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的第一天是个难得的好天气。
阴沉了大半个月的天空,终于出太阳了。
今日珠楼开张。
程书宜看了眼蓝得透彻的天儿,早晨就暖烘烘的,看来今天一天都是大太阳。
“裴琰礼,把被子抱出来晒晒吧。”
今儿裴琰礼不用上朝,看到天气暖和了些。
他正要弄他的菜棚,掀膜给刚他的菜透透气儿,晒晒太阳。
这日子,他过得倒是挺安逸。
裴琰礼一愣:“要本王晒被子吗?”
他从未晒过被子。
时间来不及了,程书宜直接命令他:“在院子里绑几根绳子,把期期许许的被子也晒一下,我来不及了,得走了。”
说话间,她已经出门。
珠楼开在一个三岔路口。
大门口冲着皇宫的方向,左右侧两条路都是盛京城的主要道。
珠楼门口两旁,摆了两张秋千吊椅,吊椅椅座是蚌壳的模样。
让人一眼便知这座楼宇里,卖的是珍珠。
同时也可以供人休息。
有两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已经爬到吊椅上。
女孩儿上身短袄,下身是淡黄色纱裙,梳着发髻,手腕上戴着金银双镯。
一看便知是大户人家出身。
她们的母亲应该就在停在珠楼门口的这些马车中。
珠宝册子昨天就已经送到各个府邸里,这会儿客人都来了。
店前一阵锣鼓舞狮、鞭炮齐鸣后。
程书宜赶紧让管事的开门迎客。
珠楼内部设计别出心裁。
珍珠首饰的陈列,都按照现代珠宝店做搭配来陈列的。
比如珍珠项链,就是挂在黑色绒布包裹着的木头脖子模型上来展示。
珍珠温润的光泽,被黑色的绒布衬托得淋漓尽致。
直接展示出卖品的优势。
店内用于试戴的镜子也是现代玻璃镜,圆镜、长镜、全身镜都有。
大盛朝的铜镜也能清晰照人。
但它有一个弊端——色差!
珠楼里的镜子无色差,该是什么模样就是什么模样。
这使得进店的客人,一来对于满楼的珍珠大受震撼的同时,也轮流在镜前照个不停。
特别是贴在墙边的全身镜。
几乎每个进店的夫人小姐们,都会到镜前照一照自已今日的打扮。
若发现不妥,还会当即转身回马车上补胭脂水粉。
“各位,除了珍珠首饰之外,我们还有珍珠粉售卖——”
珍珠已经非常难得了。
哪怕是再有钱的人,也舍不得将珍珠磨成粉来用。
用一次,得消耗半盒珍珠首饰呢。
但珠楼竟有!
一群夫人小姐们朝珍珠粉的展台拥挤过去。
珍珠粉装在精致的陶瓷小罐里,试用装就放在台前。
珍珠粉研磨极细,用指腹捻一点儿涂在手背上,立刻就能化开。
一位夫人闻了闻自已的手背,“我家府医给我母亲开药时,曾开过一味珍珠粉为药,这是真品,是珍珠粉!”
这位夫人看了一眼挂着的价格牌,一盒二十两。
她当即便要了五盒!
冬日风干气燥,此时正是用珍珠粉护肤的时候。
这些个夫人小姐们买起珍珠粉来,丝毫不带犹豫的。
没一会儿珍珠粉的展台便空了大半。
一楼主要以单品为主进行售卖。
只要是想找单品,不管是珍珠饰品,还是团扇、配饰、头面,都能在一楼买到。
二楼则是以套品为主。
饰品都是成套出售,不单卖。
且每一套饰品,都被赋予了名字。
自然,价格也会更贵。
这一点,珠楼的珠宝册子上单独做了宣传。
看完一楼,不管手中有无银两,所有人都想上二楼去看看。
二楼的展品都锁在琉璃柜里,只能看,不能摸。
如此待遇,更加勾得人想买。
套品以珍珠为主,以宝石、黄金为辅。
每一套都是那么的雍容华贵、夺目绚丽,且非常珍贵!
这些宝石、黄金都是程书宜找裴琰礼要来,拿到现代去找老师傅加工的,数量很少。
再看价格挂牌,每一套都是一万两起步!
比楼下贵了百倍不止啊!
楼上的珍珠,光是看那颜色与光泽便知其品相都是极好的,非常难得。
若是得这么一套首饰,不知得有多少人羡慕呢。
“伯母你看,这就是琰礼哥哥新开的铺子。”楼梯口传来裴湘的声音。
程书宜正在给众夫人小姐介绍珠楼的镇店之宝——南洋金珠头面。
这是由十八颗南洋金珠搭配祖母绿宝石制成的头面。
这套头面还包括项链、耳环、镯子,以及沉香加紫珍珠的佛珠为一整套。
价值八万八千两。
听到熟悉的声音,程书宜只是转头看了一眼,并未理会,继续介绍。
二楼里,比赵氏身份尊贵的人不少。
但赵氏经裴湘一口一个琰礼哥哥开的铺子,当真以为她都可随意挑选。
再加上今日来了许多京中贵夫人。
这些人曾是赵氏之前常来往的。
但分府之后就很少找她吃茶赏景了。
今日,她要重新夺回自已的地位!
“各位夫人大驾光临,真是我珠楼之幸。”
赵氏拿出主人翁的姿态,走到一位老夫人面前,行了个礼。
“相老夫人喜欢这套头面?”
被赵氏行礼的这位老夫人,看着七十年岁的模样,头发已全部花白,但却梳得一丝不苟。
拄着拐,身上有明显的焚香味道。
程书宜刚才就发现了。
在场的这些个夫人小姐们都非常敬重这位老夫人,每个见到她的人都会行礼。
听到赵氏喊她相老夫人,程书宜才知,原来是丞相府的老太君。
这位老太君可不简单!
贵女出身、诰命加身,还是先皇亲口称赞过的妇之表率。
不仅如此,听说这位老太君还喜欢做媒。
她保的媒,无一不成。
且由她保媒嫁过去的女子,夫家所有人都不敢怠慢。
自带身份地位!
赵氏这般殷勤,不知是想让相老太君给裴琰礼挑个好女子,还是给裴湘选个好夫婿?
相老夫人一脸慈祥,乐呵呵地摆手客气道:“这套金珠头面,谁能不喜欢啊,只是太贵重了,老身买不起、买不起。”
赵氏不以为然,看向程书宜。
用命令管事的口吻,说:“相老夫人既喜欢,就给相老夫人包起来吧。”
程书宜微微一笑。
喜欢装是吧?
她就给赵氏一个机会!
“好啊。”程书宜示意站在展柜里侧的店员开单。
她把单子送到赵氏面前,以客气的服务态度说:“南洋金珠头面,一套八万八千两,裴大夫人是付银票还是汇票?”
阴沉了大半个月的天空,终于出太阳了。
今日珠楼开张。
程书宜看了眼蓝得透彻的天儿,早晨就暖烘烘的,看来今天一天都是大太阳。
“裴琰礼,把被子抱出来晒晒吧。”
今儿裴琰礼不用上朝,看到天气暖和了些。
他正要弄他的菜棚,掀膜给刚他的菜透透气儿,晒晒太阳。
这日子,他过得倒是挺安逸。
裴琰礼一愣:“要本王晒被子吗?”
他从未晒过被子。
时间来不及了,程书宜直接命令他:“在院子里绑几根绳子,把期期许许的被子也晒一下,我来不及了,得走了。”
说话间,她已经出门。
珠楼开在一个三岔路口。
大门口冲着皇宫的方向,左右侧两条路都是盛京城的主要道。
珠楼门口两旁,摆了两张秋千吊椅,吊椅椅座是蚌壳的模样。
让人一眼便知这座楼宇里,卖的是珍珠。
同时也可以供人休息。
有两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已经爬到吊椅上。
女孩儿上身短袄,下身是淡黄色纱裙,梳着发髻,手腕上戴着金银双镯。
一看便知是大户人家出身。
她们的母亲应该就在停在珠楼门口的这些马车中。
珠宝册子昨天就已经送到各个府邸里,这会儿客人都来了。
店前一阵锣鼓舞狮、鞭炮齐鸣后。
程书宜赶紧让管事的开门迎客。
珠楼内部设计别出心裁。
珍珠首饰的陈列,都按照现代珠宝店做搭配来陈列的。
比如珍珠项链,就是挂在黑色绒布包裹着的木头脖子模型上来展示。
珍珠温润的光泽,被黑色的绒布衬托得淋漓尽致。
直接展示出卖品的优势。
店内用于试戴的镜子也是现代玻璃镜,圆镜、长镜、全身镜都有。
大盛朝的铜镜也能清晰照人。
但它有一个弊端——色差!
珠楼里的镜子无色差,该是什么模样就是什么模样。
这使得进店的客人,一来对于满楼的珍珠大受震撼的同时,也轮流在镜前照个不停。
特别是贴在墙边的全身镜。
几乎每个进店的夫人小姐们,都会到镜前照一照自已今日的打扮。
若发现不妥,还会当即转身回马车上补胭脂水粉。
“各位,除了珍珠首饰之外,我们还有珍珠粉售卖——”
珍珠已经非常难得了。
哪怕是再有钱的人,也舍不得将珍珠磨成粉来用。
用一次,得消耗半盒珍珠首饰呢。
但珠楼竟有!
一群夫人小姐们朝珍珠粉的展台拥挤过去。
珍珠粉装在精致的陶瓷小罐里,试用装就放在台前。
珍珠粉研磨极细,用指腹捻一点儿涂在手背上,立刻就能化开。
一位夫人闻了闻自已的手背,“我家府医给我母亲开药时,曾开过一味珍珠粉为药,这是真品,是珍珠粉!”
这位夫人看了一眼挂着的价格牌,一盒二十两。
她当即便要了五盒!
冬日风干气燥,此时正是用珍珠粉护肤的时候。
这些个夫人小姐们买起珍珠粉来,丝毫不带犹豫的。
没一会儿珍珠粉的展台便空了大半。
一楼主要以单品为主进行售卖。
只要是想找单品,不管是珍珠饰品,还是团扇、配饰、头面,都能在一楼买到。
二楼则是以套品为主。
饰品都是成套出售,不单卖。
且每一套饰品,都被赋予了名字。
自然,价格也会更贵。
这一点,珠楼的珠宝册子上单独做了宣传。
看完一楼,不管手中有无银两,所有人都想上二楼去看看。
二楼的展品都锁在琉璃柜里,只能看,不能摸。
如此待遇,更加勾得人想买。
套品以珍珠为主,以宝石、黄金为辅。
每一套都是那么的雍容华贵、夺目绚丽,且非常珍贵!
这些宝石、黄金都是程书宜找裴琰礼要来,拿到现代去找老师傅加工的,数量很少。
再看价格挂牌,每一套都是一万两起步!
比楼下贵了百倍不止啊!
楼上的珍珠,光是看那颜色与光泽便知其品相都是极好的,非常难得。
若是得这么一套首饰,不知得有多少人羡慕呢。
“伯母你看,这就是琰礼哥哥新开的铺子。”楼梯口传来裴湘的声音。
程书宜正在给众夫人小姐介绍珠楼的镇店之宝——南洋金珠头面。
这是由十八颗南洋金珠搭配祖母绿宝石制成的头面。
这套头面还包括项链、耳环、镯子,以及沉香加紫珍珠的佛珠为一整套。
价值八万八千两。
听到熟悉的声音,程书宜只是转头看了一眼,并未理会,继续介绍。
二楼里,比赵氏身份尊贵的人不少。
但赵氏经裴湘一口一个琰礼哥哥开的铺子,当真以为她都可随意挑选。
再加上今日来了许多京中贵夫人。
这些人曾是赵氏之前常来往的。
但分府之后就很少找她吃茶赏景了。
今日,她要重新夺回自已的地位!
“各位夫人大驾光临,真是我珠楼之幸。”
赵氏拿出主人翁的姿态,走到一位老夫人面前,行了个礼。
“相老夫人喜欢这套头面?”
被赵氏行礼的这位老夫人,看着七十年岁的模样,头发已全部花白,但却梳得一丝不苟。
拄着拐,身上有明显的焚香味道。
程书宜刚才就发现了。
在场的这些个夫人小姐们都非常敬重这位老夫人,每个见到她的人都会行礼。
听到赵氏喊她相老夫人,程书宜才知,原来是丞相府的老太君。
这位老太君可不简单!
贵女出身、诰命加身,还是先皇亲口称赞过的妇之表率。
不仅如此,听说这位老太君还喜欢做媒。
她保的媒,无一不成。
且由她保媒嫁过去的女子,夫家所有人都不敢怠慢。
自带身份地位!
赵氏这般殷勤,不知是想让相老太君给裴琰礼挑个好女子,还是给裴湘选个好夫婿?
相老夫人一脸慈祥,乐呵呵地摆手客气道:“这套金珠头面,谁能不喜欢啊,只是太贵重了,老身买不起、买不起。”
赵氏不以为然,看向程书宜。
用命令管事的口吻,说:“相老夫人既喜欢,就给相老夫人包起来吧。”
程书宜微微一笑。
喜欢装是吧?
她就给赵氏一个机会!
“好啊。”程书宜示意站在展柜里侧的店员开单。
她把单子送到赵氏面前,以客气的服务态度说:“南洋金珠头面,一套八万八千两,裴大夫人是付银票还是汇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