙更黑。
他们没有什么值钱的经文,就是在佛寺里,嘴皮子一碰,香客们就捧着真金白银,粮食布帛,甚至是田产,就双手奉上了。
那香客们求的是什么?
心安?
李泰默默叹息。
他在东宫,在大兄的桌案上,看到过一些查抄佛寺的奏章,那些佛寺.........里面的和尚,个个都是阿难、迦叶........
不对,他们可比不上阿难、迦叶这俩尊者,这俩尊者,好歹还是西天佛祖座下真佛,是故事里的真神仙。
可那些和尚。
他们不是,他们也没有什么大乘佛经,但是照样是收取钱财土地,甚至收的比阿难、迦叶这俩尊者还多。
唐僧也不过是给出了一个紫金钵。
那紫金钵可比不得佛寺里查抄出来的那些田产,财货。
“怎么样,有什么想法?说说看。”李复笑意盈盈地看着李泰问道。
李泰将自己心中所想尽数告诉李复。
李复一边听,一边点头。
“这就要看你如何去想这个故事里的道理了。”李复说道:“前文说了,唐僧乃是金蝉子转世,取得真经,功德圆满之后,他是要归位的。”
李泰点头。
历经磨难,十万八千里,九九八十一难,况且原本就是佛祖的弟子,归位成佛也是理所应当。
“佛说,经不可轻传,如此才不会心生懈怠,再者便是,故事里的大乘佛法无比珍贵,师徒四人必须献出自己拥有的一切,才能得到,这也是让人去参悟‘舍得’的道理。
让阿难迦叶先索贿再传经,就是让唐僧体会先“舍”后“得”的过程。出家人四大皆空,如果连身外之物都舍不得,谈何能将西天的大乘佛法发扬光大?紫金钵是俗物,唐僧舍了紫金钵,算是斩断了俗尘,是金蝉子归位必须要完成的一步。”
”原来如此。”李泰恍然大悟:“里面竟然还有这样的道理,方才,是我误会了?”
李复笑了,摇头。
“也不算误会,就看你如何看待这个故事了。”
“这个故事里的道理还是不少的,有好的,有坏的,比如说唐僧和悟空刚刚上路的时候打死了强盗,唐生是个吃斋念佛的,见不得这样夺人性命的事情,他嫌悟空杀心重,但是悟空说,如果不杀这些强盗,那强盗会害更多人的性命。”
“你说对还是不对。”
李泰立马接话。
“这事儿我站悟空。”
李复哈哈大笑。
在李复看来,最有佛性的,不是金蝉子,而是这位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
人家被关了五百年,出来也没有报复社会,老老实实的保着唐僧西天取经,取经路上的种种,大圣着实光彩照人。
就知道小时候光顾着看猴是有原因的。
“故事里,神仙助你,你有所表示,供奉和回报,是一种相互的礼尚往来。”
“便是到了灵山,这道理,依旧存在。”
帐内,炭火渐弱,李复起身,又添了几块新炭。
李泰总觉得,王叔编的这故事,跟现实真实脱不开关系。
不能是大云寺被查抄之后,王叔现编的结局吧?
这也太讽刺了。
礼尚往来.....
供奉,回报,利益........
往细处想,好像还真是.........
李泰垂眸,心里琢磨着故事和现实之间的联系。
真佛索贿,是为了点化;凡僧敛财,却是为了私欲。
前者往好了说是修行,后者就纯粹是贪念了。
贪恋玷污佛门。
以往听母亲说过,佛门也有好和尚。
那些真正的大师在俗尘中修行,他们认为,这世上的苦难,都是有定数的,他们如果能多吃一些苦,那世人就能少吃一些苦。
于是他们就背上行囊,踏上了为世人祈福的路,一路化缘,只化当日的吃食,双手不沾财货。
“佛法劝人向善是好的,但是凡尘俗世,人心贪恋,佛,也便成了凡人敛财的工具了。”李泰若有所思的说道:“且不说大云寺那等藏污纳垢之地,便是大兴善寺,金佛铸着前朝的年号,和尚囤着万亩的良田,嘴里却念着‘四大皆空’。”
李复看向李泰的眼神里充满了赞叹。
这小子,的确是聪明,在读书这方面天赋悟性极高。
难怪李二凤偏心他。
“孺子可教。”
猎场密林之中,李承乾弯弓搭箭,箭如流星,一只麋鹿应声倒地。
身后的侍从立马上前拾起猎物。
“殿下。”
侍从将麋鹿抬到了李承乾的马前。
李承乾脸上扬起一个笑容。
“收起来吧。”
“婶婶她往哪个方向去了?”李承乾问道。
“东边坡上。”
李承乾勒紧马缰,调转了方向。
“走,去与婶婶汇合。”
说罢,打马而去,身后侍从赶忙跟上。
李韶勒马停在一处高坡,绛紫骑装被山风掀起一角,银鼠皮斗篷的毛领沾着细碎的霜晶。
微微眯眼,长睫上凝着呵出的白雾,目光如刃,扫过下方幽暗的榛木丛。
哗哗——
李韶左手轻抬,身后的四名随从立刻勒马噤声。
右手缓缓从箭囊抽出一支白羽箭,箭簇寒光在晨雾中一闪。弓弦无声绷紧,手上牛皮扳指抵着下颔,呼吸凝滞的刹那——
"嗖!"
箭矢破空,榛木丛中骤然爆出一声哀鸣。
一头赤狐踉跄窜出,前腿已被箭矢贯穿,在雪地上拖出蜿蜒血痕。
见此场景,李韶微微蹙眉。
歪了。
本想着一箭穿喉。
真是许久不动手,都生疏了,这可不行。
今日,且得活动活动筋骨。
这赤狐的毛皮,可以给狸奴做个衣领。
至于剩下的,给自家夫君做双鞋垫子也不错。
马蹄踏碎枯枝,惊起一群寒鸦。
赤狐慌不择路钻进一片密林,李韶反手摘下角弓,靴跟一磕马腹冲了进去。
腐朽的松针气味混着血腥,今日猎场看来有不少人都已经有了收获。
速度渐缓,一行人在林中灵活穿行,俯身避开横生的枝桠,耳畔尽是枯枝刮擦皮甲的细响。
"唰!"
第二箭擦着狐尾钉入树干。赤狐惊蹿上坡,李韶冷笑,弃弓抽刀。
“还想跑!”
一道银光闪过,一刀封喉。
随行的随从上前,将已经死去的赤狐托起。
李韶看了一眼,微微颔首。
已经收获了两只獐子,一只赤狐。
大的猎物倒是看到了,不过,她没有去猎,留给高明好了。
况且,那些大的猎物,对自己而言,还不如赤狐呢。
李韶是看中了这赤狐的皮毛。
好看的很。
远处突然传来沉闷的熊吼,紧接着是金吾卫尖锐的警哨声。李韶猛地转头——
东北方向,烟尘惊鸟。
"走!"
翻身上马,斗篷在风中猎猎如旗。
李承乾带着一行亲卫策马缓行,忽听前方灌木丛中传来“咔嚓”一声脆响——碗口粗的树干竟被硬生生折断!
“不好!有熊!”
经验丰厚的将军立马指挥着护卫们上前,弯弓搭箭对准声音的来源,并将李承乾牢牢地护在后方。
下一瞬,一头足有八尺高的黑熊人立而起,棕黑的皮毛上沾满凝固的松脂,獠牙间垂着腥臭的涎水,一双赤红的眼眸死死地盯着这边的人群。
林中狩猎人众多,血腥味比寻常时浓重,将黑熊给引出来了。
护卫们立马开始分工,警戒的,准备对熊动手的,发信号让猎场里的千牛卫来增援的。
一切有条不紊。
“放箭!”
“嗖嗖嗖——”
七八支羽箭破空而去,可那黑熊皮糙肉厚,箭矢扎在肩胛处,反倒激得它狂性大发!
“吼——!”
巨掌横扫,一名护卫连人带马被拍飞数丈,重重撞在树干上,口吐鲜血。
“护住殿下!”
护卫长咬牙挥刀上前,却被熊爪当胸一挠,铁甲当即变了形。
千钧一发之际——
“唰!”
一道银光自林间疾射而来,精准钉入黑熊右眼!
黑熊痛吼着踉跄后退,众人回头。
一队玄甲骑兵如疾风般冲入战场,为首之人金冠束发,明黄大氅在风中猎猎作响。
"陛下!"护卫们惊呼出声,纷纷让开道路。
李世民面色冷峻,手中宝雕弓已然拉满。胯下骏马疾驰向前。
"嗖!"
这一箭裹挟着雷霆之势,竟从黑熊大张的血口中贯入,直透后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