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会左手字-《重生成了太子未婚夫》

  杨静宜对江宸的态度,从始至终都只是大人对待被惯坏的熊孩子,不需要太费心去处理。

  可如今,熊孩子背后有了谋士……

  按说这主意前半截很不错,可她看着江宸昂着脖子等她说话时那笃定的模样,突然笑道,“孤没兴趣干涉父皇的大小选,你赶紧回吧。”

  “你之前不是很在意贵妃求娶赵家千金和临南王府的苏小姐这事吗?”

  “非也。”杨静宜往后靠在椅背上,“孤只是不想让贵妃在中秋夜宴上太得意,至于她求娶谁,孤没兴趣掺和。”

  江宸完全没想到杨静宜会是这个态度。

  他想说什么,可最后只是狠狠撩下句,“不识好歹,活该你被打!”

  杨静宜耸耸肩。

  安静的看着天青将人送出去。

  天青这一去,就是半天。

  杨静宜闲来无事便继续练字,如今她的字已经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了,尤其是了解江予初的内心情感之后,只要代入进去便写得有模有样。

  而且,她最近发现了个有意思的事。

  江予初似乎是会写左手字。

  书房里不经意的角落总能看到另外一种笔体写的小记和批注,刚开始她还以为是江予初某位关系好的友人,可随着小记和批注发现得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深刻,根本不可能是友人所为。

  她便确认江予初会左手字。

  如今她最热衷地便是去找那些左手字写的小记和批注,原因无他,那些才是江予初真正的思想见解精华,很多内容都让她受益匪浅。

  比如今日江宸来之前刚在书架角落找到的一张关于民生的内容,虽然比之前的《民生十疏》潦草简单用词普通很多,但却是真正分析皇帝性格,如何循序渐进完成的法子。

  她才知道江予初是故意多上折子的。

  只有折子多,皇帝刊发传阅,民间和大臣才会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质疑朝廷为何只是干说不做,皇帝哪怕为了后世评说做一点对百姓也是巨大收益。

  杨静宜再次感慨。

  江予初这太子做的太不容易了。

  想她这段时日虽然披着太子的皮,但其实并没有为百姓谋过福祉,心中有个声音突然想起,日后在报仇的间隙也做点什么吧。

  总归爹爹也是希望百姓好的。

  思及此,她提笔开始给皇帝写折子。

  她没有江予初眼光独到思维敏锐宏观,可她也不是普通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阁千金,即便做不到开拓性地建议,但延伸细化现有的还是可行的。

  《南民北引之利弊》

  奏折完成时,已经是日暮时分。

  杨静宜放下笔还有些恍惚,刚刚那段时间她竟真以为自己是这个王朝的储君,脑海里都是百姓艰辛不易,她能做些什么。

  恰逢春杏推门进来喊她去吃饭,她便问,“从前未进宫时,你和家人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春杏一愣,边跟着杨静宜往膳厅走边道,“奴婢是蒲城主簿家的庶女,殿下可能不知,像奴婢这种的姻亲最难,能进宫已经是奴婢的嫡母人品不错。”

  “既是人品不错,为何婚事还难?”

  春杏便笑道,“因为奴婢还有父亲。”

  好吧。

  杨静宜懂了。

  这是亲爹想送女儿去谋好处。

  在权贵家倒是屡见不鲜,尤其是漂亮的庶女。

  她看着春杏,柳眉杏目皮肤白皙,身量更是不可多得的高挑,怪不得那主簿会生出这种心思。

  “既如此,你到东宫,他们应该联系过你吧?”

  “自然。”春杏坦然地点头,“只是奴婢如今是皇家的奴仆,他管不着我,找了几次见不管用,便骂骂咧咧地回去了。”

  说完,春杏回答起杨静宜最初的问题,“奴婢当时最想的便是能决定自己的未来,至少有对父亲母亲说不的权利。”

  唉。

  挑战父权。

  那可难了,至少她现在还做不到。

  龙椅上那位可是父权最大的受益人。

  “奴婢只是想想,这天下的女子何其多,奴婢已经算是幸运的,能碰上殿下这么好的主子。”

  杨静宜笑笑,“可想要回去扬眉吐气?孤可以放你几天假,再让满仓派几个人给你撑场子。”

  “不想。”春杏莞尔,“那群人有什么值当奴婢费这心思的,只是嫡母毕竟瞒着父亲放奴婢一码,若是将来她求到奴婢头上,奴婢可能没法拒绝。”

  杨静宜扬眉。

  春杏又赶紧补充道,“只是殿下放心,奴婢绝不会做有损于东宫和殿下的事,她所求的事,奴婢也会提前悉数告知殿下。”