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百帝之师20(吕雉)-《历史直播间:随机创死一位老祖宗》

  【西汉初年,大家都还是知道克制的,买的人不敢奢求很大的官,买的人也不敢卖出很大的官,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的胆子越来越大。】

  【东汉末年的时候,卖官鬻爵的情况已经严重到了极点,甚至就连朝堂上最重要的三公之位,都可以用钱买到。】

  【虽然这一项政策长远来看是对西汉造成了不良影响,以让后世人们对西汉的这项举措万分诟病,但是在当时来说,是真的为西汉的国库积累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大概这项举措的开创者吕后都没想到,汉朝后人的胆子这样大,看到了政策的缺点都没有进行改变,反而是变本加厉。】

  {商业还是很重要的,要是没有了商业,各种物资没有办法流通,社会就会变成一潭死水!}

  {最重要的是,一家人不可能把所有的生活资料都准备齐全,这样的话,势必要与别人进行物资交换,这种物资交换,就是最基本的商业!}

  {刘邦竟然还重农抑商啊!我还以为以刘邦的胸怀,会大胆的发展商业呢!}

  {想多了,我国毕竟是农业为主的国家,商人们走街串巷,一向被君王们视为不稳定的对象,所以基本上封建王朝都是重农抑商的。}

  {吕后这一点做的还是很好的,所以说,什么祖宗家法不可变,就看人想不想变而已!}

  {改革币制?等等,秦半两到底是多少铢啊,怎么听主播的意思,八铢钱竟然还要比秦半两轻?}

  {我查过,好像是十二铢。}

  {从十二铢变成四铢,变成了原来的三分之一?怪不得百姓不愿意呢!}

  {这不对吧,汉代承接了大秦,大秦有铜矿铸造十二铢的钱币,还能稳定的过上十来年,怎么到了大汉就穷成这样了?}

  {其实并没有,秦朝的秦半两也不都是十二铢,最开始确实是,但是很快,人们便意识到,要铸造十二铢的钱,铜矿根本不够用,所以秦半两后来也是大小不一的。}

  {也就是说,秦半两也是缺斤少两的?}

  {对的,但是秦朝时期,咱们政哥多严厉啊,所以那些铸造的秦半两,即便是轻,也没有轻很多!}

  {但是到了汉初就不行了,其实这种荚钱说是四铢,实际上还要更轻。}

  {刘邦是允许私人铸币的,但是吕雉就很有先见之明,她明白私人铸币只会影响国家的安定。}

  {只可惜,吕后虽然看到了大汉的弱点,但是基于大汉什么都缺,她根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我觉得以刘邦和萧何的智慧,不可能看不到这么明显的缺陷,但是他们还是允许私人铸币,就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解决不了!}

  {很可能啊!}

  {卖官鬻爵竟然也是吕雉开始实行的?}

  {这也没办法,国家实在是没钱啊!}

  {吕后是爱护百姓的,常年都维持一个很低的赋税,百姓们可能觉得国家不从自己的手里多拿钱就是好事,但是实际上,这样长久下去,国家手里没钱,很多的政策还有公共设施就不能完善,倒霉的其实还是百姓。}

  {这个确实,所以税收还是很有必要的,税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要再用回到百姓身上的。}

  {不过就像主播说的,吕后没想到这样一个应急的政策,竟然被汉代的皇帝传承下去了。}

  {前面的那些明君还好,他们也是卖个官职应应急,到了汉灵帝时期,那就真的是什么都敢卖了!}

  {不不不,至少还是有点底线的,汉灵帝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