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8章 装-《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武士彠有儿子有女儿,父死子继,就算是武士彠死了,他也有儿子能够袭爵,怎么会让侄子给挤兑的老婆孩子过不下去日子,反倒是跑到长安来?

  奇哉怪哉。

  今日在工地上聚会,李复兴致勃勃,因此席间也喝了不少酒,回到家中的时候,脑袋已经是晕晕沉沉,有些站不住了。

  伍良业和老赵两人,扶着李复到了院子里,翠竹和小桃两人连忙上前,引着他们将郎君扶到屋内,安置在榻上。

  李韶闻讯赶来,见到自家夫君这般模样,连忙上前扶住他的手臂。

  “今日在外怎么喝了这么多。”李韶触摸到李复的手,看他面色红彤彤的,便知道这酒劲儿不少。

  平日里自家夫君喝酒,可是颇有些心眼的。

  赶忙小桃去吩咐厨房送解酒汤,让翠竹去倒些茶水来。

  喝点茶水,漱漱口。

  “慢点。”李韶扶着李复的手,大口大口的灌茶水。

  “我回来的时候,不这样的。”李复嘟嘟囔囔的说着:“走到半道,酒劲儿上来了。”

  “好好好,知道知道。”李韶轻声安慰着。

  一边说着,一边摘去了李复的发冠,又解开他领口的扣子,好让他呼吸顺畅一些。

  李复仰面躺着,面颊泛红,额角渗出细汗,呼吸间尽是酒气。

  婢女送上了温水和帕子。

  李复接过来拧了拧,轻轻擦拭李复的脸和脖颈。温热的帕子拂过皮肤,李复似乎舒服了些,眉头稍稍舒展。

  “夫人.......”

  李韶手上动作不停,唇角不自觉的弯了弯。

  “还知道是我呢。”

  小桃捧着醒酒汤进来,李韶接过瓷碗。

  “来将人扶起来一些。”

  小桃上前,扶起了李复,李韶坐在窗边,让李复靠在自己身上。

  “来,把汤喝了,明日头便不会疼了。”她舀了一勺,吹了吹,递到他唇边。

  李复虽醉得迷糊,却仍下意识地张口。

  温热的汤水滑入喉中,带着淡淡的药香。

  吞咽几下,眉头又皱了皱。

  很苦。

  “现在知道难受了?畅饮的时候怎么就想不到呢?”

  也不管李复听没听进去,反正,先念叨了再说。

  一碗醒酒汤悉数喂了下去,又让人端来茶,漱漱口。

  “来,吐出来。”李韶温声指引着。

  李复一张嘴,吐在了木盆里。

  待一切收拾妥当,她才让婢女们退下,自己则坐在榻边守着。

  “你们父子俩啊,真是......不过,平日里夫君也足够让人省心了,就是这一喝醉酒.......”

  李韶坐在李复身边碎碎念。

  而正是听着自家夫人的声音,李复心里才安定。

  便是醉了,周围要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反而很心慌。

  窗外月色渐明,洒落一地清辉。

  李复的酒意也稍微散了一些,呼吸渐趋平稳,李韶看着熟睡的丈夫,指尖在他脸上戳了戳。

  还挺有趣。

  次日清晨一早,李复睡醒,屋子里只剩下了守着的丫鬟。

  起身,伸了个懒腰,神清气爽。

  “郎君,您醒了。”小桃端着水盆进来。

  “夫人呢?”

  “夫人在这儿守了您大半宿,您睡熟之后,才去休息。”小桃说道:“这会儿应该还没睡醒。”

  李复点点头。

  “那就不要打扰她了,早膳备好,等夫人醒了后,送到房间里吃。”

  “是。”小桃应声。

  李复喝了酒,李韶照顾了大半夜,休息的时候两口子就不能睡一块了。

  更何况,李复昨日醉的有些厉害,身上酒气重,不洗澡,味道也好不到哪儿去。

  “对了,昨天你在这儿吗?”李复看向小桃。

  小桃点点头。

  “在的郎君。”

  “那我醉酒后,有没有说什么?”李复好奇问道。

  昨天自己在路上迷迷糊糊的琢磨武士彠的事情呢,可别喝醉了,喊什么武则天。

  那真是.......

  “没说什么啊,就总是喊夫人,夫人也是耐心听着。”小桃应着。

  “是吗?我.......就这样?”

  “当然。”小桃认真点头,仔细回想着:“就是这样。”

  黏糊的很。

  李复这下放心了。

  简单擦了擦脸,李复干脆去浴室洗个澡,换身干净衣裳。

  收拾的利索了再去吃早饭。

  这边刚吃完早饭,下人便来说,夫人已经醒了,按照郎君的吩咐,已经将早饭送去了夫人的房中。

  两口子是在书房见的面。

  吃饱喝足,喝点茶,溜溜缝。

  “昨天夫君是在外喝高兴了,可是苦了伍良业把你带回来了。”李韶笑道:“可是遇到什么喜事了?”

  李复摇了摇头。

  “也不算是什么喜事,就是跟老阎,行本他们这些人,很久没有聚在一起了。”

  “昨天晚上在工地那边,人都齐了,喝喝茶,聊聊天,就挺舒心的,这才让人从宅子里送了食材过去,晚上在那边吃的饭。”

  李复仔细的解释着。

  “行宫那边,今年都是按部就班的干活儿,再往后两个月,室外的活儿就停下了,冬天嘛,不好干,也得让工匠们喘口气了。”

  “剩下的木匠活,倒是不耽误,让人慢慢操持着,天冷了,就去屋子里,最后反正洒扫干净了就是,不碍事。”

  “他们这一帮人,除却窦奉节之外,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长安了。”

  李韶听着,默默点头。

  “也是,就只有端午,中秋的时候,回去过了个节,转头又回了庄子上,操持着庄子上的事,着实辛苦他们了。”

  “所以,昨晚上聊起了长安城的新消息,说今年又是个丰年,各地上奏朝廷,都是报的丰收,今年朝集使们也要回长安,面见陛下。”

  “年头好,他们来,也言之有物,表的都是他们在当地的功绩,可不是要积极一些。”

  李韶笑了笑。

  “人之常情,毕竟,在地方上,忙活了好几年了。”

  “所以说嘛,聊着聊着,就喝多了。”李复笑道。

  “当时窦奉节说,应国公要回长安,我差点听差了。“

  李韶莞尔一笑。

  自己的父亲是英国公,但是,朝中还有个应国公呢,是姓武来着,太上皇的旧臣。

  “你当初在家中的时候,可曾听母亲提起过应国公家的次女?”李复好奇问道。

  李韶摇了摇头:“未曾听母亲提起过,贞观元年,应国公调任利州,带着妻女一同去往利州上任,那个时候,他的次女,年岁好像并不大。”

  “五年过去了,孩子就算是长大了,但是长在利州,长安城这边,不会关注利州的人。”

  “即便是关心,也只是关心利州的政事。”

  “夫君怎么问起这个了?怎么,对人家家的姑娘,有兴趣了?”李韶打趣着。

  “我对一个女娃娃有什么兴趣?是昨日聊起来的时候,行本他.......”

  李复将昨天他们聊的事情简单的说了说。

  “我寻思着,这孩子年岁还小的时候,名头都在长安后宅贵妇之间传扬了,得多聪明伶俐,还能让武士彠走哪儿都带着。”

  “原是这样。”李韶笑道:“五年前,我也是待在国公府的后宅当中,未曾听说,即便是偶尔有出门的情况,也不会去探听这些事。”

  “若是如此,想来母亲应该知道,因为听起来,这孩子的岁数,好像与震儿相差不算大.......”

  “长安城里,勋贵人家,有才名在外的,自是一家有女百家求。”

  如果是那样的话,母亲就算是为了将来给震儿做打算,也会去打听的。

  震儿如今还在读书,母亲不就已经在相看长安城里合适的人家了吗?

  “那我能娶到夫人这样优秀的女子,也是我积来的福分了。”

  李复想起来,也是要大笑三声的程度。

  正常情况下,适龄优秀女子,那就是香饽饽,好些人盯着呢。

  自己娶到夫人,真是天赐的缘分了。

  至于世家女。

  嫡出的,看不上自己。

  就算是当初有世家之人托了媒婆过来打听,即便是要结亲,也不过是想要嫁出一位庶女,用其来与泾阳王府建立一定的联系,后续说不定还要从泾阳王府谋些什么呢。

  瞅瞅他们如今的行为就知道了。

  当真如同豺狼虎豹一般。

  李韶娇嗔一笑。

  随后调笑说道。

  “也不知是谁,处心积虑的要找到当初救他的人呢。”

  “是抱着报答的心思呢?还是其他别的,那可就不知道了。”

  李韶故意这般说。

  李复哈哈一笑。

  “夫人莫要忘记,那天上元节,夫人可是一身男装,况且当时场面混乱,我都没有看清楚夫人到底是男是女,哪儿会有什么别的心思呢?”

  李韶一愣。

  “倒也是啊。”

  李复脸上的笑意越发灿烂。

  “不过后来打听到夫人的身份,倒也是.......”

  都成自家媳妇了,没啥不好承认的。

  两口子在书房里,笑的开心。

  两仪殿里,李世民与李承乾对坐,父子两人手里都拿着奏章在看。

  “先前你王叔说过的,对付草原上的办法。”李世民率先开口:“思来想去,想要彻底控制住草原,那办法可行,如今,已经打算开始实施了。”

  “但是在此之前,握在手里的绳子,还是要放一放的。”

  “牵制一个地方,紧一些,松一些,应对自如。”

  李承乾微微颔首。

  他明白。

  “但是,对草原,要如何放呢?”

  一年的时间,草原上,倒也没有生什么是非。

  颉利可汗在边境,但边境,也是大唐的领土,说白了,颉利依旧在大唐的掌控下。

  草原上,仍旧是群龙无首各自为营的状态。

  大唐想要治理,难。

  “让突利回到草原去。”李世民说道:“自从你王叔提出来要贸易草原上的羊毛之后,朕就让工部着手改进织造机,如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剩下的,就是慢慢改良了。”

  “东西出来了,所以才说,今年可以尝试着,从草原上收购羊毛了。”

  “就像去年的棉花一样,今年长安城里的兵士,已经穿上了棉衣。”

  “但是还不够。”李世民说道:“棉花,始终是不如羊毛暖和,只是让将士们得到好处还不够,还要让百姓们得到好处。”

  李承乾微微颔首。

  “自长安开始,以长安为中心,若是效果够好,自然会慢慢的向周围扩散。”

  “靠着往来的商贾,不管是棉花还是羊毛,都会被带到大唐各地去。”

  “当然,也不能只靠着商贾,像棉花这种东西,推广开,百姓们自家开辟出一块地,种一些够自家用的,那也足够,不至于被商贾抬高价钱,变成百姓们用不起的东西。”李承乾缓缓分析着。

  “至于羊毛,那没办法,最大的量,只能是从草原上来,草原上有那样的条件,要用起来。”

  李世民目光满意,打量着李承乾。

  “没错。”

  “如今,高昌,已经尽在掌握了。”李世民微微一笑。

  李承乾嗯了一声。

  “但是,始终不如在自己手里,来的更令人省心一些。”李承乾淡淡说道:“只是,如今没有合适的理由。”

  既然是对大唐有好处的地。

  那,总要想办法,拿下来。

  西域都护府。

  已经有多少年,没有叫过这个名字了。

  大宛以东,乌孙以南.......

  李承乾看了一眼自家阿耶背后的屏风,那屏风上,是一幅山河社稷图。

  李世民的目光中带了几分兴奋。

  好小子,有志气。

  像自己。

  自己,也是这样想的。

  只是,头顶着天可汗的名号,脸面,还是需要的。

  虽然心里很是赞扬这个儿子,但是脸上依旧不动声色。

  “先收起你的想法吧,一国太子,总是惦记着别的国家的领土,眼下,可不是什么好事。”李世民背过身去,嘴角微微上扬。

  “是。”李承乾乖乖应声。

  以前怎么没看出自己的阿耶。

  那么能装呢。

  明明他心里,也是很想要的吧?

  又不好意思说出口。

  还是王叔说的好。

  中原人,爱好种地。

  但是谁要是不让他们安心种地。

  就把他们种地里。

  李世民唤来王德。

  “传旨,召见阿史那什钵苾。”

  李承乾起身,拱手行礼。

  “那,儿臣就先告退了。”

  李世民转过身来,看着李承乾。

  “你是太子。”

  随后,想了想。

  “你若是暂且不愿露面,就去侧殿吧。”李世民笑道。

  “是。”李承乾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