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相似的眸子-《我取神佛一缕光》

  他就知道那个男人绝对会疑心重重。

  杨璇嘴角噙着一丝冰冷的弧度。

  他太了解那个男人了,多疑刻薄的本性深入骨髓,不试探到最后一刻绝不会罢休。

  好在,十年前那场变故之后,他就为这一天不知道做了多少努力。

  至于胸口那道致命的旧伤?

  这些年,他在战场上刻意迎着敌人的刀锋,用一道道新的、更狰狞的创口,将那枚簪子留下的微小痕迹彻底覆盖、抹平,直至消失无踪。

  那人,注定要失望了。

  御书房内,空气凝滞。

  “可看清楚了?”

  小太监跪伏在地,声音压得极低。

  “回禀陛下,奴婢……看得真真的。心口处……干干净净,身上只有几道陈年的战场刀疤,和记录上的那些刀伤,并无……并无二至。手臂上,也……也没有痣。”

  皇帝背对着跪地的公公,负手站在窗前,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阴沉。

  他没有回头,只是沉默地挥了挥手。

  小太监如蒙大赦,屏息静气地退了出去。

  难道.....真是他想多了吗?

  明明是平凡到不能在平凡的脸,他让人试过了,也没有戴人皮面具,胳膊上没有痣,心口也没有痕迹,就连以前的那些刀伤的伤口都没有。

  可是那双眼睛......

  难道真的是自己多想了?

  凤萧的目光死死盯在两幅画像的眼睛上。

  一个锐利张扬,锋芒毕露,即使隔着画像,也仿佛能感受到那份不屈的傲气。

  一个则……略显憨直,带着些刻意讨好的恭敬。

  截然不同的眼神。

  凤萧反复告诉自己。可心底那丝挥之不去的疑影,如同毒藤般缠绕。

  疑惑间,他问了一声。

  “福清,”他声音低沉地开口,目光依旧锁在那两双眼睛上。

  “这个杨璇……你怎么看?”

  福公公心领神会,趋前一步,他斜眼不着痕迹的瞟了一眼桌子上的两张画像。

  别说那双眼睛还真像。

  不过先前的那位可是一个俏郎君,在这盛京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了。

  现在的这位长得极其普通,倒是一双眼睛生得极好。

  可惜了,呆在这样一张平平无奇的脸上。

  瞧着陛下愁眉不展的样子,便想到了怎么回答陛下这句话了。

  “陛下可是……觉得这双眼睛,有几分眼熟?”

  凤萧没有回答,指尖烦躁地敲击着桌面,看着玉桌上的那两张画像。

  一张是他刚画的,一张是以前的。

  望着画中的两双眼睛,一时竟然真的很难分辨。

  福清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皇帝的脸色,斟酌着用词解释。

  “陛下,这天下之大,眉眼相似者何其多?”

  “那位当年……可是龙章凤姿,盛京有名的俊俏郎君。”

  “眼前这位……恕奴婢直言,样貌实在太过普通了。仅凭一双眼睛,岂能混为一谈?”

  “陛下您想想,李婕妤不也是因眉眼与德妃娘娘有几分神似,才得了陛下青睐吗?可她们……终究是两个人啊。”

  “眉眼相似……终究是两个人……”

  凤萧喃喃重复着,福清的话像是一根针,刺破了那层疑云。

  是啊,脸不同,疤痕不同,体质不同,连眼神气质都迥异!

  他再看向画像,那新“杨璇”平凡的面容和略显木讷的眼神,与记忆中那张俊美桀骜的脸再无一丝重合。

  一丝自嘲的苦笑浮上嘴角。

  他真是魔怔了。

  他长长吁出一口气,眉宇间的郁结似乎散开些许,“罢了。

  命北境那边的人,再盯紧些,事无巨细,随时来报。”

  “是,奴婢明白。”

  福清躬身应道,随即又请示,“陛下,那杨将军今夜要留宿皇宫吗?会不会......”

  皇帝随意的摆摆手。

  “好好让人照看着,别怠慢了!这人朕有大用”

  这话一出,福清立马就明白了。

  “遵旨!”福清心下了然,立刻退下安排。

  这一夜过的倒也算有惊无险。

  第二日醒来,杨璇就被福公公催着赶紧去上朝。

  杨璇任由那些公公帮自己穿戴。

  此时的朝堂之上,暗流涌动。

  都在好奇这新任的大将军长什么样子?

  当杨璇身着崭新的绯红官服,在福公公引导下踏入金銮殿时,原本嗡嗡的议论声瞬间死寂。

  一双双眼睛都盯着杨璇在看。

  有好奇!

  有鄙夷!

  还有幸灾乐祸的。

  杨璇的脚步似乎顿了一下,脸上恰到好处地浮现出几分局促和茫然,手脚都显得有些不知该往哪里放,活脱脱一个骤然面对大场面的“乡下武夫”。

  直到御座上的皇帝含笑开口。

  “杨爱卿来了!”

  那声音带着一种刻意的亲昵,“诸位爱卿都认认,这便是为朕平定北境之乱的杨将军!日后同殿为臣,还望诸位多加照拂啊。”

  皇帝的这话就有点意思了。

  不敢当!不敢当陛下盛赞!”

  杨璇慌忙躬身,声音带着一丝惶恐的粗粝,将那份“憨直”演绎得淋漓尽致。

  “北境能安,全赖陛下洪福齐天,运筹帷幄!更有赖于朝中诸位大人调度有方,将士们用命死战!末将……末将只是尽了本分,实在不敢居功!”

  这番滴水不漏、把功劳推得干干净净的话,让一些老臣眼中掠过惊讶。

  这武将……倒不像看起来那么“憨”?懂得藏锋,知道分寸,比那些只会喊打喊杀的莽夫可强多了。

  有的人已经开始心生警惕了。

  要知道武将的脑瓜子可不是那么好使的。

  没有那些个弯弯道道。

  这人脑子灵光很清楚自己的地位,而且还会说话,和那些他们认知的莽夫可不一样。

  哪怕是以前的杨璇,那也是。

  有话永远都是直来直往,不高兴了就是不高兴了,从来不会虚与委蛇,溜须拍马。

  这人是个人才啊!

  至少丞相是这么认为的。

  皇帝显然被这“朴实又识趣”的回答取悦了,脸上笑容真切了几分。

  整个早朝的氛围,竟比往日轻松了不少。

  直到下朝,皇帝的脸色都还不错。

  可惜!

  皇帝的心思,谁也猜不到。

  杨璇揣着赐府圣旨离开皇宫,一登上马车,脸上那副“憨厚惶恐”的面具瞬间剥落,只剩下冰封般的阴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