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灵感-《华娱2006起风了》

  在斯嘉丽的悄悄话中,刘启峰得知,圈子的中心这位CAA的合伙人名叫罗伯特·纽曼。

  此时他正和克里斯托弗·诺兰低声交谈,华纳的艾伦·霍恩也在一旁。

  CAA正在计划从Edeavor(后来和WMA合并,改为WME)手中撬走这位炙手可热的导演。

  “诺兰导演!”

  斯嘉丽的声音清脆地插入谈话,“看看我把谁带来了?”

  诺兰转过头,看到刘启峰,脸上立刻露出笑容:“刘!”

  他热情地给了刘启峰一个拥抱,然后转向CAA高层和艾伦·霍恩:

  “容我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刚获得金狮的刘启峰导演,《环太平洋》项目的发起者。

  “刘,这位是CAA的合伙人,罗伯特·纽曼先生。”

  刘启峰不卑不亢地伸出手:“幸会,纽曼先生。”

  “你好!刘,欢迎参加今晚的宴会。”

  罗伯特·纽曼跟他握了握手,打量眼前这位年轻的东方导演:

  “听说你给诺兰的新剧本提供了不少的启发?”

  他的目光转向诺兰求证。

  诺兰立刻点头,毫不犹豫道:“当然!刘为我们打开了全新的思路。他的加入让那个故事有了飞跃性的提升。刘是一位真正的创意天才。”

  他毫不吝啬地夸赞,无疑为刘启峰增添了重磅砝码。

  罗伯特·纽曼的笑容变得更为热切:“哇哦!刘,看来我们CAA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你。好莱坞欢迎你这样充满创造力的导演。”

  艾伦·霍恩也适时插话:“当然,刘现在是我们华纳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几人谈话的话题自的围绕行业动态、项目机遇以及国际市场的潜力。

  或许是刘启峰在场,罗伯特·纽曼特意把话题拉到中国电影上面。

  刘启峰想到刚刚在酒店查的资料,试探道:“纽曼先生,CAA去年刚刚成立分公司(CAAChia),这是准备开发中国业务?”

  谁知听到他的话,罗伯特·纽曼却是连连摆手:

  “不不不,那不过是好莱坞信息的传声筒。”

  他透露对新兴市场的态度:“中国市场确实在快速增长。”

  “就像十年前的岛国一样富有活力。不过,要真正融进全球主流,还需要时间。”

  刘启峰若有所思,这很符合好莱坞的态度。

  去年中国电影的总票房是20亿,2006年去除自己的变数,总票房是26亿人民币。

  还不到北美市场的3%…

  当然,刘启峰也没兴趣和他长篇大论中国市场未来的惊人增长。

  “纽曼先生看得很清楚,中国市场的确还需要时间发展。”

  他点点头,随意把话题转移其他方面:“我们头部的演员都以出海为目标,谋求更广的市场,就是不争的事实。”

  艾伦·霍恩顺着他的话题:“说起这个……刘!你的同胞,章子怡小姐答应出演‘技术专家’的角色。

  他知道上次二人的事,于是打趣:“这显然很符合你所说的‘抓住一切可以出海的机会’。”

  罗伯特也赞同他的看法:“噢,章子怡小姐在《艺伎回忆录》中的表现可圈可点,而且在国际上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他略带玩味的说道:“不过我听说在《艺伎》期间,章小姐为了适应好莱坞的工作方式和争取角色……

  “不得不雇佣了一整套好莱坞团队,甚至语言老师。显然…从沟通、谈判、媒体发言到剧组的琐事,每一步都需要和团队对接‘翻译’好莱坞的规则。”

  说完。

  他和艾伦·霍恩对视一眼,同时露出一抹带着优越感的微笑。

  在他们看来,这再正常不过了,是好莱坞体系强大和专业性的体现。

  斯嘉丽自然听得出来罗伯特话语中隐含的优越感。

  她身体微微倾斜向刘启峰,用只有两人能听清的音量快速低语:

  “典型的CAA视角!别介意,刘。他们眼里,成熟的体系就代表着可复制的成功。”

  刘启峰明白这是这个年代的现实情况,他们说的,是不争的事实。

  倒是因为这些话,让他心里不由一动,突然冒出一个想法!

  他维持脸上的平静,客观的说道:“即使以她的地位和能力,跨越这道文化、制度和语言的鸿沟,也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和额外成本。”

  罗伯特反应迅速,捕捉到他的话柄:

  “刘,这正是CAA存在的核心价值!

  “从项目孵化、融资、选角、制片管理,到全球发行、奖项公关、品牌塑造…我们能解决创作之外的所有障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刘启峰笑了笑,对他的暗示,没有着急答复。

  目前自己手上要紧的项目只有《环太平洋》,美方选角和幕后团队又交给了华纳把控,不急一时。

  还是等飓风影业的项目启动,再考虑和他深入合作吧。

  这时,见到合适空档,马特·达蒙很快上前一一打招呼。

  艾伦·霍恩显然代表华纳和罗伯特达成默契,确定了他的角色。

  刘启峰也没有意见,因此面对艾伦·霍恩投来询问的眼神,当即表态。

  欢迎马特·达蒙加入《环太平洋》剧组。

  同一时间的京城,上午。

  红星坞,总裁办公室。

  在电话里和地产项目的合伙人迅速敲定几个细节,陈津飞放下了电话。

  刘晓丽放下茶杯,接着和他聊起公司近况:“老陈,你这两天不在公司。华纳那边……效率好像有点慢,像在有意拖着。”

  陈津飞有些疑惑:“我记得,公司法务在前天就说,已经跟对方确定最终版的合同了吧?”

  “对。”刘晓丽点点头,把旁边一份文件轻轻推过去:“本来只差最后签字盖章。按道理应该很快走完流程。但今天都还没动静,我们打电话过去问,只说还在走……内部流程。”

  陈津飞皱起眉头道:“一份已经谈妥的唱片合约,能有什么复杂的流程?”

  他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让法务部负责人过来一趟。”

  等待的间隙,刘晓丽随意地聊起了私事:“唉,茜茜这孩子,最近情绪好像也不太对。”

  陈津飞抬眼看向她,示意继续。

  刘晓丽语气带着心疼和无奈,接着说道:

  “上次她和那个刘启峰传的绯闻,引得网络上沸沸扬扬,说什么的都有。

  “那些更难听的……茜茜和你…我们家的关系…的谣言,又被拿了出来说。

  “她虽然装作没事,但我看她最近经常关在房间里。这几天更是连公司都不来了。”

  听她提到那些谣言,陈津飞的眼角抽搐了一下,脸色沉了下来。

  他压抑着怒意的声音响起:“这群杂碎!这次不能这么算了,直接让公司出面告他们!”

  “确实不能再手软。”刘晓丽点头应道,然后她不经意的说道:“……茜茜真是长大了,心思也更敏感。我看她最近,连笑容都少了,抱着一堆……哲学类的书在看。唉,这孩子……”

  陈津飞一愣,他自然知道茜茜平时喜欢看书,万万没想到她会突然转向看这种……‘沉重’的书。

  办公室一时间陷入沉默。

  一直到法务部的人敲门。

  别墅。

  书房里充斥着墨香的味道。

  与刘晓丽口中那个‘郁郁寡欢’的形象截然不同,刘艺菲正盘腿坐在窗前地毯上。

  柔和的阳光洒在她身上,也照亮摊开在她膝头的一本厚厚的《公司法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