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私房饭馆的包间内。
范氷冰刷着手机上的报道和评论,神色有些艳羡。
“自己当老板?!这操作太骚了!”
“摆脱经纪公司抽成和束缚,听起来很美好,但真能玩得转吗?”
“楼上的,华纳、红星坞、微风都入股了,这后台硬得离谱!”
“微风影业入股,峰子亲自站台,还提前官宣了角色…这关系还用猜?”
“简直是梦幻开局,原本原公司转而成了真正的靠山,国内风头最盛的导演给她站台,还有华纳唱片保驾护航,这起点也太高了!!”
“之前绯闻看来不是空穴来风,这都深度捆绑了!”
“刘妈妈那句‘给老板打工’笑死我了!”
……
最终,她将手机重重扣在桌上,发出一声轻响。
“真是没想到!我们刚猜出一点端倪,对方就不声不响成立好了工作室。还搞得这么声势浩大!”
对面慢条斯理地用餐的穆晓光听到她的话,放下筷子:
“是啊,而且…手笔这么大。华纳、微风、红星坞三方给她背书,直接把一个电影圈的新人托举到了新的高度。”
接着他自信道:“不过这样也好。氷冰,工作室在内地毕竟是个新模式,具体会发展成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现在有对方在前面躺雷,等明年合约到期,我们成立工作室会顺利很多!”
范氷冰脸色好看了一些,她若有所思道:“穆哥,到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股权把华谊拉上,正好顺理成章参与进《功夫之王》。”
心里有了计较,两人对视一笑。
刘艺菲工作室成立的消息在外界看来或许就是一家背景惊人的新公司。
但在业内,却是如同一枚重磅炸弹,瞬间激起千层浪。
当晚,一档财经访谈节目,迅速跟着话题制作了一期解析娱乐产业的特别专题:
——《‘工作室’模式:明星自立门户的号角?》。
演播室内,灯光聚焦,主持人神情严肃地抛出今天话题:
“各位观众,今天娱乐圈最大的新闻,无疑是刘艺菲工作室的成立。这不仅是一位明星的转型,更可能预示着全新的艺人经纪模式正在国内破土而出。
“对此,我们有幸邀请到资深娱乐产业分析师张教授和著名经纪人李明远女士,来为我们解读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含义。”
张教授扶了扶眼镜,沉稳道:“工作室的模式,核心在于‘艺人主导权’的转移。传统经纪公司模式下,艺人更像是公司的‘资产’,其发展规划、资源分配……很大程度上由公司掌控。
“而工作室模式,尤其是像刘艺菲这样拥有绝对控股权的架构,艺人成为了真正的核心和老板。这是生产关系上的革新,将极大地释放艺人的主观能动性,也迫使经纪服务向更精细化、定制化转型。”
李女士接过话头,语气带着凝重:“张教授说的很对。这对传统大型经纪公司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对那种依靠垄断头部艺人资源、进行‘批发式’管理的公司。
“首当其冲的,经济公司很难再为了整体利益或捧新人,而强行要求顶级的艺人去‘带’或者‘换’一些他们并不看好的资源。这直接动摇了传统经纪公司‘大锅饭’和‘内部平衡’的根基。”
镜头适时切回主持人:“所以,两位专家的观点都指向,刘艺菲工作室的成立,可能标志着内娱‘明星个体户时代’的萌芽,对现有以华谊兄弟等为代表的‘巨头经纪’模式,构成了实质性的挑战?”
“挑战是巨大的!”
张教授肯定道:“它提供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样板:一个顶级的艺人如何摆脱单纯‘打工人’的身份,整合资本和资源,成为自己事业王国的掌舵者。
“一旦成功,必然引发效仿。华谊这类公司若不能及时调整策略,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合作模式,其一线艺人资源的流失风险将急剧增加。”
……
京城一处雅致的高层公寓内。
王晶花穿着舒适的居家服,斜倚在宽大的沙发里,面前电视正播放着这期专题节目。
她手里端着一杯温热的养生茶,神情放松,甚至带着一丝玩味的笑意看着屏幕上专家们严肃的分析。
她的丈夫董志华端着水果盘走过来放到桌上:
“啧,这阵仗,分析得够透彻的。刘艺菲这小姑娘,不声不响干了件大事啊。
“晶花,你怎么看?这‘工作室’,真像他们说的,是洪水猛兽?”
平常从不担心妻子事业的他,这会也忍不住关注起这件事。
王晶花轻笑一声,放下茶杯:“志华,你太紧张了。电视里说得没错,这模式的冲击肯定有。”
她顿了顿,眼中闪烁着精明:“但要说现在就担心,或者担心我手下艺人起一些心思,那倒不至于。”
“哦?怎么说?”一边询问,董志华一边叉起一块苹果递到她嘴边。
王晶花咬了一口,举着两根手指,嘴里含糊不清的说道:
“第一,前景还不明朗。我一看就知道这工作室能立起来,一大半的功劳得算在刘启峰身上。
“那小子是个妖孽,第一张专辑就一战成名,第一部电影踩着华谊拿到金狮奖!你以为就是运气好?
“我分析过他,他的手段不简单,尤其对互联网舆论的把控堪称一绝。
“换个人,就比如我手底下那几个大咖,就算他们有单干的心,真有这本事整合到这么硬的资源?这其中要付出多少看不见的利益?搞不好弄出一个工作室,最后还是给别人打工!
“圈子里聪明人多着呢,现在大部分人都在观望,看看刘艺菲这第一个吃螃蟹的,到底能不能真吃出肉来,会不会被夹着手!”
董志华佩服的看着老婆,不禁被她说服:“有道理。那第二呢?”
“这第二嘛”
王晶花语气带着强大的自信:“就是人!我手里的艺人去年为什么肯跟我走?
“从寂寂无名到站稳脚跟,成为一线,他们哪个不是我带出来的!这中间经历的危机公关、资源、人情世故……哪一步不是我们一起闯过来的?
她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带着点幸灾乐祸:
“我啊,现在更好奇的是华谊那两兄弟的反应。王家兄弟捆绑销售、资源置换是家常便饭,更不用提安排艺人公关的事,圈内谁不知道?
“以前是没得选,现在刘艺菲亲手给大家做了个示范。我不信,华谊那些艺人会没半点想法,尤其是那些个落差感最强的,心里能没点想法?”
董志华也笑了起来:“你这么一说,倒真是。”
自从去年王晶花就和华谊‘分家’,对外还保留一丝体面,私底下都准备看华谊的笑话。
范氷冰刷着手机上的报道和评论,神色有些艳羡。
“自己当老板?!这操作太骚了!”
“摆脱经纪公司抽成和束缚,听起来很美好,但真能玩得转吗?”
“楼上的,华纳、红星坞、微风都入股了,这后台硬得离谱!”
“微风影业入股,峰子亲自站台,还提前官宣了角色…这关系还用猜?”
“简直是梦幻开局,原本原公司转而成了真正的靠山,国内风头最盛的导演给她站台,还有华纳唱片保驾护航,这起点也太高了!!”
“之前绯闻看来不是空穴来风,这都深度捆绑了!”
“刘妈妈那句‘给老板打工’笑死我了!”
……
最终,她将手机重重扣在桌上,发出一声轻响。
“真是没想到!我们刚猜出一点端倪,对方就不声不响成立好了工作室。还搞得这么声势浩大!”
对面慢条斯理地用餐的穆晓光听到她的话,放下筷子:
“是啊,而且…手笔这么大。华纳、微风、红星坞三方给她背书,直接把一个电影圈的新人托举到了新的高度。”
接着他自信道:“不过这样也好。氷冰,工作室在内地毕竟是个新模式,具体会发展成什么样谁也不知道。
“现在有对方在前面躺雷,等明年合约到期,我们成立工作室会顺利很多!”
范氷冰脸色好看了一些,她若有所思道:“穆哥,到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股权把华谊拉上,正好顺理成章参与进《功夫之王》。”
心里有了计较,两人对视一笑。
刘艺菲工作室成立的消息在外界看来或许就是一家背景惊人的新公司。
但在业内,却是如同一枚重磅炸弹,瞬间激起千层浪。
当晚,一档财经访谈节目,迅速跟着话题制作了一期解析娱乐产业的特别专题:
——《‘工作室’模式:明星自立门户的号角?》。
演播室内,灯光聚焦,主持人神情严肃地抛出今天话题:
“各位观众,今天娱乐圈最大的新闻,无疑是刘艺菲工作室的成立。这不仅是一位明星的转型,更可能预示着全新的艺人经纪模式正在国内破土而出。
“对此,我们有幸邀请到资深娱乐产业分析师张教授和著名经纪人李明远女士,来为我们解读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含义。”
张教授扶了扶眼镜,沉稳道:“工作室的模式,核心在于‘艺人主导权’的转移。传统经纪公司模式下,艺人更像是公司的‘资产’,其发展规划、资源分配……很大程度上由公司掌控。
“而工作室模式,尤其是像刘艺菲这样拥有绝对控股权的架构,艺人成为了真正的核心和老板。这是生产关系上的革新,将极大地释放艺人的主观能动性,也迫使经纪服务向更精细化、定制化转型。”
李女士接过话头,语气带着凝重:“张教授说的很对。这对传统大型经纪公司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对那种依靠垄断头部艺人资源、进行‘批发式’管理的公司。
“首当其冲的,经济公司很难再为了整体利益或捧新人,而强行要求顶级的艺人去‘带’或者‘换’一些他们并不看好的资源。这直接动摇了传统经纪公司‘大锅饭’和‘内部平衡’的根基。”
镜头适时切回主持人:“所以,两位专家的观点都指向,刘艺菲工作室的成立,可能标志着内娱‘明星个体户时代’的萌芽,对现有以华谊兄弟等为代表的‘巨头经纪’模式,构成了实质性的挑战?”
“挑战是巨大的!”
张教授肯定道:“它提供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样板:一个顶级的艺人如何摆脱单纯‘打工人’的身份,整合资本和资源,成为自己事业王国的掌舵者。
“一旦成功,必然引发效仿。华谊这类公司若不能及时调整策略,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合作模式,其一线艺人资源的流失风险将急剧增加。”
……
京城一处雅致的高层公寓内。
王晶花穿着舒适的居家服,斜倚在宽大的沙发里,面前电视正播放着这期专题节目。
她手里端着一杯温热的养生茶,神情放松,甚至带着一丝玩味的笑意看着屏幕上专家们严肃的分析。
她的丈夫董志华端着水果盘走过来放到桌上:
“啧,这阵仗,分析得够透彻的。刘艺菲这小姑娘,不声不响干了件大事啊。
“晶花,你怎么看?这‘工作室’,真像他们说的,是洪水猛兽?”
平常从不担心妻子事业的他,这会也忍不住关注起这件事。
王晶花轻笑一声,放下茶杯:“志华,你太紧张了。电视里说得没错,这模式的冲击肯定有。”
她顿了顿,眼中闪烁着精明:“但要说现在就担心,或者担心我手下艺人起一些心思,那倒不至于。”
“哦?怎么说?”一边询问,董志华一边叉起一块苹果递到她嘴边。
王晶花咬了一口,举着两根手指,嘴里含糊不清的说道:
“第一,前景还不明朗。我一看就知道这工作室能立起来,一大半的功劳得算在刘启峰身上。
“那小子是个妖孽,第一张专辑就一战成名,第一部电影踩着华谊拿到金狮奖!你以为就是运气好?
“我分析过他,他的手段不简单,尤其对互联网舆论的把控堪称一绝。
“换个人,就比如我手底下那几个大咖,就算他们有单干的心,真有这本事整合到这么硬的资源?这其中要付出多少看不见的利益?搞不好弄出一个工作室,最后还是给别人打工!
“圈子里聪明人多着呢,现在大部分人都在观望,看看刘艺菲这第一个吃螃蟹的,到底能不能真吃出肉来,会不会被夹着手!”
董志华佩服的看着老婆,不禁被她说服:“有道理。那第二呢?”
“这第二嘛”
王晶花语气带着强大的自信:“就是人!我手里的艺人去年为什么肯跟我走?
“从寂寂无名到站稳脚跟,成为一线,他们哪个不是我带出来的!这中间经历的危机公关、资源、人情世故……哪一步不是我们一起闯过来的?
她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带着点幸灾乐祸:
“我啊,现在更好奇的是华谊那两兄弟的反应。王家兄弟捆绑销售、资源置换是家常便饭,更不用提安排艺人公关的事,圈内谁不知道?
“以前是没得选,现在刘艺菲亲手给大家做了个示范。我不信,华谊那些艺人会没半点想法,尤其是那些个落差感最强的,心里能没点想法?”
董志华也笑了起来:“你这么一说,倒真是。”
自从去年王晶花就和华谊‘分家’,对外还保留一丝体面,私底下都准备看华谊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