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戴高帽子-《重生成了太子未婚夫》

  “太子这是大好,开始晨起运动了?”

  伴随着瑞王的阴阳怪气,王遣示意杨静宜向侧方看,结果她才稍稍回头就瞥见明黄色的衣角在卢中身后若隐若现。

  就,有够点背的。

  她揉了揉太阳穴,指了指自己的脸,“瑞王瞧着孤这脸色是大好?若不是有人请,孤当真是想要多睡会儿,眼下也不至于眩晕到急忙找榻。”

  大概是没想到堂堂太子如此直白。

  瑞王一时间哽住了,只是眼神瞟向卢中那边后又不死心的继续,“不知哪位请了太子?”

  “德妃娘娘。”

  事已至此,杨静宜只能实话实说,这样才显得她跟德妃之间没有什么,否则不一定会被眼下这几人臆测成什么样子,到时才是真的大麻烦。

  瑞王听后,眼珠转了一圈,嘴角微微上扬。

  “德妃娘娘大清早的派人请太子,想必是有要事相商。只是不知,是何等大事能让这段时日身子为重的太子赴约,毕竟昨日殿下可是昏睡了半日呢。”

  王遣眉头微皱,心中暗恼瑞王的咄咄逼人。

  杨静宜知道瑞王这话是说给皇帝听的,毕竟她昨日昏睡半日不来御书房是事实,既然辩无可辩她索性面无表情的等着。

  等着来自那位的亲自质问。

  果不其然。

  片刻后,卢中身后的明黄色身影冷着脸缓缓走了出来,众人连忙跪地行礼。

  皇帝摆了摆手,示意众人起身,“都起来吧。”

  而后眼神直接转向杨静宜,“政事繁忙,朕出来透透气缓缓这胀痛的脑子,没想到碰到你们。”

  紧接着话锋一转,“太子,德妃请你为何事?”

  杨静宜定了定神,“回父皇,德妃娘娘听闻了些风声,联想到今日后宫发生的事……有些担心。故而清早请儿臣去,想着提醒一番。”

  皇帝顺着这话往下想,脸色愈发难看。

  只是这份难看对着的可不是杨静宜,分明是想到了某些他更不想接受的结果,索性宽袖一挥,“既然来了,便随朕去御书房议事吧。”

  “父皇……”瑞王试探性开口。

  皇帝瞧了他一眼,又看了看“快要活不起”的杨静宜,蹙着眉头沉默几息,而后才道,“一起吧。”

  那眼神里是什么?

  ……嫌弃?

  杨静宜眨眨眼,有些不可思议。

  瑞王可是皇帝的大宝贝啊,即便经过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观感大不如前,但也不至于嫌弃吧。

  不过此时她没有时间想太多,边走边不着痕迹的给满仓一个眼神,让他将宫道上发生的事情传到德妃那边去,这个节骨眼上可不能再出岔子。

  至于该如何做,她相信德妃清楚。

  御书房。

  皇帝从进来起便端坐在御案后面,面色不虞地看着对面的杨静宜和瑞王。

  他没问,杨静宜自然没有开口的打算。

  倒是瑞王再次铿锵有力恨不能掏心窝子般表示对皇帝的信任,将一切都归咎于老王爷身上,末了不忘踩了杨静宜一脚,“太子若知如今的事,不知道当日是否后悔急匆匆将人刺死。”

  杨静宜懒得理他。

  感觉这人被圈了一段时间好像是傻了。

  如果当时不杀,流言说不定比现在厉害,更有甚至当日在场的所有大臣都会知道,那可就不是皇帝想捂住,朝臣装不知道能过去的了。

  果不其然,他说完皇帝脸色更差了。

  杨静宜于是知道皇帝的臭脸不是对着自己,心里踏实下来,大脑开始飞速运转。

  片刻后。

  唱独角戏的瑞王实在说不下去,皇帝转眸看向杨静宜,“太子可有对策?”

  杨静宜适时的沉默片刻,试图将自己的感官降到最低,才开口道,“儿臣熬夜翻阅史书典籍,历史上也有过类似的情况发生,堵不如疏……”

  后面的话不用她说,皇帝是学过帝王策的,自然知道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后面都是如何解决的。

  无非三个字,罪己诏。

  这三个字被皇帝自己想出来,可以其他人脑子抽抽的来说,但杨静宜无论如何不能说出口,否则按照皇帝的性格,所有的恼怒都会归她来背。

  饶是如此,眼下皇帝也是大怒。

  “太子这是在指责朕?!”

  杨静宜匆忙跪下,“儿臣惶恐。”

  她觑着皇帝铁青的脸色飞快开口,“只是就事论事,如果要解决眼下的麻烦,为了黎明百姓和大雍江山社稷,只能委屈父皇……”

  一番话,高帽子带好了。

  皇帝立刻从干了坏事的混蛋,变成忍辱负重的英雄,为民族为家族为百姓为天下壮烈牺牲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