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新法正式推广后,在两淮的成效如惊雷般炸醒京城剩余的大靖朝臣,盐税较之前激增五倍不说,漕运关税也翻了两番,连户部银库都添了三排新柜架收纳税银。
可皇宫上书房内,徐景行看着江南巡抚递上来的奏折冷笑不止:“都知江南富庶甲天下,商税却不及两淮一半,那些士绅们住着金砖铺地的宅院,开着垄断州府的商铺,仗着功名免税的旧例,连针头线脑的买卖都敢挂儒商的名头逃税,长此以往,大靖边防军饷靠什么支应?河工溃堤靠什么修缮?”
阮知节偷偷抬头看了一眼内监新挂上的江南舆图,知道陛下准备对江南士绅群体开刀,“陛下,江南士绅盘根成百上千年,朝廷有近乎一半的官员出自他们,此前增设三科实务已是一定程度上断了他们的护身符,然要动商税,却是有些艰难。”
江南士绅的护身符便是科举与官场,两淮盐案后,七省官场空出百余个职位,江南占了近半,徐景行特开恩科,更是直接打破了地域限额,广纳寒门才俊,一来填补了官场空缺,二来也让江南士绅看到了朝廷选官,已不看族谱上的名头,更看重考生的经世济民之才。
说起来,这次特开的恩科的结果不止汤际中心有不甘,甚至江南更是直接炸开了锅,苏州府学的生员们堵在巡抚衙门前,举着祖制不可违的牌子抗议,更有士绅联名上书,说徐景行强纳寒门士子乱大靖文学,徐景行收到这些消息后,才动了整改江南商税的念头。
“陛下这是要掀了我们江南的天啊!”扬州士绅领袖现礼部尚书汤际中,在家不知摔碎了多少茶盏,原本,他儿子汤启年该是金科状元亦或者探花,现在却只堪堪上榜,“陛下用恩科新官换江南旧吏,无非是想拿江南之地的商税!”
但汤际中心里也明白,若非他当日在御前失言,徐景行也不至于这么早就着手处理江南商税的事,毕竟江淮盐政改革的风波才得以平息,但事情已然发生,钦差大臣再度南下已成定局。
果不其然,新科进士才刚领了属于自己的官印,阮知节这位户部尚书,再次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带着如朕亲临的令牌南下奔赴江南。
得知阮知节这次的配置还是董信以及霍铁心几人,汤际中就明白陛下这是动了真格要收拢江南商税,更不要说董信这次带的精兵不止三百人,足足添到了五百,更有传言说董信这位禁军副统领手里,还有陛下亲赐的由工部秘密制造出来的火器。
种种迹象,都让汤际中心感不安甚至心神恍惚,直到阮知节等人的船队离开京城运河码头,他才猛然惊醒,而后写了封信快马加鞭送回金陵老家,让汤家不管阮知节这位京城钦差在江南闹出多大的风波,都全数配合,不要跟其对抗,以免汤氏一族赴范家、谢家的后尘。
………………
当阮知节等人的船队抵苏州码头时,苏州吴家吴宗宪带着百余名士绅来到运河码头,美名其曰为他们接风,然人群里突然冲出个披麻戴孝的妇人来,手拿状子伏跪在码头,并凄厉的大声喊道:“阮大人救命,我夫家姓程,在苏州城里经营一家布庄,只因我们不愿挂在他吴家名下,一月前我公爹被吴家派人乱棍打死,昨夜我夫君又被他们派人打断了双腿!”
阮知节刚要问话,吴宗宪身后的家丁突然拔刀,大喊道:“哪来的疯妇竟敢污蔑我吴家!”手中长刀也径直劈向妇人,电光火石间,董信一脚踢飞这名拔刀家丁,“光天化日之下,岂容由你当众行凶?”
阮知节见状,也冷下了脸,开口问道:“这就是所谓的礼仪之乡?怕是当初西南西北两地肆虐的流寇,都不会如此待客!”
吴家家丁的这一刀,彻底成了阮知节着手江南商税改革的导火索,他当场就下命令,查封吴家名下所有商铺,不多时,就在吴家名下一当铺的账房里,搜出一本记着各地孝敬的花名册,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江南各级官员的名字,连巡抚都收过吴家三十万两岁敬。
“看来要先清官场,再收商税。”阮知节同董信吐槽了一句,而后让其派出亲兵,将自己缴获的花名册快马送进京城呈到御前,三天后,徐景行的八百里加急就已抵达苏州,阮知节看着圣旨里所写的江南巡抚革职查办,所有恩科新官暂代府县之职,特许他先斩后奏之权后,心里大松一口气。
而后这些新官,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贴出徐景行列出的《商税新规》,不论士绅百姓,商铺按营收三成缴税,隐匿者抄没家产,这下子,引起的麻烦比两淮盐政改革时烧的火更凶。
周允砚刚在吴县设好税卡,夜里就被人绑了扔进太湖,亏得他早有防备,带着水靠跳船逃生,差点就被芦苇划破半张脸从此破相,昆山知县是个老秀才出身的新官,只因要查当地大族的银号,就被人诬陷贪墨赈灾款,被捆在祠堂前要沉塘,直到董信带着亲兵赶到,才将其救下。
更狠的还是罢市,只吴宗宪一声令下,苏州府的绸缎庄、米行、当铺就全都关了门,连茶馆都挂起整修的牌子,百姓们买不到盐米,不到三日便有流言传遍街头,说阮知节这位京城来的钦差大臣要逼死苏州府的百姓。
“不能硬来。”阮知节冷眼看着一切发生,心中冷笑不止,这地方的世家大族永远都一个德行,蔑视皇权不说还永远不学乖,范家、谢家被抄家灭族半年都不到呢,这吴家,又上赶着给陛下送抄家灭族的借口。
“阮大人,吴家必须尽快处理,再拖下去,别说收强税了,怕是要激起民变,到时你我可不好向陛下交差。”
董信这话刚说完,阮知节就点了点头,表示自己认可他的这番后,而后将自己目光落在吴宗宪的老家常县,那里有吴家最核心的产业,五十座织坊,垄断江州府甚至江南半数绸缎生意。
“既要破局,咱们就得拿最大的鱼开刀。”说着,阮知节让人放出消息,说朝廷要豁免小商户税银,而自己则带着霍铁心董信以及数十名亲兵,往吴宗宪老家常县方向赶去。
可皇宫上书房内,徐景行看着江南巡抚递上来的奏折冷笑不止:“都知江南富庶甲天下,商税却不及两淮一半,那些士绅们住着金砖铺地的宅院,开着垄断州府的商铺,仗着功名免税的旧例,连针头线脑的买卖都敢挂儒商的名头逃税,长此以往,大靖边防军饷靠什么支应?河工溃堤靠什么修缮?”
阮知节偷偷抬头看了一眼内监新挂上的江南舆图,知道陛下准备对江南士绅群体开刀,“陛下,江南士绅盘根成百上千年,朝廷有近乎一半的官员出自他们,此前增设三科实务已是一定程度上断了他们的护身符,然要动商税,却是有些艰难。”
江南士绅的护身符便是科举与官场,两淮盐案后,七省官场空出百余个职位,江南占了近半,徐景行特开恩科,更是直接打破了地域限额,广纳寒门才俊,一来填补了官场空缺,二来也让江南士绅看到了朝廷选官,已不看族谱上的名头,更看重考生的经世济民之才。
说起来,这次特开的恩科的结果不止汤际中心有不甘,甚至江南更是直接炸开了锅,苏州府学的生员们堵在巡抚衙门前,举着祖制不可违的牌子抗议,更有士绅联名上书,说徐景行强纳寒门士子乱大靖文学,徐景行收到这些消息后,才动了整改江南商税的念头。
“陛下这是要掀了我们江南的天啊!”扬州士绅领袖现礼部尚书汤际中,在家不知摔碎了多少茶盏,原本,他儿子汤启年该是金科状元亦或者探花,现在却只堪堪上榜,“陛下用恩科新官换江南旧吏,无非是想拿江南之地的商税!”
但汤际中心里也明白,若非他当日在御前失言,徐景行也不至于这么早就着手处理江南商税的事,毕竟江淮盐政改革的风波才得以平息,但事情已然发生,钦差大臣再度南下已成定局。
果不其然,新科进士才刚领了属于自己的官印,阮知节这位户部尚书,再次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带着如朕亲临的令牌南下奔赴江南。
得知阮知节这次的配置还是董信以及霍铁心几人,汤际中就明白陛下这是动了真格要收拢江南商税,更不要说董信这次带的精兵不止三百人,足足添到了五百,更有传言说董信这位禁军副统领手里,还有陛下亲赐的由工部秘密制造出来的火器。
种种迹象,都让汤际中心感不安甚至心神恍惚,直到阮知节等人的船队离开京城运河码头,他才猛然惊醒,而后写了封信快马加鞭送回金陵老家,让汤家不管阮知节这位京城钦差在江南闹出多大的风波,都全数配合,不要跟其对抗,以免汤氏一族赴范家、谢家的后尘。
………………
当阮知节等人的船队抵苏州码头时,苏州吴家吴宗宪带着百余名士绅来到运河码头,美名其曰为他们接风,然人群里突然冲出个披麻戴孝的妇人来,手拿状子伏跪在码头,并凄厉的大声喊道:“阮大人救命,我夫家姓程,在苏州城里经营一家布庄,只因我们不愿挂在他吴家名下,一月前我公爹被吴家派人乱棍打死,昨夜我夫君又被他们派人打断了双腿!”
阮知节刚要问话,吴宗宪身后的家丁突然拔刀,大喊道:“哪来的疯妇竟敢污蔑我吴家!”手中长刀也径直劈向妇人,电光火石间,董信一脚踢飞这名拔刀家丁,“光天化日之下,岂容由你当众行凶?”
阮知节见状,也冷下了脸,开口问道:“这就是所谓的礼仪之乡?怕是当初西南西北两地肆虐的流寇,都不会如此待客!”
吴家家丁的这一刀,彻底成了阮知节着手江南商税改革的导火索,他当场就下命令,查封吴家名下所有商铺,不多时,就在吴家名下一当铺的账房里,搜出一本记着各地孝敬的花名册,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江南各级官员的名字,连巡抚都收过吴家三十万两岁敬。
“看来要先清官场,再收商税。”阮知节同董信吐槽了一句,而后让其派出亲兵,将自己缴获的花名册快马送进京城呈到御前,三天后,徐景行的八百里加急就已抵达苏州,阮知节看着圣旨里所写的江南巡抚革职查办,所有恩科新官暂代府县之职,特许他先斩后奏之权后,心里大松一口气。
而后这些新官,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贴出徐景行列出的《商税新规》,不论士绅百姓,商铺按营收三成缴税,隐匿者抄没家产,这下子,引起的麻烦比两淮盐政改革时烧的火更凶。
周允砚刚在吴县设好税卡,夜里就被人绑了扔进太湖,亏得他早有防备,带着水靠跳船逃生,差点就被芦苇划破半张脸从此破相,昆山知县是个老秀才出身的新官,只因要查当地大族的银号,就被人诬陷贪墨赈灾款,被捆在祠堂前要沉塘,直到董信带着亲兵赶到,才将其救下。
更狠的还是罢市,只吴宗宪一声令下,苏州府的绸缎庄、米行、当铺就全都关了门,连茶馆都挂起整修的牌子,百姓们买不到盐米,不到三日便有流言传遍街头,说阮知节这位京城来的钦差大臣要逼死苏州府的百姓。
“不能硬来。”阮知节冷眼看着一切发生,心中冷笑不止,这地方的世家大族永远都一个德行,蔑视皇权不说还永远不学乖,范家、谢家被抄家灭族半年都不到呢,这吴家,又上赶着给陛下送抄家灭族的借口。
“阮大人,吴家必须尽快处理,再拖下去,别说收强税了,怕是要激起民变,到时你我可不好向陛下交差。”
董信这话刚说完,阮知节就点了点头,表示自己认可他的这番后,而后将自己目光落在吴宗宪的老家常县,那里有吴家最核心的产业,五十座织坊,垄断江州府甚至江南半数绸缎生意。
“既要破局,咱们就得拿最大的鱼开刀。”说着,阮知节让人放出消息,说朝廷要豁免小商户税银,而自己则带着霍铁心董信以及数十名亲兵,往吴宗宪老家常县方向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