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气氛-《华娱2006起风了》

  在其他人准备出国事宜的时候,刘艺菲继续履行红星坞时期的合约内容。

  京城,伊利的品牌活动现场,蒙牛伊利的LOGO和刘艺菲的大幅海报随处可见。

  刚刚完成品牌互动环节,刘艺菲优雅地站在背景板前,应付着媒体的拍照和提问。

  记者们的提问大多围绕着新工作室的运作、与蒙牛的合作感受以及对未来事业的展望。

  就在这时,一位记者将话筒转向了陪同出席活动的伊利品牌方:

  “李总您好!最近刘艺菲小姐成立了个人工作室,引发了广泛关注。艺菲与伊利的合作一直非常紧密,还出资配合艺菲的专辑宣传。伊利方面如何看待这次转型?”

  这个问题立刻吸引了在场所有媒体和部分参与者的注意。

  刘艺菲也微微侧目,看向李总。

  工作室成功成立,原有商业合作伙伴的态度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这个被业内外格外关注的时候。

  李总接过话筒,脸上露出热情的笑容,声音洪亮清晰: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首先,我们要祝贺艺菲工作室的成立!这不仅是艺菲个人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让我们看到了国内娱乐产业生态变化的趋势。”

  他顿了一下,目光扫过一旁的刘艺菲,继续说道:

  “伊利与艺菲的合作,是对她健康、阳光、亲和形象的认可。这份认可和契合,并不会因为她成立了个人工作室而发生改变。”

  李总的话显然代表了伊利乃至蒙牛公司的立场,给刘艺菲团队吃了一颗定心丸。

  他继续说道:“我们非常欣赏艺菲勇于突破、追求卓越的精神,这与伊利不断创新、引领行业的品牌精神是高度一致……”

  活动结束。

  后台临别的刘艺菲特意向李总道谢一番。

  保姆车上,她打开邮件查看妈妈发来的简历。

  她现在的司机助理等人基本还是从前那些人,当然,她也把他们都‘挖’到了工作室名下。

  但工作室现在依旧人手不足,大多数时候还是由妈妈在公司替她面试。但不同的是,现在一切都由刘艺菲最终决定。

  ……

  【刘启峰导演携《环太平洋》超豪华班底出征温哥华!华语影史最大规模剧组包机启航!】

  [搜狐娱乐快讯——备受瞩目的中美合拍科幻巨制《环太平洋》剧组,今日于京城国际机场集结,剧组包乘一架客机,正式启程飞赴加拿大温哥华进行主要拍摄。]

  [导演刘启峰及演员刘艺菲、苏畅、段奕宏、王保强、章子仪、侯勇、李雪建……等演员系数现身,并有中影与北影组成的庞大幕后工作人员。浩浩荡荡数十人,堪称华语影史罕见的大规模‘出征’阵容!瞬间引爆机场现场,闪光灯连成一片海洋。]

  飞往温哥华的包机客舱(前舱/商务舱区域)

  时间:起飞后不久

  巨大的空客A330引擎发出平稳的轰鸣,穿透云层,向着北美大陆飞去。

  商务舱的区域,刘启峰与刘艺菲相邻而坐正低声说着什么,而商务舱其他核心演员和剧组主要负责人,此刻却显得有些过于安静。

  舷窗外是翻滚的云海和湛蓝的天际线,舱内则是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气氛。

  尽管一群人大都心中都有一股兴奋、自豪的心情,但面对导演的存在,大家显然有些克制。

  演员们三三两两地坐着,低声交谈着天气、行程,或者翻看手中的剧本、杂志,声音都压得很低,生怕打扰到坐在靠前位置的刘启峰。

  王保强和段奕宏坐在一起,两人偶尔低声交流两句关于角色的事情。章子怡戴着耳机闭目养神……

  大家心里都摸不准刘启峰的性格,公众人物在人前谈笑风生,但私底下另一幅嘴脸是常有的事。

  第一次合作,又是如此重要的项目,谁也不想在刚开始就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微妙的气氛持续了一段时间,刘启峰微微侧过头,给了坐在过道处的黄渤一个眼神。

  靠窗的刘艺菲正和他说到这些天的简历,好奇他的动作:“怎么了?”

  刘启峰笑了笑,说道:“你看。”

  接着一个带着熟悉调侃口音的声音响了起来,打破了僵局。

  “哎呦喂,我说各位老师、各位兄弟姐妹们!”

  黄渤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搓着手,眼神扫过略显沉闷的舱内:“咱们这可是去干大事儿的!八亿投资,和好莱坞一块打怪兽拯救世界!这阵仗,放以前是想都不敢想啊!怎么这会儿感觉跟上刑场似的,大气儿都不敢喘?”

  他的话立刻引起了几声压抑的低笑,苏畅更是没忍住的噗嗤一声。

  舱内的气氛为之一松。

  黄渤接着目标明确,转向王保强的方向:“保强!来来来,跟哥说说,你这会儿啥感想?”

  王保强被他点名,一脸不好意思的笑容:“渤哥,你就别笑话我了!我就是……就是觉得跟做梦似的!能出国拍电影……我、我…反正刘导让我干啥我就干啥!”

  “听听!听听!”黄渤立刻接上,对着段奕宏、侯勇等人:“保强这觉悟!这态度!老段,你可是‘老兵’,可得带带咱这新兵蛋子!”

  段奕宏放下剧本,脸上也露出轻松的笑意:“行啊!到了片场,就是战友,大家互相照应。”

  “没错!可不能让好莱坞的人看扁了!”苏畅也加入话题。

  气氛彻底活络开了。

  剩余的人也加入了闲聊,话题从对温哥华的想象,到对无实物表演的讨论,有人开起了黄渤维修工角色的玩笑,说他最适合在紧张时刻‘掉链子’制造笑料。

  刘启峰和刘艺菲坐在最前排,没有参与后面的谈论。

  刘艺菲压低声音,恍然道:“你……刚刚是跟黄渤使眼色?他真是……几句话就把气氛活跃起来了!”

  她接着有些疑惑:“不过,你为什么不出面?跟演员熟悉不是方便你的工作吗?”

  刘启峰身体微微向后靠进座椅,姿态放松:“你看这后面一堆资历深厚的演员、在业内有口皆碑的幕后……如果刚才是我站起来……”

  刘启峰轻轻摇了摇头,恶意揣测道:“效果未必有黄渤这么好。甚至,可能会让一些人轻视,无形中,可能会削弱他们对我专业判断和决策权威的敬畏。”

  他目光转向后排,看着黄渤正眉飞色舞地跟王保强比划着什么,段奕宏等人听得津津有味。

  “让团队中的其他人来做,就恰到好处。大家放松了,团队凝聚力增强了。而我,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感。”

  他有条不紊的解释给刘艺菲听:“这不是故作高深,而是团队领导者的一些必要姿态。

  “尤其是接下来还有好莱坞的技术人员和演员。他们也可能会带着审视、挑剔的目光看着我们。

  “如果连我们自己人,在潜意识里都觉得可以‘拿捏’或者‘糊弄’我这个年轻导演,那我在片场的指令还能不打折扣地执行吗?”

  刘艺菲静静地听着,眼神从最初的恍然,逐渐若有所思。

  这和她成立工作室后要面对的管理挑战,似乎相同?

  他用最实际的方式,给她上了一堂课。

  刘艺菲没再说话,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一种混合着钦佩、依赖和深沉情感的暖流,在她心中流淌。

  她把头缓缓靠到刘启峰的肩膀,将手轻轻覆在他座椅扶手上的手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