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赵刚送来武器,全军整装待发,挥师北上!-《亮剑:我,李云龙眼中的败家子!》

  很快,体能达到标准后,便开始训练枪法。

  神枪手是靠子弹喂出来的。

  此时。

  训练场上搭起了几十个靶子,每个靶子距离射击位五十米。

  一开始,很多新兵都没摸过枪,握着枪的手都在抖,子弹要么打偏,要么打在靶子边缘。

  周卫国把枪法好的老兵分成几个组,每个组负责教十几个新兵。

  老兵们先给新兵们讲枪的构造。

  从枪管、枪机到弹匣,每个部件都讲得清清楚楚。

  再教他们握枪的姿势、瞄准的方法。

  “三点一线,眼睛盯着准星,对准靶子的中心。”

  “呼吸要平稳,扣扳机的时候要轻,不能慌。”

  一开始,每个新兵每天只有五发子弹。

  为了让大家珍惜子弹。

  周卫国让新兵们先对着空枪练习瞄准,练熟了再实弹射击。

  有个以前是猎户的新兵,枪法特别好,第一次实弹射击就五发五中。

  周卫国就让他当“小教员”,教其他新兵。

  慢慢地,新兵们的枪法越来越准。

  周卫国还搞了“射击比赛”。

  谁能在五十米外十发九中,就奖励他十发子弹。

  还能获得“神枪手”的称号。

  这个比赛激起了新兵们的好胜心。

  大家都卯足了劲练习。

  每天训练结束后,还有人留在训练场,对着空靶子练习瞄准。

  除了固定靶射击,还有移动靶射击。

  让警卫员牵着马,马身上挂着靶子。

  在训练场上来回跑,新兵们要在移动中瞄准射击。

  一开始,很多人都打不中,后来练得多了。

  不少新兵都能准确地击中移动的靶子。

  同时,新兵还得熟悉各种武器。

  独立纵队的武器种类不少。

  有步枪、机枪、手榴弹,还有缴获的迫击炮。

  周卫国知道,只懂枪法还不够。

  必须让每个新兵都精通各种武器的使用,才能在战场上灵活作战。

  对于步枪,除了射击,还要教新兵们如何拆卸、组装和保养。

  每天训练结束后。

  新兵们都要把自己的步枪拆成零件,再重新组装起来。

  还要用布把枪擦得干干净净,确保没有一点灰尘。

  周卫国经常去检查,谁的枪没擦干净,就罚他再拆装十遍。

  机枪的使用更复杂,周卫国让老兵们手把手地教。

  如何架起机枪,如何调整射速,如何换弹匣。

  新兵们两人一组,一个当射手,一个当副射手,互相配合。

  一开始,有些新兵不会调整射速,导致子弹浪费很多。

  周卫国就耐心地教他们:“战场上,子弹就是生命,不能随便浪费!”

  “要根据敌人的情况调整射速,才能更好地消灭敌人。”

  “知道了,司令!”

  “行了,今天我们来学习手榴弹的使用……”

  手榴弹的训练分为投掷和使用。

  周卫国先教新兵们如何握手榴弹,如何拉开引线,如何准确地投掷到目标地点。

  投掷训练时,训练场边挖了很多坑,新兵们要把手榴弹投进坑里。

  一开始,很多人投得不远,也不准,周卫国就给他们示范动作,还让他们练臂力。

  每天举哑铃,练投掷石头。

  慢慢地,新兵们不仅能把手榴弹投得远,还能准确地投进指定的坑里。

  接下来是学习迫击炮。

  迫击炮是重武器。

  周卫国专门成立了迫击炮班,挑选了一些有文化、反应快的新兵。

  老兵们教他们如何计算距离和角度,如何装填炮弹,如何调整炮口。

  新兵们一开始看不懂迫击炮的瞄准镜。

  后来在老兵的指导下,慢慢学会了如何通过瞄准镜找到目标,准确地发射炮弹。

  除了这些武器,周卫国还教新兵们如何利用地形作战。

  如何在山坡上埋伏,如何在树林里隐蔽,如何在巷战中推进。

  等等!

  同时,周卫国还经常组织模拟实战训练。

  把新兵们分成两队,一队当“八路军”,一队当“鬼子”。

  在训练场上模拟战场场景。

  每次模拟训练后。

  周卫国都会总结经验,指出新兵们的不足,让他们不断改进

  日子一天天过去,训练场上的新兵们越来越有军人的样子。

  站军姿时腰杆笔直,走队列时步伐整齐,开枪时眼神坚定,使用武器时熟练自如。

  周卫国看着他们,心里充满了信心。

  用不了多久,这十万新兵就能成为一支铁血部队。

  跟着独立纵队挥师北上,去解放东三省,去跟鬼子拼命。

  去实现他们在招兵时许下的诺言。

  ……

  这天。

  独立纵队司令部。

  江晨正在想办法解决十万新兵枪支的问题。

  他攥着半截铅笔,指腹反复摩挲着地图边缘磨出的毛边,目光却没离开桌角那叠泛黄的报表。

  最上面一行“新兵武器缺口:8762支”的数字,像根细针,扎得人心里发紧。

  “哐当”一声,李云龙踹开窑洞门,带着一身寒气闯进来,军靴上还沾着训练场的冻土。

  他把军帽往桌上一摔,粗声粗气地捶了下报表:“江晨,你别盯着这破纸看了!”

  “新兵连昨天搞刺杀训练,三个人轮一把步枪。”

  “最后那小子急得拿木枪托砸土疙瘩,问我‘团长,咱这纵队是不是连枪都造不起?’”

  江晨抬起头,眼底带着难掩的疲惫,把刚泡好的热茶推到李云龙面前:“太原兵工厂那边我让人催了三次。”

  “昨天回信说,鬼子上个月炸了他们两个锻造炉,现在一天顶多能修五十支旧枪,新枪连零件都凑不齐。”

  江晨:“太原缴获的那批三八式,军械班熬了三个通宵,能修好的也就两百多支,分给五个新兵营,每个营连塞牙缝都不够。”

  “我不管兵工厂有啥难处!”

  李云龙端起茶猛灌一口,茶水溅在衣襟上也不在意:“新兵现在队列、刺杀、匍匐全练熟了。”

  “昨天实弹射击,有个叫王小宝的娃,拿仅有的五发子弹打了个四十环,下来还问我啥时候能有自己的枪。”

  “你说,这要是再拖下去,娃们心里该咋想?”

  李云龙往前凑了凑,声音压低了些,却更显急切:“我跟弟兄们说‘跟着咱,有枪有粮,能打鬼子’。”

  “现在倒好,枪影子都没见着多少,昨天我听见两个新兵嘀咕,说‘是不是纵队没实力,连武器都凑不齐?’”

  “再这么下去,不用鬼子来打,士气先垮了!”

  江晨揉了揉眉心,把报表翻到最后一页,上面是各新兵营报上来的“士气反馈”。

  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新兵训练积极性下降”“多次询问武器发放时间”。

  江晨沉声道:“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这才是最棘手的。”

  “武器跟不上,不只是没法打仗,是会让弟兄们对纵队失去信心。”

  此刻,两人一个眉头紧锁,一个焦躁地踱来踱去。

  李云龙突然停下脚步,双手按在桌沿上,盯着江晨的眼睛:“不行,不能再等了。”

  “明天我带几个突击连,去鬼子的军火库碰碰运气,就算抢,也得给新兵把枪抢出来!”

  “万万不可……”江晨知道这些新兵还没什么战斗力!

  这个时候去惹小鬼子,肯定不行。

  然而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声熟悉的声音。

  “老李……”

  “什么?老赵?”李云龙以为自己听错了。

  然而下一秒。

  赵刚风风火火的走了进来。

  “老李,江司令……哈哈,想我没……”

  “哈哈,还真是你老赵……”

  李云龙和赵刚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

  战友见面,格外亲热。

  赵刚:“我听说你们打了胜仗……所以过来看看!”

  “江司令,老李!恭喜啊!你们俩硬是带着部队把太原给拿下来了。”

  “这可是咱们晋察冀根据地的大喜事!”

  “这消息传出去,能让前线将士们的士气再涨三尺!”

  李云龙爽朗地拍了拍赵刚的肩膀,力道大得让赵刚微微晃了晃:“老赵,你可算来了!”

  “这太原城难打,弟兄们啃了半个月才啃下来,现在城里还忙着清点物资呢。”

  “不过你这恭喜来得及时,就是不知道,除了口头贺礼,有没有带点‘硬货’来?”

  赵刚闻言笑出声,转身朝着身后的运输队挥了挥手。

  “你们跟我来!”

  只见几十多辆骡马大车缓缓驶来,车篷掀开的瞬间,阳光下泛着冷光的枪械、炮管和弹药箱赫然映入眼帘。

  “老李,你还是这么急性子。”

  “这次我从根据地兵工厂带来了十万套装备,专门为你们那十万新兵解决武器问题。”

  “56式半自动步枪五万支,每支配发一百发子弹。”

  “107毫米火箭炮三十门,配套火箭弹三百发。”

  “毒刺防空导弹五百枚,还有单兵云爆弹两千枚、白磷手榴弹五千颗。”

  “这些家伙事,够你们的新兵练手,也够应对接下来的硬仗了。”

  江晨原本还带着笑意的脸瞬间凝固。

  随即快步走到大车旁,伸手抚摸着56半的枪身。

  冰凉的金属触感传来时,他才猛地回过神,拍了下自己的额头,语气里满是懊恼又庆幸:“嗨!我怎么把自己的兵工厂给忘了!”

  “这段时间一门心思盯着太原兵工厂的老旧设备,琢磨着怎么修复那些日造步枪。”

  “倒把咱们自己能生产新式武器的厂子抛到了脑后。”

  “有了这些装备,新兵们就不用再拿着大刀长矛训练了!”

  李云龙早已凑到火箭炮旁,手指在炮管上轻轻敲了敲,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仰头大笑,声音震得周围的士兵都看了过来:“哈哈!江晨你这回可是犯了‘灯下黑’!”

  “有了这批家伙,咱们的新兵战斗力能直线上升!”

  “以前新兵训练只能扔石头练瞄准,现在有了56半,保管他们个个都能成神枪手!”

  话音刚落,李云龙就转身朝着不远处的通讯兵喊道:“去,把周卫国喊来!”

  “好呢!”

  没一会。

  周卫国跑步过来,立正敬礼:“司令!有什么命令?”

  江晨:“老周,你带弟兄们把这些武器卸下来,按连队分发下去。”

  “告诉新兵们,从今天起,这些家伙就是他们的第二生命!”

  江晨指着运输队,语气严肃又带着兴奋。

  周卫国的目光落在大车的武器上,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再次敬礼:“是!保证完成任务!”

  周卫国转身召集了几十个老兵,众人七手八脚地开始卸车。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新兵营里传开,原本还在清理废墟的新兵们纷纷围了过来,一个个伸长脖子,眼神里满是期待。

  当第一个新兵接过周卫国递来的56半时,那名十七岁的少年双手都在发抖。

  他轻轻拉动枪栓,清脆的“咔嚓”声让周围瞬间安静下来。

  “这枪……比我爹以前用的老套筒轻多了!”

  少年试探着把枪举到肩头,瞄准远处的树干,嘴角抑制不住地往上扬。

  旁边的新兵立刻围了上来。

  有人伸手想要摸摸枪身,却被少年轻轻躲开:“别碰,这可是我的枪!”

  不远处,几名新兵正在试射56半。

  随着“砰砰”的枪声响起,远处的靶纸接连出现弹孔。

  一名曾用过大盖枪的老兵凑过来,拿起一支56半反复查看,惊讶地说道:“这枪不用拉一次栓打一发,扣着扳机能连续打十发?”

  “而且后坐力这么小,新兵也能hOld 住!”

  “哈哈,我喜欢!”

  “太棒了!”

  ……

  到了分发单兵云爆弹时,周卫国亲自演示用法。

  当云爆弹在空地上炸开,巨大的冲击波掀飞了周围的碎石。

  新兵们吓得连连后退,随即爆发出欢呼声。

  一名脸上还带着伤疤的新兵捧着白磷手榴弹,小心翼翼地放在胸前,像是捧着稀世珍宝。

  “哈哈……有了这玩意儿,下次遇到鬼子的碉堡,再也不用抱着炸药包冲了!”

  江晨、李云龙和赵刚站在城楼上,看着下方新兵们兴奋的模样,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李云龙掏出腰间的酒壶,给赵刚和江晨各倒了一口,感慨道:“老赵,这次你可是解了咱们的燃眉之急。”

  “有了这些武器,再加上太原的兵工厂,咱们以后就能自给自足了。”

  江晨望着下方整齐列队、扛着新武器的新兵,眼神坚定:“接下来,咱们要抓紧时间训练新兵,让他们尽快熟悉这些装备。”

  太原只是第一步,往后的路还长,有了这些铁血儿郎和精良武器,咱们一定能打出更多胜仗!”

  “得嘞!”

  想到挥师北上,李云龙内心的狂热又多了几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