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谋图擒狮-《华娱2006起风了》

  飞机掠过亚得里亚海上空,威尼斯的轮廓渐渐清晰。

  威尼斯的运河在阳光下波光粼粼,贡多拉穿梭其中,喧闹与宁静交织。

  刘启峰将目光望向下方城市,思绪却不在眼前的异国风光。

  心中有对京城别墅里等候他的女孩…的愧疚;也有担心她看到信件后会感到无措和不安。

  同时,也对即将到达的电影节战场的紧张、未知,一同交织在心头。

  走下悬梯,空气里,咸湿的海风混合咖啡香扑面而来。

  不多时,刘启峰和黄博、陈芷希三人刚走出闸口,就见到一行穿藏蓝中影制服的人群,高举着中文标识牌——[《活埋》剧组]。

  为首的男子疾步上前握手:“刘导辛苦!我是中影海外发行部陈海,韩总特意让我带一支团队配合你!”

  随后他侧身介绍身后跟随的翻译、宣传、公关等团队人员。

  介绍过后,刘启峰和他一同乘车。

  “我们下榻的酒店,位置优越,距离电影节主会场丽都岛交通便利,是国内团队参加威尼斯电影节的传统据点。”

  “国内?陈经理,其他剧组也在这个酒店吗?”

  “是的!”

  陈海点头:“《马背上的法庭》、《放逐》剧组,还有贾科长导演的《三峡好人》团队都已入住。

  “大家住得近,信息互通,资源互助,在异国他乡也算有个照应。”

  他顿了顿,身体微微前倾,语气透着亲近与郑重:

  “当然,韩总特别交代,您和《活埋》是我们中影今年在主竞赛单元唯一的‘嫡系部队’,优先级最高!有任何需求,您直接吩咐,我们全力保障!”

  刘启峰明白他的意思,这届的电影节的确有一个劲敌,

  ——来自上影系的《三峡好人》。

  前世的本届电影节,贾科长凭借此片成功拿到金狮奖。

  从前世了解,贾科长是在给(刘小东的三峡写生以及创作《温床》)拍纪录片中途突然有的灵感。之后在拍纪录片期间一起完成了这一部《三峡好人》。

  当下,刘启峰打听起贾科长在威尼斯的近况:“贾导也在同一酒店?大家都是题材都关注现实,有机会倒想交流学习一番。”

  “贾导是在…”陈海确认后透露:

  “不过他的纪录片《东》也入围了地平线单元,这几天似乎很忙碌,行踪不定,很少在公共区域见到他。”

  他的语气带着探寻,仿佛暗示什么。

  刘启峰的眼神一凝,明白他的意思。

  贾科长的忙碌恐怕不是偶然,更印证了他的猜想——金狮之战,暗流早已涌动。

  ‘国际贾’的电影很大部分都来自于海外的投资,且都是‘墙内开花墙外香’。

  作为三大电影节的威尼斯,这里必然有他自己的门道……

  刘启峰定了定神,既然前世的结果已经证明,这一届评委团依旧‘可以’‘青睐’华语电影。

  自己未必不能取代他。

  抵达酒店。

  明白这支中影的团队已经彻底给自己指挥,刘启峰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一一核对官方行程、敲定媒体专访计划、反复确认开幕式流程、检查电影拷贝状态、研究展映场次安排……力求每一个环节万无一失。

  “刘导!”陈海拿着一份文件走近:

  “你抵达前,我们已经对本届七位评审团成员做了初步的信息搜集和分析。现在向你介绍一下?”

  “好,辛苦。麻烦你!”

  “评审团主席:凯瑟琳·德纳芙(CatherieDeeuve)法国国宝级女演员,欧洲影坛常青树,冰美人气质闻名,艺术品味极高,对表演的细腻层次和人文深度有极致追求。她的偏好很大程度上决定金狮归属。

  “评审团成员之一朴赞郁(ParkCha-wook)(韩国导演、编剧、演员、制片人、摄影师)是韩国……

  ……

  “卡梅伦·克罗(CaroCrowe)。美国导演、编剧(《甜心先生》《几近成名》),风格温暖幽默,崇尚……

  “最后一位!

  “保罗·布兰科(PauloBra)。葡萄牙著名独立制片人,欧洲艺术电影的重要推手,以眼光独到、运作能力强大著称。关键在于…”

  提到最后一位,陈海眼神锐利,压低声音:

  “作为制片人,他必然很关注影片的制作效率、市场潜力和成本效益比!

  “同时也跟中影打过交道,这是我们分析后认为…现阶段最容易建立沟通桥梁、争取支持的一位评委!”

  “《活埋》‘小博大’的制作理念和独特的类型,在我们内部看片和市场模拟中都很有的潜力,这正是宝罗·布兰科这类制片人最看重的特质!”

  刘启峰听到他这番话,大脑飞速运转。

  陈海的分析逻辑很清晰,特别是对宝罗·布兰科的判断,和他的思路也不谋而合。

  《活埋》不到15万欧元超低的制作成本、和高度概念化的类型叙事,的确合适这位‘发掘性价比艺术电影’的制片人。

  它证明了如何在极有限的资源下,精准地打造出具有强大冲击力和广泛观众基础的作品。

  “中影的分析很有可行性。”想明白的刘启峰决断道:

  “我认为,可以在影片极简的制作规模、国际发行的前景上做重点。这一票必须全力争取!”

  随后他和陈海等人开始筹备计划。

  深夜,众人才结束细节的讨论各自回房。

  次日清晨。

  在起床锻炼一番后。刘启峰抬腕看看了时间,拿出手机找到出国前添加的号码。

  “您好,郑教授!我是学院的刘启峰。”

  ……

  “是的,昨天刚到。出国前田教授还托我向您当面问好。”

  ……

  “好的,郑教授!明早我在大厅恭候您。”

  刘启峰收起电话,不清楚学校是如何请动这位…已经退休数年,定居欧洲养老的教授重新出山。

  仅仅从田壮壮处得知,这位出身北影学院导演系的郑远山教授。

  曾担任过威尼斯电影节亚洲区选片顾问,曾经是国内那一批第五代导演的幕后重要推手!

  能力自然不必多少说。

  只是不知,他对这次合作的重视程度如何。

  〖陈芷希WNS实习笔记漂亮的字体:“抵达威尼斯开始幕后工作,希望能在这里打一场漂亮的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