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暗叫不妙。
李慧的打法非常简单,一切都围绕着进入省委常委,有利的则大力推进,不利的就暂时叫停。
相比而言,柳杖子矿入围国家重点矿业项目,对地方经济当然是大好事,她肯定要支持,不过她的支持更多在精神层面上的,给点政策倾斜也可以,但投入大量资金嘛,就得考虑考虑了。
简而言之,李慧需要那种能让GDP显着增长的项目,比如地产、金融,或者城市建设,而不是投资大,周期长、高风险的传统工业。
抚川固然有些家底,但金融总量是有限的,银行把大量的资金贷给了柳杖子矿,她用钱的时候,势必就要受影响,财政的钱就更是如此了。
李慧并没有观察到林海内心的变化,而是自顾自的继续说道:“我觉得吧,在柳杖子矿的问题上,抚川走了两个极端,前期处理得过于消极,导致矛盾激化,可出了问题之后,又过于积极了,大包大揽。其实,这两种做法都不可取,当然,现在有这么个好机会,错过了也确实可惜,但没必要自己掏腰包,据我所知,姚启超对柳杖子矿就很感兴趣,只不过你们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把人家给吓跑了,还是把人家请回来,坐下来好好谈,充分利用民营资本,是可以促进我们的经济发展的。”
林海皱着眉头:“你消息还挺灵通的嘛!”
李慧笑了下:“实不相瞒,是姚启超主动找到了我,把前前后后的情况都说了,人家对你的意见很大哦。说你小子匪性不改,翻脸不认人。”
林海叹了口气,心中暗想,姚启超这招釜底抽薪还真厉害,做通了李慧的工作,这件事就等于搞定了一大半。
“调研结之后,我会调整副市长的工作分工,你主抓经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中夏请回来,放下身段,别动不动就狮子大张口。”李慧继续说道:“姚董承诺了,他会全力支持我进入常委,所以啊,这件事不许拖拉,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办利索,否则,当心我收拾你!”
原来如此!
姚启超是摸准了李慧的脉搏,来了个投其所好啊。陈思远出事之后,中夏在省内少了一个强劲的对手,行事风格愈发张扬了。
如今是资本的时代,如果中夏这种超级地产集团真想帮助李慧的话,别说进常委,就算把她推到省长的位置,也并非不可能。
别的不说,在抚川多拿两块地,或者投资兴建个大型商业地产,几十个亿的GDP增量就拿到手了。
见他沉吟不语,李慧有点急了,轻轻敲了下办公桌,嗔道:“想什么呢!怎么还能溜号呢?我跟你说话,你倒是有个积极反馈啊!”
林海眼珠转了转,说道:“还用反馈嘛,你交办的事,我啥时候不是尽心尽力的去办啊。”
李慧哼了声:“这话我爱听,还有,除了工业,我把国土、城建和交通也交给你,这可是抚川的经济命脉,你必须给我管好了。”
国土、城建、交通,都是当下热得烫手的职能部门了,实惠自然也最多。
“你这么搞,不会有人说闲话呀。”林海皱着眉头道。
李慧却撇了撇嘴:“从在东辽市委组织部当处长那天开始,各种闲话就如影随形,这么多年,从来都是大家话题的中心,我早就习惯了。我的原则是,你可以说,但别让我知道,一旦我知道了,恐怕就连道歉的机会都没有了。”
林海笑了下:“这三个部门,油水可多得很啊,你就不怕我经不住诱惑啊。”
“怕什么怕,有我在你背后把关,你想搞贪腐,也没机会啊,不论是生活问题还是经济问题,你小子要是胆敢越雷池半步,我第一个饶不了你!”李慧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道。
“说的这么热闹,还是让我当你的傀儡和传声筒嘛!我才不干呢,你另请高明吧。”林海笑着道。
李慧却皱着眉头说道:“你别不知足了,看看你的同龄人,有几个能坐到你的高度,别着急,再历练两年,我会给你机会的。”
林海无奈的叹了口气。
李慧见状,把身子往前探了探,神秘的说道:“实话告诉你吧,今年国土和城建有个重头戏,交给别人管,我是真不放心。”
“重头戏......什么?”
李慧说道:“三年前,抚川就打算修三环路了,规划设计早就做好了,全长113公里,全封闭双向六车道,外加服务区和收费站,总造价127个亿,但始终没有获批。”
关于抚川要修三环的事,林海也听说过,没有获批的主要原因,是省发改委认为,抚川并非交通枢纽型城市,车辆增长速度虽然很快,但以目前的城市规模,两条环路已经基本可以缓解交通压力,耗资百亿兴建全封闭的三环路,对改善城市交通的作用并不显着。尤其是东辽的大兴桥交通枢纽和城际快速干道开通之后,基本满足抚川过境车辆的绕行需求,如此看来,再修个三环,明显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了。
“这事我知道,当初都没批,现在就更不能批了吧。”林海沉吟着道。
李慧微微一笑:“你错了,当初没批,是罗书记不同意,现在是顾书记当政了,打法不一样了哦,而且,你有所不知,南华道桥今年已经正式并入中夏集团了,姚启超对抚川的三环路,也很有兴趣哦。”
127个亿,是三年前的造价,现在要修,恐怕不止这个价钱了。搞不好150亿也挡不住。一般而言,百亿以上的基础设施项目,至少可以拉动GDP五个以上的百分点,这对李慧给自己定下的百分之二十增速的目标,作用可想而知。
林海思忖片刻,试探着问道:“三环路该不会也是姚董助力你进常委的条件之一吧?”
李慧哼了声:“别说的那么难听,大家各取所需而已。三环路属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一旦开通,将会给抚川的城市交通和整体形象带来巨大的提升。”
话刚说到这里,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敲了两下,不待李慧说请进,王大伟便推门走了进来。
李慧的打法非常简单,一切都围绕着进入省委常委,有利的则大力推进,不利的就暂时叫停。
相比而言,柳杖子矿入围国家重点矿业项目,对地方经济当然是大好事,她肯定要支持,不过她的支持更多在精神层面上的,给点政策倾斜也可以,但投入大量资金嘛,就得考虑考虑了。
简而言之,李慧需要那种能让GDP显着增长的项目,比如地产、金融,或者城市建设,而不是投资大,周期长、高风险的传统工业。
抚川固然有些家底,但金融总量是有限的,银行把大量的资金贷给了柳杖子矿,她用钱的时候,势必就要受影响,财政的钱就更是如此了。
李慧并没有观察到林海内心的变化,而是自顾自的继续说道:“我觉得吧,在柳杖子矿的问题上,抚川走了两个极端,前期处理得过于消极,导致矛盾激化,可出了问题之后,又过于积极了,大包大揽。其实,这两种做法都不可取,当然,现在有这么个好机会,错过了也确实可惜,但没必要自己掏腰包,据我所知,姚启超对柳杖子矿就很感兴趣,只不过你们提出的条件过于苛刻,把人家给吓跑了,还是把人家请回来,坐下来好好谈,充分利用民营资本,是可以促进我们的经济发展的。”
林海皱着眉头:“你消息还挺灵通的嘛!”
李慧笑了下:“实不相瞒,是姚启超主动找到了我,把前前后后的情况都说了,人家对你的意见很大哦。说你小子匪性不改,翻脸不认人。”
林海叹了口气,心中暗想,姚启超这招釜底抽薪还真厉害,做通了李慧的工作,这件事就等于搞定了一大半。
“调研结之后,我会调整副市长的工作分工,你主抓经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中夏请回来,放下身段,别动不动就狮子大张口。”李慧继续说道:“姚董承诺了,他会全力支持我进入常委,所以啊,这件事不许拖拉,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办利索,否则,当心我收拾你!”
原来如此!
姚启超是摸准了李慧的脉搏,来了个投其所好啊。陈思远出事之后,中夏在省内少了一个强劲的对手,行事风格愈发张扬了。
如今是资本的时代,如果中夏这种超级地产集团真想帮助李慧的话,别说进常委,就算把她推到省长的位置,也并非不可能。
别的不说,在抚川多拿两块地,或者投资兴建个大型商业地产,几十个亿的GDP增量就拿到手了。
见他沉吟不语,李慧有点急了,轻轻敲了下办公桌,嗔道:“想什么呢!怎么还能溜号呢?我跟你说话,你倒是有个积极反馈啊!”
林海眼珠转了转,说道:“还用反馈嘛,你交办的事,我啥时候不是尽心尽力的去办啊。”
李慧哼了声:“这话我爱听,还有,除了工业,我把国土、城建和交通也交给你,这可是抚川的经济命脉,你必须给我管好了。”
国土、城建、交通,都是当下热得烫手的职能部门了,实惠自然也最多。
“你这么搞,不会有人说闲话呀。”林海皱着眉头道。
李慧却撇了撇嘴:“从在东辽市委组织部当处长那天开始,各种闲话就如影随形,这么多年,从来都是大家话题的中心,我早就习惯了。我的原则是,你可以说,但别让我知道,一旦我知道了,恐怕就连道歉的机会都没有了。”
林海笑了下:“这三个部门,油水可多得很啊,你就不怕我经不住诱惑啊。”
“怕什么怕,有我在你背后把关,你想搞贪腐,也没机会啊,不论是生活问题还是经济问题,你小子要是胆敢越雷池半步,我第一个饶不了你!”李慧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道。
“说的这么热闹,还是让我当你的傀儡和传声筒嘛!我才不干呢,你另请高明吧。”林海笑着道。
李慧却皱着眉头说道:“你别不知足了,看看你的同龄人,有几个能坐到你的高度,别着急,再历练两年,我会给你机会的。”
林海无奈的叹了口气。
李慧见状,把身子往前探了探,神秘的说道:“实话告诉你吧,今年国土和城建有个重头戏,交给别人管,我是真不放心。”
“重头戏......什么?”
李慧说道:“三年前,抚川就打算修三环路了,规划设计早就做好了,全长113公里,全封闭双向六车道,外加服务区和收费站,总造价127个亿,但始终没有获批。”
关于抚川要修三环的事,林海也听说过,没有获批的主要原因,是省发改委认为,抚川并非交通枢纽型城市,车辆增长速度虽然很快,但以目前的城市规模,两条环路已经基本可以缓解交通压力,耗资百亿兴建全封闭的三环路,对改善城市交通的作用并不显着。尤其是东辽的大兴桥交通枢纽和城际快速干道开通之后,基本满足抚川过境车辆的绕行需求,如此看来,再修个三环,明显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了。
“这事我知道,当初都没批,现在就更不能批了吧。”林海沉吟着道。
李慧微微一笑:“你错了,当初没批,是罗书记不同意,现在是顾书记当政了,打法不一样了哦,而且,你有所不知,南华道桥今年已经正式并入中夏集团了,姚启超对抚川的三环路,也很有兴趣哦。”
127个亿,是三年前的造价,现在要修,恐怕不止这个价钱了。搞不好150亿也挡不住。一般而言,百亿以上的基础设施项目,至少可以拉动GDP五个以上的百分点,这对李慧给自己定下的百分之二十增速的目标,作用可想而知。
林海思忖片刻,试探着问道:“三环路该不会也是姚董助力你进常委的条件之一吧?”
李慧哼了声:“别说的那么难听,大家各取所需而已。三环路属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一旦开通,将会给抚川的城市交通和整体形象带来巨大的提升。”
话刚说到这里,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敲了两下,不待李慧说请进,王大伟便推门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